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食品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常用方法

2022
10-09

08:42:41

分享:
2126
来源:山东明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食品污水处理设备现在通常食品一体化处理设备,此设备不但可以埋藏在地表,表还可以种植花草不占地不需要建房及保温整个设备自动的电系统跟设备故障报警,比较安,平时不需要专,只要定时保养维修就可以。
 
  一般来说用于食品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浮+厌氧+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浮—生物接触氧化法;浮—序批生物反应器(SBR)法。
 
  食品污水处理设备也适用于住宅小区、村庄、村镇、办公楼、场、宾馆、饭店、疗养院、机关、学校、医院、速公路、铁路、工、矿山、旅游景区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屠宰、水产品加工、等中小规模工业机废水的处理和回用。经设备处理的污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综合放。
 
637213473454696360802.jpg
工艺流程说明
 
  1、格栅污水中8mm以上固体物,栅隙为8mm,后续处理装置稳定运行。
 
  2、污水经8mm以上固体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池中设潜水污泵,对污水进行提升。
 
  3、生化处理部份采用A/O处理工艺,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处理工艺是一种较为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方案,该方案较的机物的率,不能效降除BOD5,而且能效氨氮。
 
  4、采用缺-氧选择池,在缺氧条件下机物在微生物的下水解酸化,同时该缺-氧选择池可根据季节性工艺运行需要控制氧量供给,使该池可作为缺氧池,亦可作为氧池,从而达灵活操作控制,且处理效果满足处理要求。
 
  5、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控制各阶段曝量使池内保持的溶解氧和优点的生物菌群与机物接触反应环境,为机物的降除,创造了zui适应环境,污水中的机物质被填料上的各类生物菌群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得到*。
 
  6、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作为二沉池,该池主要为澄清接触氧化池中含的脱落生物菌群和其他一些不溶性物质,为此沉淀池的设计采用的设计参数,从而提了澄清效果。上清液,直接放。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入缺-氧选择池,一部分进入污泥池。
 
  7、二沉池进入中间水池,并在该池投加消毒剂,杀灭细菌。同时在该池内设置过滤提升泵,由泵提升进入过滤器,进一步截留残留悬浮物。当过滤器内的压差大于0.05Mpa时,启用反冲水泵,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恢复过滤器的过滤能力。
 
  8、过滤器进入到回用水池,由回用泵提升进行回用。
 
  9、污泥池一定容积容纳剩余污泥,池中设置曝搅拌系统,对污泥进行氧消化,大大减少污泥体积,上清液回流入调节池,进行再处理,防止二次产生。
 
637201421157917182607.jpg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的氧,通过生物氧化,将废水中的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它具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的效益。该工艺因具、、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自流入细格栅池,大颗粒可沉固体及水中悬浮物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池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在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填充软填料,曝废水流经填料层,使填料表长满生物膜,增加微动力即小鼓风机鼓风,使污水在氧条件下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污水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残留的机物逐步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同时控制溶解氧水平,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成为硝态氮。经沉淀池,进行,然后导入过滤池,内填充硬填料石英砂,对沉淀池进一步吸附、沉淀处理,使达到放要求。污水流入消毒池用二氧化氯消毒外。
 
  地埋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具,不易破坏周围小区景观等特点,同时地埋式污水装置亦能将噪声和臭对住小区居民的影响减轻。地埋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施加了微动力,改变污水处理装置供氧不足、生物活性不够的状态,提物的率。经过微动力曝池,COD的率可达65.0%~85.0%,BOD5的率可达75.0%~90.0%;同时对氨氮和磷的率很大的提。地埋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构筑物,利于今后的扩建。微动力曝池单元为模块结构,可较满足小区污水处理站()分期建设的要求。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机械设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机械设备网,https://www.hua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