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使出“三十六计”
订单在增加,工人却流失,春节后集中显现的招工难、用工荒让长三角不少企业“头疼不已”。为缓解矛盾,各企业使出了“三十六计”。归纳起来主要有:
——“加薪留人”。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咨询中心针对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离职的劳务工中,薪资因素占58.8%的权重。可见,直接或间接提高工人的待遇,能在一定程度上“拴住”员工的心。
——“找‘寒假工’”。一些春节期间面临严重用工缺口的企业,从大中专、技校中招聘一批“寒假工”解燃眉之急。记者了解到,上海闵行、奉贤等区多家制造企业都临时招聘了不少技校学生工,在年前上岗。
——“老乡带人”。上海徐汇区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饭店服务员十分紧俏,公司常年使用“老乡带老乡”的办法补充员工。每个老员工,如果能带一个老乡来饭店上班且干满三个月,便给老员工200元~300元/人的奖励费。
——“工龄工资”。浙江金华的今飞集团今年设立“工龄工资”,以后员工按照工龄,每年上涨120元的工龄工资。
——打“温情牌”。记者在长三角采访发现,这几年不少企业为员工盖起了宿舍,设置篮球场、游泳池等设施,增加有组织的旅游、娱乐活动,逢年过节甚至还为前来探亲的员工亲属报销来回车费。
这些招人、留人的办法,一定程度上能让企业“缓一口气”。但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等费用都面临上调,用工成本可能增加30%左右;而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利润空间有限,企业为员工加薪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来源:中国化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