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登录】【注册】

首页-资讯-技术-企业-商城-品牌-样本-展会-样本-人才- 手机版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本站服务网站帮助会员服务

新闻首页|热点关注|市场分析|产品测评|明星企业|本站速递|新品动态|协会新闻|政策法规|编辑视角|会展资讯|一周看点

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资讯中心> 行业精英>张欣
张欣
——SOHO中国张欣:信仰了 幸福了

2011年03月21日 10:14  化工机械设备网  浏览次数:5133
分享:

  3
  
  生活中的张欣并不是个非常物质化的人,尽管她的身价已近百亿。除了在伦敦和纽约各购置了一套住房之外,她和潘石屹(博客)并没有更的消费——他们不买游艇,不买豪车,对物质享受并不热衷。
  
  在他们位于建外SOHO一个公寓顶层的家里,内部装饰非常简约。6米层高的起居室异常宽敞,房内的布置就像样板间一样素面朝天,给人深刻印象的,是宽大的落地窗和四周白墙上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她在一篇写给一家日本杂志的文章中说,“我的家就在建外SOHO的顶层,从那里眺望小区内,心情就像做梦一样。因为就在前些时候还有工人工作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星巴克,年轻人在那里喝着咖啡。”
  
  她在“长城下的公社”还有一套公寓,从那里望出去,几座山峰之外,是残存的长城遗迹。
  
  这里所说的“公社”,是SOHO中国的另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实践,直接触发了张欣对建筑艺术的感觉。
  
  那是在1997年。SOHO现代城动工后,她和潘石屹想在郊区为自己建一个家。他们邀请建筑师张永和帮他们设计这间乡下别墅,别墅落成后,一度让张欣非常震撼:高高的钢柱,石墙,大窗户——又大又深,却洒满阳光。夫妻俩把这座房子叫做“山语间”。
  
  “山语间”的修建过程,把张欣带进了建筑学的圈子。2000年,潘石屹买下了一块长城附近的地,张欣突发奇想,“我们能不能做一百个山语间?”
  
  她和张永和的合作让她开始考虑,自己也可以做建筑。她回忆起在香港、欧洲和美国见过的所有建筑:“纽约的SOHO为什么让你感兴趣?因为在它周围博物馆、PRADA店、饺子馆、热狗摊都聚集在一起,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张欣坦言自己原本对建筑一窍不通,如今对视觉的展现和建筑的了解,是因为投入了150%努力,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她说,“一旦决定要做好一件事,我一定要做得很好。刚做发展商时,无论看书、看杂志、旅行或公干,也在看有关建筑的东西,要做到别人一讲,我就知道他说什么。”
  
  她说自己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一旦投入,就一定想办法在很短时间内,什么也学到。”
  
  在初期阶段,她对“好的建筑”的定义是:舒适、不浪费。第二阶段,她开始意识到人的生活与空间密切相关,给什么样的空间就创造了什么样的可能性,“这时候我们开始考虑SOHO的SmallOffice、HomeOffice这一部分”。
  
  第三阶段,张欣开始向往更“精神层次”的东西,按她的说法,“超越马桶把手”。这个改变早从张永和为她设计“山语间”时就已经开始了。4年后,她决定将自己受到的启示落实到实践,尝试建筑的丰富可能性。
  
  潘石屹夫妇向12位亚洲青年建筑师发出邀请函,请他们参与设计一个长城脚下的建筑师走廊。
  
  这就是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占地8平方公里,由12位亚洲青年建筑师设计建造的42栋风格前卫的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
  
  “长城脚下的公社”成为张欣的得意之作。一份名叫《Departure》的旅游刊物对它做了如下描述:“门口守着一个身着黑色制服、戴着红五星的门卫,这个形象让你愣一下:他的外表会让你想起‘文革’时候的红卫兵,然后你发现,即使他是红卫兵,那也是Armani式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绝不属于劳动人民,而是代表着中国的有钱阶层终于开始用风格代替媚俗。”
  
  张欣自己的解读是:“长城脚下的公社”的魔力,不是来自中国长城,也不是来自现代建筑,而是两者的结合。“别墅的设计,使得从公社中的任何一座别墅,都可以从各种角度眺望长城。长城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到周末,我都会与儿子和丈夫一起去郊外攀登长城。”
  
  这个项目为张欣赢得了至今都令其备感荣耀的奖项。
  
  2002年5月,因为“长城下的公社”项目,张欣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被授予“个人建筑艺术推动奖”。对她来说,这个奖项意味着她在建筑行业里有了发言权。
  
  这之后,张欣的主人意识愈加强烈。对于每个项目,都是先有一个感觉,感觉应该做什么样的,然后再从全球范围内寻找的设计师把这种感觉具体表达出来,变成很物质的实体。
  
  2005年,在与潘石屹再次经历了一次感情风波后,张欣开始变得强势并逐步接管SOHO中国。到2007年,在她的力主下,SOHO完成了上市。
  
  在张欣全面介入管理后,她开始对包括对租务部等部门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聘请大量跨国公司背景的人加盟。一位SOHO中国的中层管理人士感觉到,在2009年以前,潘张在公司决策上经常会传达不同的信号,让底下员工无所适从。从终的结果看,往往都是潘石屹作出妥协。
  
  2004年,SOHO中国开始专注于商业地产,当时潘石屹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首先,他会在核心地块拥有一块地,以充分体现商业物业的价值和张欣对建筑设计的品味;然后把这些物业快速散售给缺少投资机会的新富阶层(大部分是山西和内蒙古的煤老板)。地段、设计、散售是其核心所在。
  
  但张欣面对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与前两年迥然不同。首先,他们在北京越来越难拿到地。其次,在2010年SOHO业主因难出租而集体上访后,北京市“招拍挂”商业用地均会加上一个条件:“除住宅和公寓外,原则上不许散售”。这彻底宣告了SOHO中国的散售模式在北京的终结,他们只能转战上海。
  

(来源:中国化机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常德传

下一篇: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机械设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产品
加入推荐 >

化工机械设备网 - 致力推动化机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Copyright hua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电话: 0571-87759927采购热线: 0571-87759927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