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技术如何重塑仪器仪表行业?上海光机所三月科研进展给出答案
2025-09-11 11:42:13仪表网阅读量:18287 我要评论
过去几个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光机所)在光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突破不仅推动了光学技术的前沿发展,也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创新动力。
三维力学显微成像技术突破
上海光机所杨帆研究员团队于2025年9月初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镜。这项技术将布里渊显微成像速度提升了两个数量级,实现了亚毫秒时间分辨与亚微米空间分辨的力学成像。
钙钛矿辐射探测器稳定性难题破解
邵宇川研究员团队针对钙钛矿材料的场致离子迁移现象,提出了交流电压法以主动修复偏置电压下的离子迁移。这种方法实现了低漂移、高灵敏度的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达到了∼10−6 nA cm−1 V−1 s−1的低暗电流漂移及5.43 × 10⁴(空穴)和4.78 × 10⁴ (电子) μC Gyair−1 cm−2的高灵敏度。该研究不仅解决了钙钛矿器件的电场稳定性问题,还提供了有效的预处理和工作策略,推动了钙钛矿在辐射探测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气体光纤激光器技术实现跨越
上海光机所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制的低损耗嵌套型反谐振空芯光纤,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9 μm氢气填充光纤激光器的受激拉曼散射(SRS)连续运转。实现了25 W的前向1.9 μm Stokes连续激光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和量子效率分别为40%和73%,输出激光线宽小于10 MHz。此项研究解决了传统气体受激拉曼激光器由于激光相互作用长度的限制,需要采用大功率纳秒激光作为泵浦源的问题。
极紫外光场调控技术突破
上海光机所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极短波长各向异性三维阵列分束调控,解决了短波衍射成像和干涉传感的分束器受限问题。团队利用古希腊梯子序列结合优化算法设计了各向异性分束光子筛,实验中利用46.9nm激光照射光子筛,成功获得各向异性三维阵列纳米级聚焦光斑。该突破为短波的结构光场、水窗段的活体生物细胞成像、激光等离子体的x射线干涉诊断等应用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红外荧光玻璃材料创新
上海光机所研究团队在新型Te团簇近红外荧光硼酸盐玻璃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在还原气氛下诱导Te团簇在硼酸盐玻璃中形成,成功实现了覆盖600–1400 nm的超宽带NIR发光。研究人员将该Te掺杂玻璃与商用460 nm蓝光LED结合,成功构建了gc-LED器件,并验证其在暗环境下的夜视成像、无损检测及生物组织成像中的潜力。
从高时空分辨力学成像到稳定灵敏的辐射探测,从新型激光器技术到极紫外光场调控,这些成果展示了光学技术如何赋能仪器仪表行业,推动仪器仪表行业向更高精度、更强稳定性、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宋延林/苏萌团队在印刷胶体晶体的多维共振性质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团队结合界面转移和可控蒸发的策略,精细印刷制备了二元胶体晶体结构,实现了多维共振性质的便捷调控。- 2025-09-11 11:42:13
- 16550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德清课题组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侧链末端含氟代芳基叠氮的新型聚合物半导体交联剂,研究为光刻加工柔性集成电路提供了可能的材料设计思路。
- 2025-09-11 11:42:13
- 19171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