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处理量1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怎么调试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初步处理就是过滤作用,我们一直觉得过滤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是怎样过滤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滤是去除悬浮物,待别是去除浓度比较低的悬浊液小微小颗粒的一种有效力法。过滤时,含悬浮物的水流过具有一定孔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介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根据所采用的过滤介质不同,可将过滤分为下列几类。
(1)格筛过滤
过滤介质为栅条或滤网,用以去除粗大的悬浮物,如杂草、破布、纤维、纸浆等,其典型设备有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2)微孔过滤
采用成型滤材,如滤布、滤片、烧结滤管、蜂房滤芯等,也可在过滤介质上预先涂上一层助滤别(如硅藻土)形成孔隙细小的滤饼,用以去除粒径细微的颗粒。其定型的商品设备很多。
(3)膜过滤
采用特别的半透膜作过滤介质在一定的推动力(如压力、电场力等)下进行过滤,由于滤膜孔隙极小且具选择性,可以除去水中细菌、病毒、有机物和溶解性溶质。其主要设备有反渗透、超过滤和电渗析等。
(4)深层过滤
采用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由于滤料颗粒之间存在孔隙,原水穿过一定深度的滤层,水中的悬浮物即被截留。为区别于上述三类表面或浅层过滤过程,将这类过滤称之为深层过滤,简称过滤。在给水处理户,常用过滤处理沉淀或澄清池出水,使滤后出水浑浊度满足用水要求。在废水处理中,过滤常作为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法等的预处理手段,也作为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使滤后水达到回用的要求。
工艺选择
根据进出水水质指标及特点,以及污水厂采用地埋式建设的要求,设计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工艺
由于进水中无机成分偏高,为降低进水中的无机成分对后续生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本工程强化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设计中结合沉砂池与初沉池的特点,在预处理中采用大大缩短停留时间的沉淀池来取代沉砂池和严格意义的初沉池,简称速沉池。速沉池采用平流沉淀池形式,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5~20min。
(2)二级处理工艺
通过望塘厂处理经验,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通过多方案比较,设计选用以改良A2/O工艺为二级处理工艺。通过对运行模式、功能区的布置进一步改进、优化,以满足本工程的需要。主要优化措施包括:
1)曝气池采用*混合式布置,提高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
2)曝气池水深8.5m,减小曝气池占地面积,提高氧转移率,降低能耗。
3)分两段布置缺氧区,强化TN去除,以降低混合液回流比、减轻后续深度处理TN去除压力。
(3)深度处理工艺
本工程深度处理主要功能包括:
1)重点去除指标为TN,由于二级出水TN主要以NOx-N形式存在,需要选择具备反硝化功能的工艺来控制出水TN。通过反硝化对TN的去除,可以相应提高COD的去除效果。
2)进一步提高TP的去除率。根据对本工程污水性质的分析,TN、COD、SS三个指标具有关联性。通过对SS的去除,可以相应提高COD、TP的去除效果。
通过对活性砂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比较,污水深度处理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
(4)污泥处理工艺
工程采用地埋式建设模式,建设用地紧张,卫生要求高。离心脱水机具有卫生条件好、占地小的特点,符合本工程的情况,因此,设计污泥处理采用离心脱水的方式。
处理量1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怎么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