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厨房、沐浴、洗涤和冲厕等,其数量、成分、污染物浓度与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用水量有关。一般而言,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如下特点: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好,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水质水量波动大。
针对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集中建造大型水厂解决途径不切实际。农村污水排放源的特点是排放量不大,且排放点分散,通过大规模管网收集污水集中至中大型污水处理厂有困难,且不经济。但是如任其自由排放,则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为一体化MBR膜处理装置,采用单点进水。污水处理各反应区一般不设严格分区,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各区微生物易于到达各功能区,由于其它性质的微生物的混合干扰,导致各功能区短时间内不能达到所需的反应条件,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区的容积。现有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不够完善,具有出水效果不够高、质量重、体积大、滤料更换复杂等缺点。
直接排放:根据对村镇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调研结果,村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根据处理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类:沼气池产沼能源化促进无害化处理技术;第二类:厌氧+生态联合处理,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处理等;第三类: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组合处理等。新郑全自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新闻新郑全自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新闻
*类污水处理技术—沼气池,沼气池处理的出水水质能较稳定地达到GB 5084-2005,可回用于农田灌溉。采用这类技术处理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第二类污水处理技术—厌氧+生态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等和第三类污水处理技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等的出水水质。
对于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的地区*采用第二类和第三类污水处理技术,其中根据排放去向的不同,排放标准又分为二级(见表3)。出水排入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及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的污水,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执行一级标准,相应的排放标准可按水环境容量和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来确定。排入稀释能力大的开放式水体的污水,采用厌氧+生态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执行二级标准,相应的排放标准也可按水环境容量和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