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招标

AZ-F0100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观测系统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0/30 12:15:00
  • 访问次数84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作为一个以“生态仪器”命名的专业仪器公司,从成立之初,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就致力于引进、推广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并根据国内的科研需求研发、定制生态系统监测设施和仪器。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历程。 公司具有一支由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85% 以上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一半人员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公司总部位于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在广州,南京、成都、郑州、泰安、新疆设立了营销、技术服务中心,网络化办公上给予客户周到便利的咨讯和服务。 澳作公司全体同仁秉承“协作开拓 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为国内用户提供生态仪器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客户化系统集成、仪器设备调试安装等各类优质服务。公司先后为“双”学科建设、中科院修购项目、“985”工程、中科院“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态研究网络(CFERN)、知识创新工程、国家“948”项目、“973”项目、“863”项目、高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中地共建、新疆建设兵团等提供仪器设备、技术方案集成和咨询,同时成功通过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此外公司还协助完成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的土壤、水文监测等仪器技术被列为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澳作公司还积极和国内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改造了欧盟第三代蒸渗技术使之更适合国内的科研要求,测量精度达到水平,取得了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根系观测系统、模拟降雨器等设施国外仪器的功能空白。 展望未来,澳作公司将利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区的政策优势,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扶持下,产学研相结合,深化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及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集成、数据服务等业务,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叶绿素,光合仪,植物荧光成像
AZ-F0100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观测系统 产品信息

1 引言

森林水文调节功能是森林所实现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可是由于森林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导致人们不断遭受森林破环所带来的各种灾害。因此关于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和水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从森林的水文过程出发,对林冠截留、树干径流、凋落物层截留、林地水分涵养和蒸发蒸腾及其影响因子等森林水文调节过程及生态学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众多结果表明林地冠层均能够截留降雨,降低雨水动能,从而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和对地表的冲击;凋落物层能蓄留水分、抑制蒸散、减缓地表径流;而树干径流改变降雨水平空间格局,影响水分入渗以及土壤水源涵养。森林结构复杂,大气降雨到达森林作用面后,会进行重新再分配,明显改变了降雨分配过程。而森林水文过程及调节功能又受到森林结构的制约,因此定量定性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水文调节功能之间关系,是未来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研究的重点。(曹云、欧阳志云等,2006)

2 观测系统设计

2.1 目标

AZ-F0100森林水文过程观测系统按照空间尺度,层次清晰地定量测量林冠降雨截留量、林冠降雨截留率、凋落物蓄水能力、土壤的渗透和蓄水能力,对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水量空间分配格局及水量平衡进行分析,从而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规律,为研究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的分配和径流的调节提供基础数据。

2.2 观测内容

大气降雨量、穿透降雨量、树干径流量、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地表径流量、土壤含水量、壤中流量。

同时,AZ-F0100森林水文过程观测系统可对比分析林外降雨和穿透降雨的降雨强度、降雨等级、降雨速度、降雨粒径大小。

2.3 观测点布设

2.3.1 降雨量观测

在林中空地和林外约50~100m处空旷地分别设置激光雨滴谱仪1台,自动观测林内外降雨总量、降雨强度、降雨等级、降雨速度、降雨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谱图。

2.3.2 穿透水量观测

网格机械布点法。在标准地内,根据样地形状及面积,按一定距离画出方格线,在方格网的交点均匀布设自记雨量收集器。布设雨量仪器的个数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n—观测计(器)数;N—抽采样本所代表的区域大小,N=A/a(A为调查区面积m2;a为观测计(器)受雨口面积m2); —精度;c—变异系数(样本标准差/样本平均差)。

同时在林冠下布设激光雨滴谱仪,观测穿透水的降雨强度、降雨等级、降雨速度、降雨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谱图。从而对比分析经过林冠截留后,降雨能量、降雨粒径大小、降雨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2.3.3 树干径流量观测

采用径阶标准木法,调查观测样地内所有树木的胸径,按胸径对树木进行分级(一般2~4cm为一个径级),从各级树木中选取2~3株标准木进行树干径流观测。然后每木安装树干径流测量单元,进行人工或自动观测。

2.3.4 枯枝落叶层含水量观测

在样地内划定合适的小样方,采集枯枝落叶层样品,烘干测定其含水量和持水量。

2.3.5 地表径流量观测

在观测场地中建立标准径流场,位置应尽量设置在坡面平整的坡地上。实验区在平整的坡面可以2个或更多的径流场并排在一起,合用围埂、保护带、集水槽和观测室。径流场下部设置集水槽,在径流场集水槽出水口,安装地表径流测量系统的平缓导流槽进行引流,承接全部径流小区出水。应用自记翻斗流量记和水蚀采样器观测坡面地表径流量。

2.3.6 土壤含水量观测

土壤含水量观测样地设置应根据典型森林植被所在地形和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差异来确定。对于典型森林植被来说,应在林地坡上、坡中和坡脚分别设置一个大小为10m×10m的观测样地,在每个观测样地内设置3个观测点,观测点位置宜沿观测样地对角线均匀分布。

观测深度根据土壤层土层深度确定,一般为1.0m左右。埋设1m长TDR土壤水分观测管,把时域反射仪的探头放入观测管内,分别测量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壤含水量。

2.3.7 壤中流量观测

有坡面水量平衡场壤中流观测设备的,从地表径流集水槽下端混凝土浇筑的挡墙留有的水孔,用导管将地下径流引入量水器,进行观测。

2.4 观测系统组成

AZ-F0100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观测系统由激光雨滴仪、自记雨量计、树木茎干截留测量单元、土壤水分测量单元、地表径流观测单元共同组成。

3 数据处理

3.1 降雨总量

较大流域平均雨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小流域采用加权平均法(控制圈法)。

3.2树干径流量

式中:C—树干径流量,mm;M—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株数,株/ m2Cn—每一径级的树干径流量,mm;Kn —每一径阶的树冠平均投影面积,m2N—各径阶数,阶;Mn —每一径阶树木的株数,株。

3.3林冠降雨截留量

林冠降雨截留量(mm)=降雨总量(mm)—林内穿透降雨量(mm)—树干径流量(mm)

林冠降雨截留率(%)=林冠降雨截留量(mm)/ 降雨总量(mm)

3.4枯枝落叶层含水量

3.4.1枯枝落叶层含水量

式中:WL —枯枝落叶层质量含水量g·g-1ma—样品总质量g;m—烘干后样品质量g。

3.4.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

式中:W0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mm;m1—样品总质量,g;m2—风干后样品质量,g;ρ—水的密度,g·cm-3AL —样方面积,cm2

对比
客服
手机站
询价
反馈
回首页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