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九江养殖场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机装置操作要领工艺说明
1、粗格栅
主要用来拦截生活污水中的悬浮杂物,以防止其堵塞水泵及管道,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设计采用1台不锈钢人工粗格栅。格栅间隙为20mm,经格栅拦截后的栅渣定期清理(一般每周清理1-2次)。
2、沉砂沉淀池
该池的设置主要是强化预处理的作用,其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沉淀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保证污水提升泵不堵塞卡死,大大延长了提升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沉积物的清理工作,延长后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二、隔除水中的浮油、浮渣,减轻后续处理负荷。沉砂沉淀池过流孔采用H管形式,管内流速不大于0.2m/s。
三、沉淀池的污泥气提至该池内并在此进行污泥消化。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只需定期(2-3次/年)通过吸粪车在该池抽吸外运。
3、调节池
主要用于调节水量,均化水质,从而使污水处理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调节池设计停留时间为平均处理量的6~8倍,池内设置潜水排污泵及回流措施,以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
4、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阶段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水解酸化池内设置PVC双通孔填料,该填料由优质聚氯乙烯片材粘接而成。径向和横向都有通孔,孔径达50mm以上,表面有波纹。
九江养殖场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机装置操作要领处理工艺设施说明
1、格栅井
本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中,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漂浮物,这些物质容易积累并较终堵塞工艺设备和构筑物,所以必须采用拦截设备。本工艺中需设置机械细格栅一台。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方便运行管理,采用机械细格栅24小时连续运行。
2、调节池
在整个处理系统中设置了污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设置,能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水质波动带来的影响。在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器,防止发生沉淀现象,同时可以起到水质均衡的作用。调节池配套二台污水提升泵,间隔4小时切换交替运行。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提升水泵将根据液位自动开启、停止。
3、缺氧池(A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设计采用生物膜法。
因为生活污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缺氧池内上部布置组合填料,填充率为70%,底部布置穿孔曝气系统,防止发生沉淀现象。
4、接触氧化池(O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
接触氧化池是一种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接触氧化时间较长为宜,内部设组合填料,填充率为70%,比表面积近600m2/m3,在设计面积负荷时也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能确保较好的处理效率。因此设计负荷应选择比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寿命在8年。池内氧气由罗茨风机提供。气水比也同时考虑较高的值:15:1,曝气形式:微孔曝气,曝气器考虑采用目前水处理较*的胶膜曝气头。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曝气气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优点,与传统曝气形式相比,具有*的优点。
接触氧化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工艺。经过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生满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经过与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触,使水中有机物得到吸附和降解,从而使污水得到进化。
本设计采用优质的组合填料,不仅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层表面,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床,俗称生物膜,它具有较强的耐负荷冲击。
此种结构由于没有或极少量地产生悬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点。
此阶段关键在于填料层的生物培养与落床,只要运行初期将此项工作做好,运行期间基本不用过问其他问题。
由于填料骨架替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悬浮性作用,因此不需污泥回流,此举大降低了运行管理程序。
本工艺将接触氧化段分为三个接触氧化池,污水依次流经接触池,亦即将接触氧化分为三级,充分利用接触氧化的工艺特点,使污水经过三级接触氧化池。有机物含量依次降低,生物降解愈发*。
5、沉淀池
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后,夹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陈代谢的生物膜,以及不能进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的污泥全部流至污泥池作进一步消化减少剩余污泥。同时确保处理出水达标,在二沉池内设布水管、斜管填料、排泥装置。出水槽设计齿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6、污泥池
沉淀池的污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厌氧消化/同时采用间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过消化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约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夹带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内,剩余污泥根据污泥量定期清理。
电气自控
本工程的自控系统设计为全自动运行操作控制,由液位控制器、液压水位控制阀、系统控制柜等部分组成。系统分为两种控制方式:单元联锁自动方式和手动操作方式。本系统可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与无人值守,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控制系统通过对主设备、水泵、加药计量泵、液压水位控制阀等进行控制,自动调整中水中水处理系统各应用设备的运行模式,在较经济的情况下给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工况。根据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在调节池设置一套液位控制器,其与一级提升泵、絮凝加药泵联动,高液位时传输高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一级提升泵启动,同时絮凝加药泵启动,加入絮凝剂;低液位时传输低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一级提升泵停止,同时絮凝加药泵停止。
在沉淀池处设置一套液位控制器,其与二级提升泵、消毒加药泵联动,高液位时传输高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二级提升泵启动,同时消毒加药泵启动,加入消毒杀菌剂;低液位时传输低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二级提升泵停止,同时消毒加药泵停止。
在中水池设置一套液位控制器,其与提升泵联锁,高液位时传输高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提升泵停止,整套中水处理系统停止运行,较大化的降低处理费用。同时中水回用变频系统也可与液位控制器信号线相连接。在中水池还设置了一套液压水位控制阀,用于自来水补水,其可根据水池液位情况来确定是否补充自来水。该套装置使用安全、稳定、可靠,解决电磁阀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优于电磁阀控制补水方式。
本套控制系统配置灵活的手动/自动转换功能:
手动操作方式:主要用于应急或检修,以保证中水处理的需要。
自动操作方式:正常工作时采用的方式,其主要工作过程不需要人员干预,故障自动切换,全自动运行,具备无人值守功能。
本套控制系统是集机械、电子等控制于一体的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它根据中水水量变化,自动接收、传输信号,经过控制柜自动控制中水设备的运转,使中水处理系统始终保持正常、合理、经济的较优化运行状态。
本套控制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安装方便,有利于集中管理。而且由于其合理的设计,可大大延长设备的电器、机械寿命。本套控制系统功能齐全,设备具有手动、自动操纵方式,可实现水池高低水位报警、自动巡检、手动巡检等各种功能。并具有自检、故障保护功能和*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