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产品推荐

更多>

探索“表面形貌测量技术”的发展史

2016
12-30

17:20:25

分享:
350
来源: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工件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件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表面形貌测量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

 

1929年,德国的G.Schmaltz首先对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参数进行了定量的测量,随后出现了一些基于机械和光学方法实现信号转换的表面特征记录仪器。

 

1936年,美国的E J.Abbott研制成功*台车间用的测置表面粗糙度的轮廓仪。

 

1940年,英国Taylor -Hobson公司研制成功了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Talysurf。

 

1970年,Meadows提出了基于光学条纹图分析原理的测量技术,通过提取条纹图中的相位信息,从而获取物体表面形貌。表面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由zui初的机械触针接触式测量发展到光学非接触测量,由触针逐点测量发展到光学多采样点测量。

 

1982年,Binning和Rohrer研制成功了世界上*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M基于量子隧道效应,通过检测隧道电流来获取表面形貌,具有*的测量分辨率,能观察到物质表面排列的单个原子。

 

1986年,Binning、Quate等人在STM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AFM的出现,使观察物质表面的原子形态和排布成为可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中,机械触针式测量、显微干涉测量和SPM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应用。这三种方法都能达到较高的测量分辨率和精度,而且均有性能较好的商用仪器被开发出来。

 

中图仪器推出的SJ5701粗糙度轮廓测量仪是一款集成表面粗糙度和轮廓测量的测量仪器;采用进口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高精度研磨导轨、高性能测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实现对各种工件表面粗糙度和轮廓进行测量和分析。

 

SJ5701粗糙度轮廓测量仪主要技术指标:

粗糙度测量:

测量范围:X轴200mm,Z1轴±80µm /±40µm /±20µm;

示值误差:±5%;

分辨率:Z1轴0.04µm(±80µm), 0.02µm(±40µm), 0.01µm(±20µm)。

轮廓测量:

X轴:

测量范围:0~200mm;

示值误差:±(0.8+2L/100)um,其中L为水平测量长度,单位:mm;

分辨率:0.01um。

传感器Z1轴:

测量范围:±25mm;

示值误差:±(1.6+|2H|/100)um,其中H为垂直测量高度,单位:mm;

分辨率:0.01um。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机械设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机械设备网,https://www.hua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