我国干燥设备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2014-06-26 10:48:14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阅读量:2050 我要评论
导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干燥设备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不过,许多干燥设备企业还存在技术短缺等问题,因此通过海外并购谋求技术上的,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革开放之后,干燥机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干燥机的厂家亦多了起来。尽管每年全国亦有几百台产量的规模,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一些比较中、低档的普通压片机上。而且由于干燥机的个性化适应性低,不能满足各种中、西药厂以及非制药行业的特殊需要等问题,国内大多数干燥机设备难以满足新版GMP的生产要求。
我国干燥设备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借鉴*技术,结合实际使用经验,探索新工艺,向大型化、高强度、高经济性的趋势不断发展。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把并购行动比喻为我国许多烘干设备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诺曼底登陆’,那么并购成功仅仅是抢占了滩头阵地。能否进一步扩大战果,实现纵深目标,取决于能否把新组建的公司经营好,迅速发展起来,这也是对我国许多烘干设备企业的又一严峻考验。
从已经被中国企业购并的国外公司来看,它们在产品、技术和品牌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并购之后所要面对的困难,业内人士已经有深切的体会。所幸的是,在收购国外烘干设备企业之前,国内烘干设备企业与之已经有20年的技术合作经历,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础。
烘干设备未来行业的突破重点是:发展大型、精密、高速烘干机装备和烘干机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烘干机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相关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改造,朝着这些方向不断发展。
面对海外并购,我国的烘干设备企业要权衡自身的实力,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也要结合政策优势加快并购脚步。
革开放之后,干燥机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干燥机的厂家亦多了起来。尽管每年全国亦有几百台产量的规模,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一些比较中、低档的普通压片机上。而且由于干燥机的个性化适应性低,不能满足各种中、西药厂以及非制药行业的特殊需要等问题,国内大多数干燥机设备难以满足新版GMP的生产要求。
我国干燥设备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借鉴*技术,结合实际使用经验,探索新工艺,向大型化、高强度、高经济性的趋势不断发展。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把并购行动比喻为我国许多烘干设备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诺曼底登陆’,那么并购成功仅仅是抢占了滩头阵地。能否进一步扩大战果,实现纵深目标,取决于能否把新组建的公司经营好,迅速发展起来,这也是对我国许多烘干设备企业的又一严峻考验。
从已经被中国企业购并的国外公司来看,它们在产品、技术和品牌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并购之后所要面对的困难,业内人士已经有深切的体会。所幸的是,在收购国外烘干设备企业之前,国内烘干设备企业与之已经有20年的技术合作经历,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础。
烘干设备未来行业的突破重点是:发展大型、精密、高速烘干机装备和烘干机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烘干机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相关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改造,朝着这些方向不断发展。
面对海外并购,我国的烘干设备企业要权衡自身的实力,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也要结合政策优势加快并购脚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倒计时5天可还行!距离2021视环会·秋季展(第4届)开展只剩一只手就能数清楚的时间了,到底够干什么呢?
- 2014-06-26 10:48:14
- 1709
-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医药行业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 2014-06-26 10:48:14
- 56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