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化工机械设备网

|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18932620538

products

目录:河北红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漏电起痕试验仪>>交直流漏电起痕试验机>> HRLD-6000V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参考价 58000
订货量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58000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号 HRLD-6000V
  • 厂商性质 生产商
  • 所在地 廊坊市
属性

>

更新时间:2025-11-20 13:28:55浏览次数:2评价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机械设备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同类优质产品

更多产品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是在固体绝缘材料表面上,在规定尺寸 ( 2mm × 5mm ) 的铂金电极之间,施加某一电压并定时 (30s) 定高度 ( 35mm ) 滴下规定液滴体积的导电液体 (0.1%NH 4 CL) ,用以评价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潮湿或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的耐漏电性能,测定其相比电痕化指数 (CT1) 和耐电痕化指数 (PT1)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产品依据标准:漏电起痕试验机也叫耐电痕化指数测试,产品是依据: IEC60112 、 UL 746A 、GB/T4207、GB4706.1 ASTM D 3638-92等标准规定的模拟仿真试验项目。高压漏电起痕试验机也叫高电压起痕测试,产品是依据:GB/T 6553-2014 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 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通过耐电痕化和蚀损的测量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电气绝缘材料的试验,符合GB/T6553-2014及 IEC60587:2007《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试验标准要求。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主要技术参数:

  1.电极材料试验电极——铂金,电极接杆——银;

  2.电极尺寸:(2mm±0.1mm)×(5mm±0.1mm)×(40mm±5mm) ,铂电极12mm,30°±2°斜面;

  3.电极距离:4.0mm±0.01mm,夹角60°±5°;

  4.电极压力:1.00N±0.001N;

  5.试液电阻:

  A液 0.1%NH 4 Cl ,3.95±0.05Ωm,B 液 1.98±0.05Ωm;

  6.液滴体积:

  20滴 0.380g ~ 0.480g ,50 滴 0.997g ~ 1.147g( 可微调节 ) ;

  7.液滴高度:35mm±5mm(可调节);

  8.液滴时间:30s±0.1s( 优于标准 )( 数显,可预置调节 ) ,50 滴时间 24.5min±2min;

  9.液滴滴数:1~9999(数显,可预置) ;

  10.试验电压:100V ~ 600V(25V分度,可调节) ;

  11.电源压降:1.0A±0.1A 时 8% ;

  12.起痕判断:0.50A±10%,2.00s±10% ;

  13.试验区容积:0.5m 3 背景黑色箱体为不锈钢材料;

14.试验电源:220V 0.6kVA 50-60Hz 。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需要漏电起痕测试的核心行业及应用场景

一、 ‌家用电器与消费电子行业‌

‌应用场景‌:验证开关、插座、继电器等绝缘部件的耐漏电性能,确保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下不发生短路或起火。

‌代表产品‌:电热水器、空调控制器、电源适配器等,需符合 ‌IEC 60112‌、‌GB 4706.1‌ 等安全标准。

二、 ‌汽车工业‌

‌应用场景‌:评估车载电气系统(如电池管理系统、线束连接器)绝缘材料的长期稳定性,防止震动、高温或化学腐蚀导致的电痕化失效。‌测试‌:模拟汽车引擎舱高温高湿环境,确保材料在12V/24V低压系统或高压(>400V)新能源系统中的安全性。

三、 ‌电力设备与输配电行业‌

‌应用场景‌:测试高低压开关柜、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材料,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耐受电场和污染物侵蚀。

‌标准要求‌:高压设备需符合 ‌GB/T 6553-2024‌ 斜面测试法,验证材料在600V以上电压下的耐电痕化能力。

四、 ‌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

‌应用场景‌:评估PCB基板、连接器、半导体封装材料的绝缘性能,防止因漏电起痕导致设备短路或信号干扰。

‌典型产品‌:服务器电源模块、5G基站绝缘部件、消费电子主板等。

五、 ‌工业设备与电动工具‌

‌应用场景‌:测试电机、机床控制器、电动工具外壳等材料的耐电弧侵蚀能力,确保在粉尘、油污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示例‌:工业机器人关节绝缘件、电钻开关组件等。

六、 ‌新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

‌应用场景‌:光伏逆变器绝缘材料、充电桩连接器、高铁电气柜等需通过漏电起痕测试,满足高电压、高污染环境的严苛要求。‌特殊需求‌:新能源领域关注材料在盐雾、湿热复合环境下的性能衰减规律。

七、 ‌材料与零部件制造业‌

‌应用场景‌:绝缘材料生产商(如工程塑料、环氧树脂)需提供CTI/PTI数据,供下游厂商选型参考。

‌典型材料‌:PA66、PBT、PET等工程塑料,以及陶瓷、硅胶等高性能绝缘材料。

八、 ‌质检与认证机构‌

‌应用场景‌:第三方实验室依据 ‌IEC 60112‌、‌UL746A‌ 等标准,对电气产品进行合规性认证,确保市场准入资格。

附:行业测试标准对照表

行业

核心标准

测试

家用电器

GB 4706.137

潮湿环境下的CTI≥175V

汽车电子

ASTM D3638-927

震动+高温复合环境耐受性

新能源设备

GB/T 6553-20244

斜面法高压(>600V)测试

电力设备

IEC 6011257

长期电场作用下的材料稳定性

 

购买漏电起痕试验设备注意事项

一、 ‌设备合规性验证‌

‌标准匹配性‌

确保设备符合国际及国内核心标准(如 ‌IEC 60112‌、‌GB/T 4207-2022‌),支持CTI/PTI测试,电极尺寸需满足(5±0.1)mm×(2±0.1)mm、压力(1.00±0.05)N等要求。

若需特殊场景测试(如高压环境),选择支持 ‌GB/T 6553-2024‌ 斜面测试法的设备。

‌资质与认证‌

优先选择通过 ‌CNAS‌ 或 ‌CMA‌ 认证的供应商,确保设备出厂前已完成校准并附带第三方检测报告。

二、 ‌关键性能参数‌

‌电压与电流精度‌

设备需支持 ‌100~600V连续可调电压‌,短路电流精度±0.1A,电压波动≤±5V,确保测试数据的稳定性。

具备过流保护功能,当泄漏电流≥0.5A持续2秒时自动切断电源。

‌滴液系统可靠性‌

滴液间隔需精确至 ‌30±1秒/滴‌,液滴体积误差≤5%(单滴约20μL),滴液高度可调至35±5mm。

电解液需支持标准配置(0.1% NH₄Cl溶液),并验证其电阻率(385~395Ω·m)及纯度。

‌环境模拟能力‌

若需模拟高温、高湿或污染场景,选择带温控模块(如35±2℃)及喷淋系统的设备。

三、 ‌安全防护与操作规范‌

‌安全设计‌

设备必须配备 ‌联锁保护装置‌,试验箱门开启时自动断电,防止人员误触高压电极。

接地系统需符合三极插座标准,确保接地可靠,避免触电风险。

‌操作安全‌

设备需配备透明观察窗及排烟系统,试验中禁止打开仓门,待烟雾排出后再处理试样。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电解液接触皮肤或眼睛。

四、 ‌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

‌日常维护要求‌

电极需定期清洁(用擦拭)并检查刃口锐利度(平面宽度≤0.1mm),钝化后需重新研磨或更换。每次试验后清洗滴液管道及电极托盘,防止电解液结晶堵塞。

‌售后支持‌

确认供应商提供 ‌免费校准服务‌ 及 ‌备件供应‌(如铂金电极、滴液针嘴等易损件)。

要求提供操作培训及技术手册,确保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和维护流程。

五、 ‌样品与测试环境适配性‌

‌样品处理规范‌

试样尺寸需≥15mm×15mm×3mm,表面需用清洁,禁止使用蒸馏水或橡皮擦擦拭。厚度不足的样品需叠加至标准厚度,避免因散热过快导致测试结果偏差。

‌环境控制‌

设备应安放在 ‌无尘、无振动、湿度可控‌ 的环境中,避免外部干扰影响测试精度。

六、 ‌供应商评估与成本控制‌

‌供应商对比‌

优先选择具备 ‌行业案例‌ 的设备厂商,要求提供同类型客户的使用反馈报告。

对比设备价格时需包含 ‌长期运维成本‌(如耗材费用、校准周期等)

 

漏电起痕试验标准综合解析

一、 ‌国际与国内核心标准‌

‌IEC 60112‌

国际通用标准,定义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CTI)和相比电痕化指数(PTI)的测定方法,规定电极尺寸(2mm×5mm铂电极)、滴液间隔(30秒/滴)及电解液(0.1% NH₄Cl)等关键参数。

对应中国国家标准:‌GB/T 4207-2022‌,明确试验流程、电压范围(100-600V)及失效判定条件(电流≥0.5A持续2秒)。

‌GB 4706.1-2008‌

家用电器安全标准,要求绝缘材料通过漏电起痕测试,确保在潮湿、污染环境下无漏电或起火风险。

‌GB/T 6553-2024‌

针对严苛环境(如高压、高污染)的耐电痕化性能评估标准,采用斜面测试法,规定污染液流速、电压等级(600V)及过电流保护(≥60mA自动切断)。

二、 ‌测试条件与参数标准‌

‌试样要求‌尺寸:≥15mm×15mm×3mm,表面需平整无伤痕,厚度不足可能导致散热过快影响结果。

预处理:清洁时使用擦拭(禁用蒸馏水或橡皮擦),避免表面油脂或灰尘干扰。

‌电解液配置‌

0.1% NH₄Cl溶液,电阻率385~395Ω·m(电导率2.53~2.56mS/cm),滴液体积20滴为0.380~0.489g。

‌设备参数‌

电极:铂金材质,尺寸(2±0.1)mm×(5±0.1)mm,间距(4±0.1)mm,接触压力(1.00±0.05)N。

电压调节:100~600V连续可调,短路电流精度±0.1A,滴液高度35±5mm。

三、 ‌测试流程与判定标准‌

‌操作流程‌

电极校准:确保铂电极刃口锐利(平面宽度≤0.1mm),压力符合标准。电压加载:逐步升压至目标值,维持电压波动≤±5V,持续滴液50次(总时间24.5±2分钟)。

‌失效判定‌

‌电流判定‌:泄漏电流≥0.5A持续2秒自动终止试验。‌形态判定‌:电痕长度≥25mm或材料碳化导电视为失效。

四、 ‌行业应用与设备标准‌

‌UL746A‌美国安全标准,评估绝缘材料在漏电起痕下的耐久性,要求CTI≥175V(工业级材料)。

‌ASTM D3638-92‌材料耐电痕化性能测试标准,适用于汽车电子、光伏组件等领域的绝缘材料验证。

‌设备合规性‌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需满足PLC控制、高精度传感器及自动过流保护功能,符合GB/T 6553-2024修订要求/

五、 ‌关键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试验时禁止开启箱门或接触电极,需佩戴防护装备。

‌设备维护‌:每次试验后清洗电极及滴液系统,定期校准电压和压力传感器.

漏电起痕试验设备结构与功能解析

一、 ‌设备结构组成‌

‌电极系统‌采用铂铑合金或铂金电极,尺寸为5mm×2mm,电极间距可调至4.0±0.1mm,接触压力通过机械结构实现4.0N±0.1N的控制。

电极刃口需保持锐利,平面宽度≤0.1mm,以确保与试样表面的有效接触。

‌高压电源模块‌提供交流/直流电压,调节范围为100~600V,短路电流精度控制在1.0A±0.1A,电压波动≤±5V。

配备电弧自动切断装置,响应时间<10ms,防止试验中异常放电损坏设备。

‌滴液控制系统‌

包含高精度蠕动泵,可实现30±1秒/滴的定时滴液,液滴体积误差≤5%(单滴约20μL)。滴液针嘴高度可调至35±5mm,确保电解液均匀覆盖测试区域。

‌监测与保护单元‌

集成电流传感器(分辨率0.1mA)和光学检测模块(如CCD摄像头),实时监测电痕形成及电流变化。配备透明观察窗和联锁装置,防止电弧外泄,保障操作安全。

‌环境模拟组件‌试验箱尺寸约1120mm×520mm×1250mm,内置加热系统(模拟温度变化)和喷淋系统(模拟污染物环境)。排气孔(ø100mm)用于排放试验产生的有害气体。

二、 ‌核心功能‌

‌耐电痕化性能测试‌通过施加电压(100~600V)并滴加电解液(如0.1% NH₄Cl溶液),模拟材料在潮湿、污染环境下的漏电起痕过程,测定耐电痕化指数(CTI)或耐电痕化等级(PTI)。可检测材料表面是否形成导电通道(电痕长度≥25mm判定失效)。

‌过程参数监控‌实时记录电压、电流、滴液次数及电痕形成时间,数据自动存储并生成报告。

光学系统自动识别电痕扩展路径,测量精度达±0.5mm。

‌安全保护功能‌

当泄漏电流≥0.5A持续2秒或发生电弧时,自动切断电源并报警。联锁装置确保试验箱门开启时自动断电,防止人员误触高压电极。

‌环境适应性测试‌

支持不同温度、湿度及污染程度的模拟,验证材料在严苛环境下的绝缘性能。斜面测试法(如IEC60587标准)可评估材料在高电压(>1kV)下的耐腐蚀性和耐漏电起痕性。

三、 ‌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检测继电器插座、接触器躯体等电工产品绝缘材料的耐电弧侵蚀能力。

‌汽车电子‌:评估车载电气系统绝缘部件在潮湿、震动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

‌家用电器‌:验证开关、插座等材料的耐漏电性能,符合IEC60112、GB/T4207等安全标准。

漏电起痕试验仪测试操作规范

一、 ‌试验前准备‌

‌仪器检查‌

确认仪器电源、电极连接及滴液系统正常,检查铂电极是否锐利(凿尖平面宽度≤0.1mm),电极间距调整为(4±0.1)mm。验证电解液电阻率为385~395Ω·m(0.1% NH₄Cl溶液),滴液针嘴高度调至35±5mm。

‌样品预处理‌

试样尺寸≥15mm×15mm×3mm,表面需清洁(推荐使用擦拭去除油脂或杂质)。

调整样品位置,确保电极与表面接触压力为(1.00±0.05)N,且电极刃口与试样紧密贴合。

二、 ‌参数设置与校准‌

‌电压与电流设定‌

根据测试标准选择试验电压(100~600V可调),调节短路电流至1.0±0.1A。

设置滴液间隔为30±5秒/滴,总滴液数50滴(对应总时间24.5±2分钟)。

‌系统校准‌

预运行滴液系统,排除管道气泡,确保电解液流量稳定(20滴总量0.380~0.489g)。

测试前启动排风系统,避免有害气体堆积.

三、 ‌试验操作流程‌

‌启动测试‌

关闭试验箱门,启动仪器并逐步升压至目标值,保持电压波动≤±5V。

观察电流变化,若电流≥0.5A持续2秒或电痕延伸至电极边缘,判定试样失效。

‌过程监控‌

记录电痕形成时间、碳化路径长度及异常现象(如冒烟、燃烧)。

每完成一次试验后,立即清洗电极及托盘,避免电解液残留腐蚀设备。

四、 ‌终止条件与数据记录‌

‌试验终止‌

达到50滴电解液或试样失效时自动/手动停止测试,保存电压、电流及失效模式数据。

若同一试样需多次测试,确保测试点间距≥10mm,避免污染干扰。

‌结果判定‌

以电痕长度≥25mm或材料碳化导电为不合格依据,生成包含电压等级、失效时间等信息的报告。

五、‌安全与维护‌

‌操作安全‌

试验全程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高压电极。

定期检查电极磨损情况,钝化后需重新打磨至标准尺寸。

‌设备维护‌

每日清洁滴液针嘴及电极,每月校准压力传感器和电压表精度。长期停用前需排空电解液,并对金属部件进行防锈处理.

 

漏电起痕试验原理简述

‌基本原理‌
模拟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中,表面因电解液(如0.1% NH₄Cl)形成导电通路,导致电流通过并引发材料劣化的过程13。通过施加电压与污染介质的协同作用,评估材料的绝缘性能稳定性。

‌电压施加与电解液作用‌

在材料表面规定位置(如间距4.0mm)的铂电极间施加可调电压(100~600V或更高),形成电场。

定时(30秒/滴)定量(20滴约0.380~0.489g)滴落电解液,电解液导电性(如电阻率3.95±0.05Ω·m)促进表面导电通道的形成。

‌电流热效应与材料劣化‌
漏电流通过导电通路时产生焦耳热,导致材料局部碳化、熔融或形成气体沉积物,加速绝缘性能下降。当电流超过阈值(如0.5A持续2秒)或电痕长度≥25mm时,判定材料失效。

‌试验终点判定‌
通过监测电流突变、电痕物理形态(如碳化路径延伸至电极边缘)或设备自动保护触发,综合判定材料的抗漏电起痕能力

漏电起痕试验设备的组成结构根据测试标准和应用场景差异略有不同,但核心模块可归纳如下:

一、‌基础功能模块‌

‌高压电源系统‌

包含高压发生器、放大器模块,负责输出100~600V连续可调试验电压,精度±1.5%。

部分设备支持高压斜面测试(>1kV),需配置更高电压等级的电源模块。

‌电源与控制系统‌

电源模块:提供AC220V±2%稳定输入,并保障试验回路在1A电流下压降≤10%。

控制系统:集成可编程控制器,管理电压调节、滴液计时(30±0.1秒)及短路保护(0.5A±10%时2秒内切断)。

‌喷淋与滴液系统‌

滴液装置:控制导电液体(如0.1% NH₄Cl)滴液体积(20滴0.380~0.489g)及高度(35±5mm)。

喷淋模块:部分设备配备喷淋系统模拟污染环境,支持定时定量喷洒电解液。

二、‌核心测试组件‌

‌电极系统‌

铂电极:尺寸为5mm×2mm×≥12mm,试验端呈30°±2°斜角,间距4.0±0.1mm,压力1.00±0.05N。

黄铜电极:用于辅助连接,确保低接触电阻和耐腐蚀性。

‌检测与记录系统‌

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流、电压波动(显示值误差≤1.5%)及电痕形成状态。

数据记录:通过数显仪表或微打印机保存试验参数(如滴液次数、电流阈值触发时间)。

三、‌辅助模块‌

‌环境模拟模块‌

加热系统:调节试样温度(如高温测试场景)。

风速控制:维持试验箱内风速0.2m/s,避免电解液流散。

‌结构设计与材料‌

试验箱:采用不锈钢或黄铜外壳,耐腐蚀且绝缘性能稳定。

便携式设备:集成高压电源、电极和液滴控制装置,适用于现场快速测试。

四、‌典型设备分类‌

设备类型

核心差异点

适用标准与场景

‌水平电极法‌

铂电极水平放置,电压≤600V

IEC60112、UL746A

‌斜面测试法(IPT)‌

倾斜电极,电压>1kV,模拟高压放电

IEC60587、GB/T6553

通过模块化设计,漏电起痕试验设备可适配不同测试需求,实现CTI/PTI指数测定及材料绝缘性能的综合评估.

如何记录漏电起痕试验结果

漏电起痕试验结果的记录需涵盖试验全流程的关键参数及现象,确保数据可追溯性和判定依据的完整性。记录要点及方法如下:

一、试验前记录内容

‌样品信息‌

记录样品名称、编号、规格、生产日期及批次号。

注明样品预处理条件(如温度23±2℃、湿度50±5%环境下预处理≥24小时)。

‌试验参数设置‌

电压等级(如100V、250V、375V等)及调节精度(偏差≤±2%)。

电解液类型(0.1% NH₄Cl或混合溶液)、电阻率(如A液3.95±0.05Ω·m)。

滴液参数:体积(20滴0.380~0.480g)、间隔时间(30±1秒)、滴液高度(30~40mm)。

‌设备状态‌

电极清洁度(需用细砂纸打磨去除氧化层)、电极间距(4.0±0.1mm)及压力(1.00±0.05N)。

环境参数:温度(20±5℃)、湿度(45%~75%)及设备校准状态。

二、试验中实时记录

‌过程数据‌

电流、电压实时值及波动范围(如电压波动≤10%)。

滴液次数、电痕形成时间及出现导电通道的滴液编号。

‌现象观察‌

记录电痕形态(连续/断续)、长度(精确至毫米级)、是否烧穿或碳化。

异常情况:短路、断路、燃烧、烟雾产生及设备自动停机原因(如电流≥0.5A持续2秒)。

三、试验后结果记录

‌终止条件判定‌

明确试验终点触发原因(电痕长度≥25mm、电流超阈值或试样烧穿)。

记录CTI/PTI值(耐受50滴液的电压)或失效电压等级。

‌数据复核与存档‌

核对原始数据与设备自动记录(如微打印机或数字仪表输出)的一致性。

保存试验视频/照片(如有),标注关键时间节点及现象。

四、报告生成规范

‌内容要求‌

包含样品信息、试验参数、过程数据、现象描述及判定结论。

需符合标准格式(如GB/T 4207、IEC 60587),附数据图表及校准证书。

‌审核与签署‌

由试验员、审核人双签确认,注明试验日期及设备编号。

通过系统化记录,可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材料绝缘性能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如何判定漏电起痕试验结果?

漏电起痕试验结果的判定需结合电流阈值、电痕形态及试验终点等指标,具体判定标准及方法如下:

一、基于电流阈值的判定

‌电流触发保护‌

当试验回路中短路漏电电流≥0.5A时,设备应在2秒内切断电流,并判定试品不合格。

部分高压测试(如IEC60587标准)要求当回路电流≥60mA持续2秒时,设备自动终止试验,结果为不通过。

‌试验电压稳定性‌

在短路电流1A±0.1A条件下,试验电压下降不得超过10%13。若电压波动超出范围,需重新校准设备或调整试样状态。

二、基于电痕形态的判定

‌电痕长度与连续性‌

观察试样表面是否形成连续碳化路径(电痕),若电痕长度达到25mm或延伸至预设标记位置(如下电极边缘),则判定为失效。若电痕未形成或仅局部碳化,且未达到预设长度,则判定为合格。

‌电痕的物理特征‌

无可见碳化、熔融或燃烧现象,且表面未产生导电通道,视为通过试验。

若出现材料烧穿、电极间直接短路或产生明显烟雾,则直接判为不合格。

三、试验条件与操作规范

‌电解液与滴液控制‌

电解液需满足电阻率要求(如0.1% NH₄Cl溶液电阻率为3.95±0.05Ω·m),滴液体积需精确(20滴0.380~0.489g,50滴0.997~1.147g)。

滴液时间间隔为30±1秒,滴液高度需控制在30~40mm13。若滴液参数偏离标准,需重新试验。

‌试样预处理与尺寸要求‌

试样表面需用清洁,避免残留油脂或灰尘影响导电性。

试样尺寸应≥15mm×15mm×3mm,若叠加使用需确保接触面平整。

四、试验终点判定方法

‌终点触发条件‌

‌方法A‌:以电流超过阈值触发保护装置为终点。

‌方法B‌:以电痕延伸至预设标记位置为终点。

‌数据记录与复核‌

需记录试验电压、电流、滴液次数及电痕形成时间,并通过微打印机或数字仪表保存数据。

若试验中途异常中断(如电解液流散、设备故障),需重新取样测试。

五、典型不合格判据示例

不合格表现

漏电电流≥0.5A且持续2秒

电痕长度≥25mm或烧穿试样

电解液电阻率超差或滴液失效

电极接触不良或电压波动>10%

通过以上多维判定标准,可系统评估材料在电场与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的绝缘性能可靠性

 

漏电起痕试验仪是用于评估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和潮湿/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耐漏电性能的检测设备,通过模拟材料表面导电液体引发的漏电现象,测定其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和耐电痕化指数(PTI)。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仪器、绝缘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和质检环节。

其分类主要基于测试方法和适用标准:

‌水平电极法试验仪‌

采用水平放置的铂电极(通常为2mm×5mm),定时滴下导电液体(如0.1% NH₄Cl),依据IEC60112、UL746A等标准设计。

主要用于测定CTI和PTI,适用于低压环境(≤600V)的绝缘材料测试。

‌斜面测试法试验仪(IPT)‌

采用倾斜电极配置,模拟高电压(>1kV)下放电效应,依据IEC60587、GB/T6553-2024标准。

评估材料在严酷环境下的耐电痕化和蚀损性能,适用于高压场景的绝缘材料改良研究。

两类设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极布局、电压范围及测试目的,分别对应不同国际标准和应用场景

GB/T6553-2003 及IEC60587-1984低压漏电起痕试验仪的电极材料说明

GB/T6553-2003 及IEC60587-1984设计制造600V低压漏电起痕测试中,电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需满足耐高压、耐腐蚀、耐电弧及高导电性等要求。以下是详细的材料分析及建议:

 

1. 铂(Pt)及铂铱合金(Pt-Ir)

特性:高熔点(铂约1770°C)、化学惰性、抗氧化性强,几乎无损耗。

适用性:尤其适合600V及更高电压的长期测试,是IEC 60112等标准推荐的电极材料。

优势:稳定性高,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缺点:成本较高,但长期使用性价比优。

 

2. 不锈钢(如304或316L)特性:耐腐蚀、成本低,但导电性和耐电弧性不如铂。

适用性:可用于低电压或预算有限的测试,600V下可能因氧化或损耗影响精度。

注意事项:需定期更换电极,避免因材料退化导致数据偏差。

 

3. 钨(W)

特性:超高熔点(3422°C)、硬度高,耐电弧性。

适用性:高压或高频电弧测试场景,但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应用局限:非标准测试常用,多用于特殊研究需求。

 

4. 银(Ag)或镀银材料

特性:导电性佳,但易氧化,长期稳定性差。

适用性:短期测试或低污染环境,需频繁维护。

高压限制:600V下氧化加速,可能影响性能。

 

5. 石墨

特性:耐高温、导电性好,但机械强度低,易磨损。

适用性:特定腐蚀性环境测试,需注意更换频率。

 

标准参考与建议

IEC 60112:明确推荐铂电极,因其在高压下的可靠性。

UL标准:可能允许不锈钢,但需验证其适用性。

实践建议:优先选用铂或铂铱合金以确保测试准确性,尤其在600V高压下。若预算受限,不锈钢可作为替代,但需加强电极维护和校准。

 

结论

600V漏电起痕测试中,铂或铂铱合金是优选择,兼顾性能与标准符合性。其他材料(如不锈钢、钨)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但需权衡成本、维护及数据可靠性。建议严格遵循测试标准(如IEC 60112)并定期校验电极状态,以确保测试有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实现高压漏电起痕测试中交直流电压的安全、准确切换,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设备手册及标准规范。

硫化橡胶高压五工位漏电起痕试验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分为操作前、操作中和维护三个方面,供参考:

      一、操作前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确保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环境温度建议控制在10~30℃,湿度≤85%RH(避免凝露)。  

 

2.   电源检查    

     确认电源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匹配(如AC 220V±10%),并接地可靠,防止静电或漏电风险。  

     建议配备稳压电源或UPS,避免电压波动影响测试结果。  

 

3.   试样准备    

     硫化橡胶试样需清洁、干燥,无油污或杂质,尺寸符合标准(如IEC 60587或GB/T 6553)。  

     试样厚度应均匀,避免因厚度差异导致电流分布不均。  

 

4.   设备检查    

     检查电极(铂金或铂铱合金)是否清洁、无氧化或磨损,间距是否符合标准(通常为4±0.1mm)。  

     确认滴液装置(如氯化铵溶液)通畅,滴液速度可调(如30±5秒/滴)。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二、操作中注意事项  

1.   安全防护    

     操作时需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避免高压(如4.5kV)击穿时产生飞溅物伤害。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触碰电极或试样,防止触电。  

 

2.   参数设置    

     严格按照标准设置电压、滴液间隔时间、试验周期等参数,避免因参数错误导致数据失效。  

     五工位同时测试时,需确保各工位参数一致,避免相互干扰。  

 

3.   过程监控    

     观察试样是否出现漏电痕迹、起火或冒烟现象,异常时立即切断电源并记录现象。  

     记录起痕时间、腐蚀深度等数据,避免因数据遗漏导致试验无效。  

 

4.   终止条件    

     达到预设的滴液次数(如50滴)或试样击穿时,及时停止试验,避免无效放电损坏设备。  

 

      三、维护与保养  

1.   清洁与存放    

     每次试验后清洁电极和试验槽,残留电解液可能腐蚀设备。  

     长期不用时,断开电源并将电极涂抹凡士林防氧化。  

 

2.   定期校准    

     定期校验高压输出精度、滴液速度及计时功能,确保符合标准(如每年一次第三方校准)。  

 

3.   故障处理    

     如遇高压不稳定或滴液异常,立即停机检查,禁止自行拆卸高压模块,需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四、其他提示  

    标准依据  :操作前需熟悉相关标准(如IEC 60587、ASTM D3638),确保测试方法合规。  

    废液处理  :试验后的化学废液需按环保要求处置,避免直接排放。  

 

正确使用和维护可延长设备寿命并确保测试准确性。如有特殊机型,请以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说明书为准。

GBT65532014《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其技术内容修改采用IEC60587:2007。该标准对污染液(电解液)的配比、电阻率及使用有明确要求。以下是依据GBT65532014的污染液配比及关键使用说明:

 

GBT6553污染液配比与要求

1.配方成分

|组分           |浓度要求|              纯度要求|

|氯化铵(NH₄Cl)|`(0.18±0.002)g`       |分析纯(AR)或更高|

|润湿剂        |`(0.10±0.002)g`      |分析纯(AR)或更高|

|溶剂   |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1000ml`  |电导率≤1μS/cm|

 

润湿剂类型

GBT6553明确指定润湿剂为:

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化学名:TritonX100或等同物)。

注:不得使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钠)替代。

 

2.污染液电阻率

标准值:`(1.98±0.05)Ω·m`(23°C时测量)。

重要性:电阻率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必须严格校准。

 

配制步骤(关键流程)

1.水质验证

使用电导率仪检测去离子水/蒸馏水,确保电导率≤1μS/cm(25°C)。

(若水质不合格,需重新制备)

 

2.精确称量

用分析天平称取氯化铵`0.180g`(精度±0.001g)。

称取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0.100g`(精度±0.001g)。

 

3.溶解与定容

将氯化铵加入约`8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

加入润湿剂,搅拌≥10分钟至溶解(避免泡沫)。

转移至`1000ml`容量瓶,定容后摇匀。

 

4.电阻率校准

在`(23±0.5)°C`环境中,用校准后的电导率仪测量电阻率。

合格范围:`1.93~2.03Ω·m`。

若超差:检查水质、称量精度或重新配制。

 

GBT6553的特殊要求

1.污染液有效期

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比IEC60587更严格)。

禁止储存复用,每次试验需重新配制。

 

2.滴液参数

|参数|要求|

|||

|滴液体积|`20±2mm³`(约1滴)

|滴液间隔|`30±5s`|

|滴液高度|`30~40mm`(针头试样)

 

3.稳定性验证

试验前需确认滴液系统连续滴液50次,体积误差≤±5%。

 

注意事项(GBT6553)

1.润湿剂不可替代

禁用烷基萘磺酸钠,必须使用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如TritonX100)。

原因:润湿性差异直接影响液滴铺展行为。

 

2.水质为核心

水质不合格是电阻率超差的主因(如使用自来水直接导致试验无效)。

 

3.温度补偿公式

若测量温度非23°C,需按标准附录校正电阻率:

rho_{23}=\rho_t\times[1+0.02(t23)]

(`ρₜ`为实测值,`t`为温度℃)。

 

4.废液处理

含氯化铵的污染液按HW29含汞废物分类处置(国内环保要求)。

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案|

|电阻率偏低(<1.93Ω·m)|水质不纯/称量过多|更换水源,重新称量|

|电阻率偏高(>2.03Ω·m)|润湿剂未溶解|延长搅拌时间至透明|

|滴液体积不稳定|针头堵塞或管路气泡|清洗针头,排空气泡|

 

 

总结

配方:0.18gNH₄Cl+0.10gTritonX100+1000ml超纯水。

电阻率:1.98±0.05Ω·m(23°C)。

有效期:现配现用(≤24小时),禁用储存液。

标准优先级:以GBT65532014原文为准(第6章"试验溶液")。

>⚠️重要提示:若测试报告需国际互认(如IEC标准),需明确说明依据标准,因电阻率与IEC60587(3.95Ω·m)存在差异。

GB/T6553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施加电压是交流还是直流我公司(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业解答

 

根据GB/T65532014(等效采用IEC60587:2007)的标准规定,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施加的电压是交流(AC)电压。也可选择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 具有AC/DC两种电压模式

 

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标准依据:

 

核心答案

 

施加电压为:频率在48Hz~62Hz之间的正弦波交流电压。

 

标准依据与细节

 

1.标准条款:在GB/T65532014的第4.3条“高压电源"中明确规定了试验仪器的电源要求。

2.电压要求:电源应能够提供可调的、稳定的1000V~6000V的交流电压。4500V正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常用严酷等级。

3.波形与频率:电压波形应基本上是正弦波,频率介于48Hz至62Hz之间(即兼容50Hz和60Hz工频)。

4.容量要求:电源的容量应足够大,以保证在发生漏电起痕导致电流增大时,输出电压的下降不会超过10%。通常要求电源的短路电流能在1.0A±0.1A之间可调。

 

为什么使用交流电而不是直流电?

 

模拟真实环境:高压电气设备(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绝缘子、高压开关柜等)在实际运行中承受的主要是工频交流电压。因此,使用交流电压进行测试能最真实地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中面临的电场应力。

更严酷的考核:交流电压每个周期都会过零,这会导致电弧的熄灭和重燃,这种间歇性的电弧对材料表面的烧蚀和碳化作用更为剧烈和严酷,能更好地区分材料耐电痕化性能的优劣。

与直流测试的区别:存在另一种“直流漏电起痕试验",通常用于低压场合的材料评估(如通过测量CTI相对漏电指数来对塑料进行分级),其方法和考核目的与GB/T6553这种用于高压绝缘材料的高压交流试验不同。

 

总结对比

 

|特性|GB/T6553高压漏电起痕试验|CTI低压漏电起痕试验(如IEC60112)|

 

|电压类型|交流(AC)|直流(DC)|

|电压范围|1000V~6000V(如4500V)|100V~600V|

|考核目的|模拟严酷环境下的高压绝缘性能|评估低压环境下塑料的耐电痕化特性|

|应用材料|高压绝缘子、环氧树脂、硅橡胶等|工程塑料、连接器、插座等|

 

结论:

在进行GB/T6553标准规定的测试时,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如果您操作的设备或看到的报告是针对4500V等级的,那么它施加的是交流电压。使用直流电压进行该测试是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其结果也是无效的。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严酷实验环境下的GBT6553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推荐

北广精仪推荐符合GBT6653标准的严酷实验环境下使用的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GBT6653《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标准中,要求对绝缘材料进行耐电痕化试验,这通常是在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或称为耐电痕化指数测试仪)上完成的。在严酷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多尘等),对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密封性和材料耐腐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严酷实验环境,选择设备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稳定可靠的高压系统:高压电源必须非常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在电网波动或环境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度。

2.优异的防护与密封性:

设备机箱:应采用优质不锈钢或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材料,防止潮湿、腐蚀性气体侵蚀。

电路板与元器件:应进行三防漆(防潮、防盐雾、防霉)处理,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关键部件:如升降机构、电极等,应使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铂金电极)。

3.精密的环境控制(如果集成的话):虽然GBT6653的试验通常在常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但如果您指的“严酷环境"是测试环境本身(如需要模拟高温高湿箱内测试),那么设备需要能与之联动或自身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4.全面的安全保护:必须具有高压舱门联锁、紧急断电、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报警等多重安全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5.自动化与数据完整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能减少人为干预和误差,并完整记录试验数据(电压、电流、时间、漏电情况等),便于追溯和分析。

 

 

主流品牌与型号推荐

 

1.品牌(性价比高,服务便捷)

 

推荐品牌: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BLD系列)

推荐型号:BLD600V系列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符合标准:GB/T6553(等同IEC60587)、ASTMD3638等标准。

高压稳定性:采用高性能高压发生器和高精度稳压系统,输出稳定,精度高。

结构坚固:通常采用不锈钢外壳或优质喷塑钢板,关键部件为防腐蚀材料,适合复杂环境。

安全可靠:具备完善的安全联锁和保护电路。

智能化:彩色触摸屏控制,可设置试验参数、自动升压、自动计时,并绘制电流时间曲线,数据存储和导出功能完善。

服务优势:作为国内厂商,安装、培训、售后维修和获取备件相对更快捷,沟通成本低。

 

在与北广精仪商沟通时,请务必明确以下配置要求:

 

1.电压范围:GBT6653通常要求在几个特定电压下(如2.5kV)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电压范围覆盖您的需求(常见有06kV,015kV等),并有余量。

2.电极系统:

材质:必须要求铂金电极(符合标准),拒绝镀层或其他材料。

尺寸与压力:确保尺寸(5mmx2mmx40mm)、夹角(60°±1°)和对试样的压力(1.0N±0.05N)符合标准,且调节方便。

3.滴液系统:

精度:滴液时间间隔(30s±1s)和液滴大小(20mm³25mm³)必须高度精确、可调且稳定。这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

材质:滴液管路和针头应耐腐蚀(如PTFE材质),防止试剂结晶堵塞。

4.电流测量与判断:

设备应能精确监测回路电流,并在电流达到设定阈值(如0.5A)并维持一定时间(如2s)时,能准确判断试样失效并自动切断电路。

5.售后服务与认证:

要求提供机构的计量检定证书(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明确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培训方案。

了解保修期和后续维修、备件供应的价格与周期。

 

追求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选择像北京北广精仪这样的品牌,其型号在性能上已非常接近进口产品,能满足GBT6653在严酷环境下的测试要求。

 

‌漏电起痕试验仪(Tracking Resistance tester)‌

‌定义‌:
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在潮湿、污染或电场作用下表面形成导电通路(漏电起痕)能力的专用设备,通过模拟实际工况测试材料的耐漏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电子元件、汽车内饰等领域的质量检测。

‌核心术语解析‌

‌漏电起痕(Tracking)‌材料表面因电解、污染或潮湿形成导电路径的现象,可能导致短路或火灾。

‌测试原理‌:在材料表面施加电压,滴落电解液(如氯化铵溶液),观察是否形成碳化痕迹或击穿。

‌关键参数‌

‌电压范围‌:通常为100-600V(BLD-6000V款支持高压测试)。

‌电解液‌:0.1%氯化铵溶液,模拟污染环境。

‌电极‌:铂金或不锈钢材质,标准间距4mm或5mm。

‌相关标准‌

‌IEC 60112‌:国际通用漏电起痕测试标准。

‌UL 746A‌:美国UL标准,侧重塑料材料。

‌GB/T 4207‌:中国国家标准,等效于IEC 60112。

有哪些材料需要做漏电起痕试验?

‌需要做漏电起痕试验的材料‌

漏电起痕试验主要用于评估‌绝缘材料‌在潮湿、污染或电场作用下的耐漏电性能,以下为常见需测试的材料类型及典型应用场景:

‌1. 电子电气绝缘材料‌

‌塑料部件‌:如开关插座外壳(PC、PA、PBT等)、电路板基材(环氧树脂、FR4)。

‌绝缘薄膜/胶带‌:聚酯薄膜(PET)、聚酰亚胺(PI)胶带、云母带。

‌封装材料‌:LED封装胶、变压器绝缘漆、硅胶套管。

‌标准参考‌:IEC 60112、UL 746A(如UL认证的电子元件必须测试)。

‌2. 汽车及轨道交通材料‌

‌内饰件‌:仪表盘、门板(PP、ABS等塑料)、线束护套。

‌高压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绝缘层、充电桩外壳。

‌测试标准‌:ISO 6722(汽车电线)、GB/T 4207(等效IEC 60112)。

‌3. 家电及工业设备材料‌

‌外壳材料‌:洗衣机、空调外壳(阻燃PP、HIPS)。

‌绝缘支撑件‌:电机绝缘支架、断路器灭弧罩。

‌特殊要求‌:潮湿环境(如厨房电器)需更高耐漏电等级。

‌4. 新能源领域材料‌

‌光伏组件‌:光伏背板(PVDF涂层)、接线盒绝缘材料。

‌储能系统‌:锂电池隔膜、BMS电路板绝缘层。

‌测试标准‌:IEC 61730(光伏组件安全)。

‌5. 其他特殊场景材料‌

‌医疗设备‌:CT机绝缘部件、手术器械外壳(需生物兼容性+耐漏电)。

‌航空航天‌:飞机线缆绝缘层(耐高温+耐污染)。

‌如何判断材料是否需要测试?‌

‌应用环境‌:若材料暴露于潮湿、多尘或高电场环境(如户外设备、高压设备)。

‌安全要求‌:涉及人身安全或设备可靠性的关键绝缘部件(如医疗、汽车)。

‌行业标准‌:若产品认证要求(如UL、CE、CCC)明确引用漏电起痕测试标准。

‌示例‌:

普通塑料玩具外壳通常无需测试,但电动汽车充电枪绝缘体必须测试。

家用插座的PC外壳需符合IEC 60112 CTI(相比漏电起痕指数)≥600V。

如需具体材料测试方案或标准解读,可进一步提供应用场景。

耐漏电起痕试验主要是模拟家用电器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同极性带电部件在绝缘材料表面沉积的导电物质是否引起绝缘材料表面爬电、击穿短路和起火危险而进行的检验。

绝缘材料做CTI漏电起痕测试的原因及试验仪器

电气绝缘材料在电气设备和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电气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了确保绝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进行CTI(相对漏电起痕指数)漏电起痕试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绝缘材料做CTI漏电起痕试验的原因。

一、评估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耐受能力

CTI漏电起痕测试是一种模拟极恶劣条件的加速试验,旨在检验绝缘材料在电场和污染电解液联合作用下的耐受能力。在实际使用中,电器产品的绝缘材料表面可能会因环境污染、污物沉积和潮气等因素而产生漏电,从而引发腐蚀,损坏绝缘性能。通过CTI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评估绝缘材料在潮湿和污染环境下的电气安全性能,筛选出具有优异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材料。

二、确保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

绝缘材料的电气安全性能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CTI测试通过施加高电压并定时滴加规定体积的污染液体(通常为0.1% NH₄Cl溶液),观察并记录材料表面是否发生电痕化现象。如果材料在测试过程中未能承受住规定的电压和电解液作用,将会发生漏电起痕失效或持续燃烧,从而威胁到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因此,进行CTI测试可以确保绝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足够的电气安全裕量,提高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三、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绝缘材料的性能退化是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CTI测试,可以评估绝缘材料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耐受能力,从而预测其使用寿命。具有优异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抵抗环境中的污染和腐蚀,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这对于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照明设备、低压电器等尤为重要。

四、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为了确保电气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这些标准和法规对绝缘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CTI值等关键指标。进行CTI测试可以帮助制造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避免产品因不符合标准而被退货或销毁,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五、为材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CTI测试不仅可以用于评估现有绝缘材料的性能,还可以为材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CTI值,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差异和优缺点,为材料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同时,CTI测试还可以用于评估新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绝缘材料进行CTI漏电起痕测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进行这一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耐受能力、确保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为材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以及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CTI测试在绝缘材料的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漏电起痕试验设备

漏电起痕试验仪是依据GB 4706.1-2005、GB 4207-2022、IEC60112 -2020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UL 746A 、 ASTM D 3638-92 、 DIN 53480等标准规定的模拟试验项目的专用仪器。

电极材料 试验电极-铂金,电极接杆-紫铜

电极尺寸 ( 2mm ± 0.1mm )×( 5mm ± 0.1mm )×( 40mm ± 5mm )

电极距离 4.0mm ± 0.1mm ,夹角 60°±5°

电极压力 1.00N±0.05N

试液电阻 A 液 0.1%NH4Cl,3.95±0.05Ωm, B 液 1.98±0.05Ωm

液滴体积 20 滴为0.380g ~ 0.480g , 50 滴为0.997g ~ 1.147g ( 可微调节 )

液滴高度 35mm ± 5mm ( 可调节 )

液滴时间 30s±0.1s( 优于标准 )数显,可预置调节, 50 滴时间 24.5min±2min

液滴滴数 1 ~ 9999( 数显,可预置 )

试验风速 0.2m /s( 新标准 )

试验电压 1000V ~ 600V(25V 分度,可调节 )

电源压降 1.0A ± 0.1A 时不大于±10%

起痕判断 当试验电流达0.50A ±10% 时,系统将在2.00s±10%终止试验

外形尺寸 宽X深X高)为1120×520×1270mm

空气环境 温度0~40℃

相对湿度 ≤80% 无明显振动及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试验电源 220V 0.6kVA 50-60Hz

排气孔径 Φ100mm

漏电起痕试验机的测试对象有哪些?

漏电起痕试验机主要用于评估绝缘材料在电场和电解液作用下的抗电痕化能力,其测试对象广泛覆盖电工电子、家电、建材等领域的绝缘材料及制品,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绝缘材料(基础材料类) 这类材料是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抗电痕化性能直接影响设备安全性。 塑料类: 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等,常用于电线电缆绝缘层、插座外壳。 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用于电器开关、电机外壳等受力部件。 橡胶类: 天然橡胶、橡胶、硅橡胶等,常见于密封圈、绝缘手套、电缆护套等,需测试其表面耐电解液侵蚀能力。 陶瓷与玻璃: 高频陶瓷、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等,用于高压绝缘子、电子元件基座,因硬度高但脆性大,需测试其抗电弧起痕性能。 复合材料: 由树脂、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而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外壳、绝缘支撑件,需评估其整体抗电痕化能力。

二、绝缘制品(成品及部件类) 直接用于电气设备的绝缘部件,测试需模拟实际使用场景。 电子电器外壳: 手机充电器外壳、电视机后壳、微波炉控制面板等,需验证其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下的抗起痕能力。 电气连接件: 插座、插头、开关触点的绝缘基座,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积累灰尘和水汽,需通过测试确保安全性。 线缆及附件: 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终端头绝缘套,尤其是户外线缆,需耐受雨水、污染物导致的电解液侵蚀。 绝缘涂层: 电机绕组的绝缘漆、金属表面的绝缘涂层(如开关柜内的防腐绝缘层),测试其涂层完整性及抗电痕扩散能力。

三、 特定行业专用材料 部分行业因环境特殊(如高温、高湿、高污染),对材料抗电痕化性能要求更严格。 新能源领域: 光伏逆变器外壳材料、充电桩绝缘部件,需在户外环境下抵抗酸雨、灰尘形成的电解液。 轨道交通领域: 列车内部的绝缘隔板、电缆槽,需耐受振动导致的表面磨损及冷凝水形成的电解液。 航空航天领域: 机舱内的绝缘材料,需在高空低气压环境下抵抗电弧起痕,避免引发设备故障。 四、测试对象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均为电绝缘材料,需通过测试评估其在电场和电解液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起痕)的难易程度,核心指标为相比电痕化指数(CTI)。 差异: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如硬度、耐温性、表面粗糙度)不同,测试时的参数(如电极压力、电解液类型)需针对性调整(例如,陶瓷材料需降低电极压力避免破损,涂层材料需测试电解液是否渗透至基底)。 总之,漏电起痕试验机的测试对象覆盖了所有需要在电场环境中保持绝缘性能的材料及制品,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检测手段。

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原理、应用与标准化解析

在电气材料科学领域,耐漏电起痕测试(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评估手段,尤其针对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及污染环境下的电气安全性能。其中,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更是对高电压环境下材料耐受能力的极限挑战。本文将从测试原理、应用领域、标准化要求及测试设备等方面,对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进行全面解析。

一、测试原理

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基于一系列国际标准,如GB/T 4207-2022《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及IEC 60112-2009《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对泄痕指数的推荐测定方法》等。测试的核心在于模拟材料在潮湿及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的电气环境,通过施加高电压(可达1000V)并定时滴加规定体积的污染液体(通常为0.1% NH₄Cl溶液),观察并记录材料表面是否发生电痕化现象,从而评估其耐漏电起痕性能。

测试过程中,试样被支撑成水平面,通过两个铂金电极施加电应力。在电极间连续滴加电解液,直至电流装置动作、发生持续燃烧或试验通过。每组试验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少于1小时),且对试样的尺寸、电极间距、滴液速度及高度等均有严格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应用领域

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照明设备、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及信息技术设备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中的产品,其绝缘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1000V CTI测试,可以筛选出具有优异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材料,提高产品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该测试还适用于绝缘材料、工程塑料、电气连接件及辅件等行业的原材料及成品检测,为材料供应商和制造商提供了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三、标准化要求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际标准进行。这些标准对试样的准备、测试设备的校准、测试过程的控制及测试结果的判定等方面均提出了详细要求。

例如,标准要求试样表面应清洁无污物,以避免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同时,试样的尺寸、电极的材质及间距、电解液的电阻率和纯度等均需符合规定。在测试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滴液速度、高度及时间等参数,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四、测试设备

进行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需要专业的测试设备,这些设备通常具备高精度、高自动化及高安全性的特点。北广精仪1000V漏电起痕试验仪为例,该设备采用西门子PLC和真彩液晶触摸屏控制,具有数据数显、存储及稳压功能。其滴液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蠕动泵滴液控制方式,能够精确控制滴液的速度和量。此外,设备内室采用耐腐蚀性的绿色环氧板制作,并配备抽风排风系统以排除有害气体,保障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测试过程中,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各电压下的电阻匹配、过流校准及保护调整等任务,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设备还具备数据打印及存储功能,便于用户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五、结论

1000V CTI耐漏电起痕测试作为评估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及污染环境下电气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该测试,可以筛选出具有优异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材料,为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质检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1000V CTI测试将更加、高效和便捷地服务于电气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

漏电起痕指数(CTI)的4个等级划分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112标准,CTI(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用于评估材料在潮湿环境下抵抗漏电起痕的能力,其等级划分如下‌12:

‌级(等级)‌:CTI ≥ 600V,适用于高绝缘要求的场景(如高压设备绝缘部件)。

‌第二级‌:400V ≤ CTI < 600V,属于中等耐压等级。

‌第三级‌:

第三:175V ≤ CTI < 400V;

第三b级:100V ≤ CTI < 175V(部分标准可能合并为第三级)。

‌第四级‌:CTI < 100V(部分标准未明确列出,但实际应用中归为等级)。

关键补充说明

‌测试方法‌:通过铂电极施加电压并滴加氯化铵溶液,记录材料表面形成导电通道前的耐受电压‌。

‌应用影响‌:CTI值直接影响绝缘材料的设计,如PCB基材需根据CTI等级确定爬电距离。

注:美国UL标准采用6级分类(如0级对应CTI≥600V),与IEC标准存在差异.

漏电起痕测试对象有哪些

漏电起痕测试主要针对绝缘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用于评估其在电场和电解液联合作用下抵抗表面形成导电通路的能力‌。以下是主要的测试对象分类:

绝缘材料

包括环氧树脂、聚酰亚胺、酚醛树脂、聚乙烯等用于电气绝缘的塑料和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器外壳及防护件

如插座面板、电源插头壳体、开关面板等‌。测试旨在模拟实际使用中因污染或潮湿导致的漏电风险。

特定行业应用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组绝缘部件‌。

‌轨道交通‌:高压连接器、绝缘支架‌。

‌航空航天‌:高可靠性绝缘组件‌。

其他相关产品

照明设备、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等‌

测试依据标准如GB/T 4207、IEC 60112,通过测定CTI(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PTI(耐漏电起痕指数)来量化材料的抗电痕化能力

IPT漏电起痕试验仪(斜面测试法)

斜面漏电起痕(IPT)是评价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高压效应(>1kv)下放电效应引起的耐腐蚀性和耐漏电起痕性的有效方法。主要依据IEC60587、GB/T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 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测试要求进行试验。

斜面漏电起痕(IPT)‌是指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下,逐渐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通路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高电压下,由于局部电气或电场的异常,导致绝缘系统的局部放电起始。漏电起痕是电气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安全。为了评估和提升材料的耐漏电起痕能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和材料改良技术。

耐斜面漏电起痕性能的改善主要通过使用特定的聚酰胺组合物来实现,这种组合物包含多种成分,如半结晶脂肪族聚酰胺、长链脂肪族聚酰胺、阻燃剂、纤维和/或颗粒填料、抗冲改性剂以及其他添加剂。这些成分的精确配比旨在提高材料在高于1kV电压下的斜面漏电起痕性能。例如,一种特定的聚酰胺组合物通过调整这些成分的比例,成功改善了高于1kV电压下的斜面漏电起痕性能,这表明通过化学和材料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

试验设备BLD-6000V漏电起痕试验仪由电气装置和试样组件组成。包括每个单独的试样、带有可操作安装部分的支架、电极以及用于供给污染物的滤纸叠层。

一、功能特点:

1.操作简单。通过预置电压、时间、流速及保护电阻可自动进行试验。

2.污染液供给系统采用脉冲泵,控制jing度高。

3.本机附有排风孔及排气扇,限度地排除放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及腐蚀性气体,以确保操作人员健康和设备安全。

4.全机由PLC+人机界面控制系统,关键电子元件均采用进口品牌

5.设备具备电源超载、断路保护、控制回路过载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

6.工作区域装有带玻璃视窗的门,以便在试验过程中随时观察实验过程。

BLD-6000V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二、工作原理:

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仪由控制部分和高压试验部分组成。该仪器在两电极间对试样表面施加﹙1000~6000﹚V工频电压。在不同的电压等级范围内分别以0.075、0.15、0.30、0.60、0.90ml/min的液流速度,向与水平呈45°角、且向前倾斜的试样表面流入加有去离子湿润剂、电阻率为(395±5)Ω.cm的NH4CL试液。当试液贯通上下电极间的试样表面时,电流产生的焦耳热使试样表面局部干燥,形成干区。干区使试样表面产生电位梯度形成局部的微小发光放电—火花放电。火花放电使试样表面局部热分解生成碳化物,直至伸展到两电极间,引起漏电起痕破坏。

三、组成及结构:

1.设备分为控制部分、高压试验部分,为整体式结构。

1)控制部分:

内装电气控制系统,以控制高压的升降、测量,试验的启动、停止,试验终止的判断,数据的显示等。

2)高压试验部分:

由试验变压器、保护电阻、污染滴液系统及电极系统组成。

3)所有的电极、固紧装置以及与电极相连的装配件,如螺丝、垫圈、螺母及机械零件全部用304不锈钢做成,防腐防锈。

四、主要参数:

当试验中高压回路电流达到或超过 60mA持续 2S 后,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流,蜂鸣器报警指示试品不合格,这时按停止即可解除报警声。

滤纸尺寸:按照标准尺寸要求制做,滤纸厚度为 0.15 ~ 0.17mm。

滴液装置:滴液装置高度可调,污染液流速在 0.075 ~ 0.9mL / min可调,试验时间可预置。

污染液:氯化铵、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非离子型湿润剂配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混合物。污染液在(23士)1℃时的电阻率应为(3.95 士0.05)Ω·m。

电极:上、下电极厚度为 0.5mm,为304不锈材料,尺寸按照标准尺寸要求制做,上、下电极之间的间距为50±0.5mm。

试验工件:1个/5个可选。

耐电痕化蚀损试验仪器尺寸约:1120*520*1250(mm)

设计标准:GB/T 6553-2024《评定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测试漏电起痕性能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和测试方法,包括样品预处理、试验溶液的使用、以及试验环境的控制等。例如,样品应预处理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用蒸馏水和氯化铵作为试验溶液,并在无通风、温度控制在23℃±5℃的环境下进行测试。这些严格的测试条件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斜面漏电起痕(IPT)是评估固体绝缘材料电气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特定的聚酰胺组合物和遵循严格的测试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耐斜面漏电起痕性能,从而增强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漏电起痕判定标准

漏电起痕判定标准主要依据电流阈值、电痕形态及试验终点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具体的判定标准和方法:

基于电流阈值的判定

‌电流触发保护‌:当试验回路中短路漏电电流≥0.5A时,设备应在2秒内切断电流,并判定试品不合格‌。部分高压测试(如IEC 60587标准)要求回路电流≥60mA持续2秒时自动终止试验,结果为不通过‌。

‌试验电压稳定性‌:在短路电流1A±0.1A条件下,试验电压下降不得超过10%‌。

基于电痕形态的判定

‌电痕长度与连续性‌:若试样表面形成连续碳化路径(电痕)且长度达到25mm或延伸至预设标记位置(如下电极边缘),则判定为失效‌。

‌电痕的物理特征‌:若出现材料烧穿、电极间直接短路或产生明显烟雾,则直接判为不合格‌。

试验条件与操作规范

‌电解液与滴液控制‌:电解液需满足电阻率要求(如0.1% NH₄Cl溶液电阻率为3.95±0.05Ω·m),滴液时间间隔为30±1秒‌。

‌试样预处理与尺寸要求‌:试样表面需清洁,尺寸应≥15mm×15mm×3mm‌。

试验终点判定方法

‌方法A‌:以电流超过阈值触发保护装置为终点‌。

‌方法B‌:以电痕延伸至预设标记位置为终点‌。

典型不合格判据示例

漏电电流≥0.5A且持续2秒‌。

电痕长度≥25mm或烧穿试样‌。

电解液电阻率超差或滴液失效‌。

以上标准通过多维指标系统评估材料在电场与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的绝缘性能可靠性‌

 满足标准:

  IEC60695 :2003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标准规定的仿真试验项目;同时满足GB 4943.1-2011,IEC60950-1:2005Clause 2.10.4.2条款、IEC60112-2009 、GB4207、GB4706.1试验要求。

电极应使用纯度至少为99%的金属铂作为电极(参见附录C),两个电极应有(5.0士0.1)mmx(2.0±0.1)mm

的矩形横截面,其一端部有(30±2)°角的斜面,如图1所示,斜面的刃近似为平面,约0.01mm~0.10mm

宽。

注1:经验表明,用带有目镜校准的显微镜,适用于检验刃的表面尺寸。

注2:通常在每次试验后使用机械方法再次打磨电极的刃,以确保电极保持所要求的公差,特别是斜面和角。

CTI高压耐漏电起痕测试仪


会员登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

会员登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热线电话 在线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