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人才市场供需两旺,人才供需接近1:1
临近年底,各行各业的招聘如火如荼火爆开幕,省会石家庄的各类大小招聘会也连番进行,各类求职者们更成为这场人才盛宴的主力军,轮番“赶场子”,期望在新年前找好新东家。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表面的数据显示人才市场供需两旺,但供求不对接的现象,却又十分明显,临近年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示出了“特定性”,但在近几场招聘会上,普通的人事、财会、文员等月薪在两千元以下的职位依然成为毕业生争抢的“大热门”,真正需要吸纳人才的岗位却依然苦于良将难求。现象:人才供需接近1:1
11月26日上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场上人头攒动,由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联手举办的“20*型校园招聘会”由此拉开帷幕,数以百计的帐篷集中在场地中间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场招聘盛宴。招聘会当天,包括欧铂电子、石家庄百盛公司等在内的200多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总数超过4000个,进场求职的应往届毕业生过万人次,其中近90%为应届毕业生求职群体。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些企业展位前纷纷排起了长队,递交简历、登记注册、咨询沟通的同学络绎不绝,不少低年级的学生也前来“凑热闹”,提前感受就业氛围,招聘会还吸引了诸多外省市的集团企业前来揽才,大部分摊位前都摆放有该公司的宣传海报,不仅详细标明了招聘岗位的薪酬待遇及职业发展方向,还安排专人负责讲解。
“每年10月前后,员工频繁离岗、跳槽成了行业‘惯例’,且会持续影响至年底。”一家企业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时近年底,很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有增长,商贸类企业的用人需求更是旺盛。
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了解到,10月份以来,该市场就出现了人才供需两旺的局面。据统计,仅仅10月份,市场共有进场单位745家,提供岗位16039个,进场求职人员达到18534人。
12月1日,记者在中心看到,虽然气温明显下降,还伴有大雾,但在中心门前依然停满了求职者的自行车;大厅内用人单位的招聘台前都围有不少求职者。“用工单位持续增多,求职者也不少,每天供需比例已经接近1:1。”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每年年底,就会掀起新一轮的用工、求职热潮,今年表现得尤为严重,可能与年初持续的“用工荒”有关。从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数据表明,除了招聘市场上的“常青树”营销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年底商贸服务类企业也带来了大量的用工岗位。深入:年底用工带有“时间特定性”
“有合适的派送员请时间通知我,公司将为其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负责缴纳五险一金。”在高新区人才市场,一家物流公司的人事专员刘小姐这样亟不可待的寻求“人才援助”。据刘小姐介绍,临近年底,物流人才达到用人高峰期,特别是派送员招聘难度很大。而据高新区人才市场近期调查显示,随着年底来临,物流行业不仅初级岗位因人才流动频繁而经常“断流”,许多职位也难觅良将。
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采访了解到,除了商贸服务业,随着年底的来临,供求两旺其实更多显示出了特定的“时间性”,更多的用工缺口出现在与年底相关的特殊的非主流职位上,物流行业之外,随着年底购物狂潮的来临,团购网站的风生水起引发了新一轮网络人才需求热。
“网站编辑、专职写手、网站美工、程序设计、网站客服、运营管理及物流采购等职位,近期都挺缺人。”一位招聘人员介绍说,同时,随着各类实体店面的网络化兴起,网络写手、网络推广等职业开始大热,甚至越来越多的网络兼职岗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网猎人才,网络人才打破了地域限制、行业限制。
“此外,随着年终大型会议、论坛的开幕,婚庆策划师、职业速录师等一批黑马类职位开始登上人才排行榜的醒目位置,”河北诺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猎头专家张成钢告诉记者,一般的速录师按照小时来收费,速录师成为年终各大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直播类文字约每小时三百元,速录师的月薪平均已达到四千元左右;而年终婚庆更是火爆季,经验丰富的婚庆策划师月薪低也达到五千元左右。
观点:年底用工亟待“对接”
虽然省会各人才市场的数据都显示新一轮的年底求职热已经拉开,但是,记者采访却发现,正是由于年底求职、招聘的特殊性和特定性,实际上,用工对接并不协调,一方面是火热的求职、招聘场面,另一方面却是更加清冷的供求对接。
“出现的职位是不少,很多企业在年底也都出现了用人新计划,但是我们依然没有觉得年底的求职机会增多。”在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一位求职者感慨地说,而即将毕业的大四生小周更是疑惑地表示,为何年底这么多单位提出了用人需求,却依然没有合适自己的工作?
与此同时,省会一家快递公司招聘经理李先生也抱怨说,虽然有大批的用人计划,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是“10个求职者中有7个是应届生”的现实,熟练工、技术管理人才太少,急缺的岗位招不到人。
“临近年底,商贸、餐饮依然是用工热点,但是,应届毕业生却是求职的主角,对接上必然有些错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此同时,大批与年底用工相对应的新兴岗位也与大学生的求职预期相距甚远,因此,在供求两旺的供求数据背后,却是更加大的用工缺口。
“年底的供求两旺与对接缺口,其实反应的依然在于供需结构上存在的错位。”张成钢说,作为供应方的高校培养出来的是专业毕业生大多理论知识丰富但动手能力欠缺,而需求方真正需要的却是拥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者,或者经过一线的历练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双方的矛盾引发了*以来的信息错位,在年底这个用工高峰期,尤其凸显。“因此,对于应届生来说,不要一门心思做到高管职位,需了解自身经验欠缺的弊端,从低端岗位做起,积累经验,逐步过渡过去。”
与此同时,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中心主任乔泉涌也表示,从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许多人与其钟情的岗位擦肩而过,多数是由用人单位开出的低廉薪酬造成的,而求职者本人的技术又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乔泉涌建议,毕业生在进入年底求职之前,好到感兴趣的行业(岗位)的培训机构进行技能培训,这样,不仅能够容易得到想得到的工作岗位,还有望获得高薪。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网记者杨佳薇
(来源:中国化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