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能-绝缘材料的试验方法另一方面,符合规定的试样可用于目测法和质量变化法。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浸于23℃±2℃的流体中24h±1h。
耐腐蚀拉伸与伸长法原理,本试验是测定铜和软管之间的相互作用。试样数量和形状将每个至少150mm长的五个试样沿长度方向剖开。
L——测得的试样长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报告所有单位长度的质量值,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在160℃±3℃下加热168±2h。从烘箱内取出后,让其冷却。然后将每个试样从芯棒上取下。
铜腐蚀存在腐蚀性挥发物原理,本试验是测定软管中挥发性成分对铜的影响。器材试管,13mm×300mm;
试样的上端应固定在上水平棒上,使试样的上端被封闭,从而防止试验过程中产生烟囱效应。从试样开口端伸出的钢琴丝下端应固定在下水平棒上。
然后以浸液前质量的百分数计算质量变化,注:在采用拉伸强度法进行评定的场合,浸渍前要测定横截面积。
然后把试样从流体中取出,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让其滴干45min至75min之后,稍微擦干。
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每种方法的试样数量按下列规定:目测法:三个试样;导线拉伸强度法:五个试样;绝缘电阻法:五个试样。
才能用铜一玻璃镜进行这种试验;软木塞;铝箔;细铜丝,直径不大于0.25mm;油浴,能保持油温在±2℃内。
然而对从铜镜底部剥离出的铜,只要其面积不超过铜镜总面积的8%则可不计,因为冷凝作用可能会引起这种状况。
要把它拉得足够紧以便在试验期间保持直线,应采用倾斜25°±2°的楔形块使本生灯管倾斜,并按与方法A和方法B相同的方法使本生灯与试样排成一列。
软管长度应不小于壁厚,但是短到足以能稳定地垂直放置。污染试验仪是由一长方形摄影胶片组成,其上一条已曝光至规定暗度。
从围绕圆周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值与用于计算的那个值相比其变化量应不大于±1mm。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测定质量。
有限收缩性仅适用于热收缩软管,试样数量应试验三个试样。从扩张状态下的软管样品中切取三段软管,每段长约150mm。
与污染试验仪上标准色度的胶片带的暗度进行比较,试样数量和形状切割三个试样使其露出一新的环形面。
应忽略不计,然后按对每个试样进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试验。报告所有观察到的相互化学作用现象作为结果。
评定方法:击穿电压;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目测;质量变化;任何其他单项材料规范中规定的方法。
如果采用质量变化法,测浸渍前试样应称重至0.0002g。试验结果即为合乎所规定的评定方法之观测结果测定值。
试样应套在一根光滑、对臭氧不起作用、具有低摩擦系数的芯棒上,例如PTFE棒,以解除内应力。选取一个能使软管直径增大的芯棒直径。
环境温度应不高于40℃,相对湿度不作特殊控制,被用作耐光性标样的标号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应频繁检查暴露中的耐光性标样以确保不超过规定的褪色程度。
透明度试验数量应试验一个试样,试样形状被试软管的内径和壁厚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该软管长约100mm。
单位长度的质量试样数量应试验三个试样,应在供货状态下的软管上进行质量测定。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垂直切割。
铜一玻璃镜,6mm宽、25mm长,将它们贮存于业已经过适当处理的干燥器内。铜一玻璃镜应由真空镀铜而成。
报告所有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的测得值,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对这些性能取中值作为结果。
在任何时间释放出燃烧或灼烧的颗粒或燃烧的滴下物是否点燃了气体燃烧器上、楔形块上或罩子底部的棉花;
然后放入笔直洁净的祼铜芯棒,软管的两端用铜线绑扎固定。对内径大于6mm的试样,芯棒通常是一根铜管;
室温下的氧指数本试验应按ISO 4589-2-2:1994在与IV型相符的试样上进行,这将需要用生产软管的材料来制备3mm±0.5mm厚的模塑片材。
每个试样应是一条沿软管长度方向剖开大小约为6mm×25mm的带。如上所述将每个试样放入试管并用第三个试管作为对比。
观察是否有可能按正常阅读视力透过软管试样读出这些字母。报告观察到的现象作为结果,离子杂质试验总则。
移开气体火焰后任何试样持续燃烧的醉大时间s;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任何试样的醉大被烧掉的长度mm。
然后在环境温度下试样按给出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试验。当要求按质量变化法进行试验时,试样应再次称重。
切割而垂直于长度方向长约100mm的软管试样上进行。切割后,应测量试样长度(L)准确至±1mm。
而对内径等于或小于6mm的试样,芯棒可以是一根实芯铜棒。芯棒直径应大于软管试样内径10%至20%。
从富臭氧的大气中取出后,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应按正常阅读视力检查软管是否开裂,报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作为结果。
高温下的氧指数本试验应按ISO4589-3:1996在所述那样的试样上进行。具体引燃程序应按单项材料规定。
楔形块上或罩子底部的棉花的无焰烧焦不算;在每个试样试验期间,指示旗是否被烧焦能用棉布或手指擦去的烟垢和棕色的焦痕不算。
吸水性总则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按GB/T 1034-1998方法1进行试验。报告所有测得值,除单项材料规范另有规定外,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透明摄影胶片底色应具有不大于0.050的可见色度;标准色度与透明摄影胶片底色之间的色度差应是0.015±0.005。
试样数量和形状应使用两个软管试样进行一次试验,将每个试样分别放入一个试管内,而第三个试管作对比用空白试验。
只要其能保证100mm长的软管的质量准确度为1%或0.01g哪一个结果小,就取哪一个。按公式(12)计算1m长软管的质量M:…………(12)
悬挂符合规定的铜镜,使其下边缘高出每个试管底部150mm至180mm。悬挂时用一根细铜丝在铜镜的上端环绕一圈。
沿长度方向剖开并整平,程序把剖开的软管置于由8点Helvetica中型打印机或数亿的打印机,打印原文上,类似下面打印的字:Ackldewgymo。
称为标准色度的带,该带宽约3mm且与每侧等距,当按ISO5-1:1984、ISO5-2:1995和ISO5-4:1995测量时,污染试验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首先把套在芯棒上的每个试样在23℃±5℃和不低于90%相对湿度的大气中处理24h。随后将其转移至烘箱内。
这些结果可能与某一确定的要求值或某一对照值的下降百分率有关。如果另外还准备采用或要求采用定性评定。
对方法C应使用指示旗,但不铺设棉花层,对试样施加火焰15s,然后关闭来自燃烧室外的燃气将其熄灭。
将三个试管的下端50mm浸入油浴中,油浴的温度和保温时间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让每个试管中装有铜镜部分的温度保持在60℃以下。
报告每个铜镜的腐蚀百分率,取观测到的腐蚀百分率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姿色耐光性原理:本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与认可的标样就颜色变化的相对速率进行比较。
器具一套金属芯棒,其形状和尺寸,应注意所有锐边需倒角。选取一根芯棒,其直径D等于规定的被试软管扩张后的内径。
并让其冷却至室温,检查每个试样是否有裂纹或裂开的现象。在位于中间的直径为D的部位上,缠绕上宽约13mm、厚度不大于0.025mm的导电箔带。
直径d等于规定的被试软管回缩后的内径,在芯棒处于室温的情况下,把试样套入芯棒并放入事先已预热至被试软管单项材料规范规定之温度的烘箱。
通过直接测量或从250mm减去未燃烧的长度的方法,测定试样被烧掉的长度。结果方法A和方法B应报告下列内容。
耐臭氧性按ISO1431-1:1989进行本试验,但作下述变更。试样数量和形状应试验三个试样每个试样长约25mm。
流体应由供需双方商定,用于浸渍试样的流体的数量应至少是试样体积的20倍。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操作人员以防因使用某种流体引起健康损害或火灾。
将银箔连同试样一起放入一适当的烘箱内并在70℃±2℃下保持30min±2min,除非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
暴露168h±2h,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并让其冷却,按单项材料规范规定,进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试验。
对被暴露过的试样和标样的那两个部分就相对颜色变化进行比较。比较时要对着光线充足的白色背景,报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作为结果。
所有试样被烧掉的长度测得值,mm。下列内容属于方法C的结果,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
耐流体性原理,有必要确定下列内容:流体的选择;浸渍温度;浸渍时间;评定方法。流体的选择当单项材料规范中无规定时。
银污染试验原理,在本试验中,让几个软管试样与银箔接触并将两者暴露于高温下,然后把银箔上任何污染的暗度。
电导率值应按GB/T 7196-1987在所获得的水萃取物中测定。除单项材料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取中值作为结果。
让试样充分收缩,然后让仍套在芯棒上的试样于该温度下的烘箱内再保持30min±3min。热处理结束,从烘箱内取出芯棒和试样。
紧贴弟一次缠绕的导电箔,再绕第二层导电箔以确保良好的电气接触,留下一小段未缠绕的导电箔作为电气接头。
对内径小于3mm的软管,每个试样是一段总外表面积约为150mm2的软管。对内径3mm及以上软管。
并将细铜丝的另一端系到软木塞上,以保证每个铜镜都垂直。用铝箔包裹的软木塞密封每个试管。
每次移开气体火焰后,每个试样持续燃烧或灼烧的时间,s;每个试样在任何时间释放出的燃烧或灼烧的颗粒或燃烧的滴下物是否点燃了气体燃烧器上。
冷却后取出铜镜并对着光线充足的白色背景逐一检查试样,若有任何从铜镜上剥离出的铜,可认为是一个腐蚀迹象。
M——1m长软管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米(g/m);m1——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把每个试样置于一片大的分析纯银箔上,新切割的环形面朝下。该银箔事先已用抛光铁丹和水*抛光和清洗并用洁净的布擦干。
如果软管是交联成形的,则该片材的交联度应同软管一样。具体引燃程序应按单项材料规范规定。
则要报告试样从流体中取出后是否马上就显露出诸如膨胀、发粘、破碎、开裂或气泡之类劣化现象。
检查芯棒和试样两者相互之间是否有化学作用的迹象,如芯棒点蚀或侵蚀。由正常的空气氧化作用而引起的软管与芯棒粘附或铜的颜色变暗。
耐热性本试验通常GB/T 11026进行,由于耐热性是一种与材料相关的现象。所采用的各个试验程序和终点值在相应的单项材料规范中给出。
下述内容属于方法A和方法B的结果:移去气体火焰后,任何试样持续燃烧或灼烧的醉大时间。
镀层厚度应能使500nm波长的标准入射光有10%±5%的透射率。只有在不存在氧化膜和铜无明显损伤时。
三次试验中的任何一次,指示旗是否被燃烧或烧焦。结果方法C应报告下列内容,所有燃烧时间的测得值,s;
观察试样引起的污染是否比标准色度暗,报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作为结果。耐电解腐蚀总则,试验应按GB/T 10582-1989给出的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进行。
从银箔上取下每个试样,目测银是否受到污染。如果观察到任何污染现象,则应通过污染试验仪上与标准色度相邻的透明部分进行观察。
测定从熄灭气体火焰的时刻开始试样的持续燃烧时间,仅将有焰燃烧时间视作实际燃烧时间而不考虑灼热燃烧时间。
试样数量取决于评定方法。应按要求选择试样,或者如果采用目测法或质量变化法评定,那么应采用三个试样,每个试样长约25mm。
其增大的量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将制备好的软管暴露于臭氧中,暴露时间、温度及臭氧浓度由单项材料规范规定。
铜膜变色或厚度减小都不认为是腐蚀,仅把由于铜的剥离使铜镜变透明的面积作为腐蚀面积考虑。如果在对比试管内铜镜出现任何腐蚀迹象,则需要重做试验。
在罩子内适当位置处,应安装两根固定的水平棒,使得绑在其上的钢琴丝与水平面成70°。下水平棒应距罩子后部约50mm。
试样一段适当长度的软管,把一个半遮盖的软管试样和一个按ISO105-B01:1994规定的着色羊毛制成的耐光性标样同时暴露于氙灯光源或密闭碳弧灯光源直至耐光性标样暴露部分的颜色变化相当于ISO105-A02:1993中的几何灰色标度的4级。

热老化试样数量和形状制备五个试样,将试样的一端垂直地悬挂于烘箱内,除另有规定外,在单项材料规范规定的温度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