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GE DRUCK德鲁克PTX 400系列传感器
GE DRUCK德鲁克PTX 400系列传感器
PTX 400系列温度/压力输出传感器是专门为海底长时间应用而特殊设计,它使海底井口的精确监控成为可能。PTX400的设计规范基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性能需求PR2和产品技术规格等级PSL3。此外,PTX400具 有多种信号输出,硅压阻传感器压力输出,铂电阻温度输出和压力/温度双信号输出。PTX400系列的仪器在浸入 深为4500米海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过25年PTX 400系列温度/压力输出传感器是专门为海底长时间应用而特殊设计,它使海底井口的精确监控成为可能。PTX400的设计规范基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性能需求PR2和产品技术规格等级PSL3。此外,PTX400具 有多种信号输出,硅压阻传感器压力输出,铂电阻温度输出和压力/温度双信号输出。PTX400系列的仪器在浸入 深为4500米海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过25年PTX 400系列温度/压力输出传感器是专门为海底长时间应用而特殊设计,它使海底井口的精确监控成为可能。PTX400的设计规范基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性能需求PR2和产品技术规格等级PSL3。此外,PTX400具 有多种信号输出,硅压阻传感器压力输出,铂电阻温度输出和压力/温度双信号输出。PTX400系列的仪器在浸入 深为4500米海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过25年PTX 400系列温度/压力输出传感器是专门为海底长时间应用而特殊设计,它使海底井口的精确监控成为可能。PTX400的设计规范基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性能需求PR2和产品技术规格等级PSL3。此外,PTX400具 有多种信号输出,硅压阻传感器压力输出,铂电阻温度输出和压力/温度双信号输出。PTX400系列的仪器在浸入 深为4500米海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过25年PTX 400系列温度/压力输出传感器是专门为海底长时间应用而特殊设计,它使海底井口的精确监控成为可能。PTX400的设计规范基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性能需求PR2和产品技术规格等级PSL3。此外,PTX400具 有多种信号输出,硅压阻传感器压力输出,铂电阻温度输出和压力/温度双信号输出。PTX400系列的仪器在浸入 深为4500米海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过25年
意大利进口SENECA输入信号隔离转换器
意大利*AEP测力传感器
意大利RAVARINI CASTOLDI & C DMBL
意大利Bronzoni马达
意大利GIVI、意大利COEL
意大利进口BTSR传感器
意大利Emmegi
意大利ADDA马达/意大利coel刹车/意大利HAITEC刹车电机
意大利TECNOLOGIC
意大利GRASSLIC
意大利SATRONIC、意大利LANDIS&GYD、意大利BRAHMA、意大利SUNTEC、意大利DUNGS
意大利NUOVA FIMA
意大利UNIVER
意大利SEIM泵 意大利SETTIMA螺杆泵
意大利Beneri
意大利Pratissoli泵
意大利ERSCE雅士
意大利菲曼特FIMET
意大利进口MP FILTRI过滤器
意大利进口CARBUR电压调节器
意大利BONDIOLI
意大利HANSA-TMP泵
意大利HANSA-TMP
意大利LOWARA、意大利SEAR 、意大利COVERCO
意大利Caprari水泵
意大利进口ALFAMATIC油缸
意大利进口ALFAGOMMA不锈钢软管
意大利SENECA进口热电偶
意大利MOVECO
意大利进口ABCO电磁阀
意大利SAMHYDR
意大利SITI减速机
意大利TER旋转限位开关
意大利进口RTA步进电机的
意大利OLEOWEB插装阀
意大利哈纳HANNA进口pH211台式酸度计
意大利进口AIRBANK隔膜泵
意大利 SENECA 模块
意大利进口CALZONI马达
意大利进口BTSR传感器
意大利EUROTRON校验仪器
意大利Motorscan 气体分析仪,烟气分析仪,尾气分析仪
意大利SEKO蠕动泵、电磁驱动计量泵、电机驱动计量泵
意大利Tre-Esse S.r.l.水质分析仪
意大利Spriano压力表、压力变送器、阀门、气动电动执行机构
意大利PETROSYSTEM SRL流量计,水处理设备和装置
意大利USAG工具,USAG工具,USAG手工工具,USAG工具组
意大利AMARC加热器
意大利fisme控制器
意大利COLUMBIA打包机 ,COLUMBIA捆绑机
意大利TECNINT THE控制模块
意大利CARINI 齿轮,CARINI齿轮减速箱,CARINI螺旋千斤顶
意大利DUPLOMATIC迪普马
意大利CASAPPA齿轮泵
意大利FILTREC 互换式过滤芯
意大利 HYDROCAR 齿轮泵
意大利Pompe Cucchi齿轮泵
意大利SALAMI齿轮泵
意大利SETTIMA螺杆泵
意大利ANSALDO电机
意大利Brevini减速机、Brevini 电磁阀、Brevini 液压泵
意大利BRONZONI电机、BRONZONI马达、BRONZONI齿轮泵
意大利MareliMotori电机
意大利IME多功能数字表
意大利ASA-RT旋转机械称重传感器
意大利 AIR TORQUE 气动阀门执行器
意大利AIGNEP气缸
意大利AGOP OLEOIDRAULICA气缸
意大利A.N.S.气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
意大利COREMO离合器
意大利EUROELETTRO 变频器
意大利POMINI速度传感器
意大利ELTRA编码器
意大利ELAP编码器
意大利 CABUR 电源 CABUR 接线端子
意大利eliwell温控器、eliwell温度显示器、eliwell温度器
意大利FIZ阀门
意大利COMAU
意大利G.GIOVENZANA
意大利IPC集团PORTOTECNICA
意大利ROTACOD编码器
意大利HIROSS过滤器滤芯
意大利rampini milano呼吸阀
意大利INSERT高压调压阀
意大利CAMOZZI气动元件
意大利M&M蒸汽阀
意大利AUTEC工业无线遥控器
意大利conflow气动调节阀
意大利GREENFIELD热交换器
意大利VIESSE POMPE自吸泵
意大利Pompe Morgan润滑泵
意大利Caffini电动隔膜泵
意大利Boscarol减压阀
意大利Indra针阀
意大利NUOVA GENERAL安全阀
意大利Fantinelli温度表
意大利ULTRA齿轮泵
意大利MVV齿轮泵
意大利ASA流量计
意大利Valvole Hofmann气缸
意大利AECO开关
意大利BERARMA
意大利BRETER开关
意大利HANNA哈呐
意大利OMAL欧玛尔
意大利CONTROLLI电动阀
意大利caleffi开关
意大利AIR TORQUE气动执行器
意大利CONTROLLI电动阀,型号MVH56FC,
意大利TAMBURINI丝锥
意大利进口CEMBRE液压工具
意大利HT专业电工工具
意大利斯威特SWEET气动拉铆枪
意大利ZENIT泽尼焊接工具
意大利dropsa
意大利pratissol
意大利oemer
意大利elmot
意大利SALAMI
意大利SERVOVALV
意大利ASIROBICON
意大利VIVOIL
意大利SIR电阻
意大利FBN过滤器
意大利ITALVIBRAS电机
意大利FIP阀
意大利NERI电机
意大利PMINI探头传感器
意大利CALZONI液压马达
意大利LOWARA罗瓦拉水泵
意大利BRAHMA电磁阀
意大利carpanelli电机
意大利ISO压力继电器,压力传感器、单向阀、液压阀、充液阀、高压球阀
意大利HTP:DIN43650插头,M12 M8插头及传感器分线盒
意大利euroelettro变频器
意大利FPZ鼓风机
意大利NDT产品
意大利FIAMA传感器
韩国品牌的产品:
韩国LS-MECAPION编码器
韩国康柏斯(CONVEX)马达
韩国肯泰特(KODUCT)拖链
韩国ginice执行机构
韩国BRATO电动伺服齿轮传动变速装置
韩国汉吉尔HAN GIL Autowelding旋转电弧传感器
韩国NAMKWANG离合器
韩国南光(nam kyeong)离合器
韩国MPSI(mpsolu)
韩国FASYSTEM传感器
韩国三信株式会社(Samshin Limited )阀
韩国SAMWONTECH温控器
韩国ERAETECH驱动器
韩国KT&C摄像头
韩国WISE气缸
韩国LOLINK模块
韩国seojin液位开关
韩国DIT离子风扇
韩国VTEC/VMECA真空吸盘
韩国DONGDO探头
韩国RADIAN压力变送器(ri-10w ,dud-2t,ri-20w,dud-500k)
日本品牌的产品:
日本甲南KONAN电磁阀
日本基恩士KEYENCE传感器
日本三菱(MITSUBISHI)变频器
日本兵田(T.HYODA)温度计
日本富士(FUJI)继电器/变频器
日本Tokimec东京计器电磁阀
日本TAKIGEN工业五金
日本IMV的汽车振动测试设备
日本interface板卡
日本发那科fanuc电机
日本富士FUJI伺服/继电器/开关
日本小野ONO SOKKI传感器
日本油研YUKEN液压
日本hirose液压元件
日本神威(kamui)换热器
日本增田masuda过滤器
日本中村工机NAKAMURA KOKI蓄能器
日本东机美TOKIMEC油泵
日本丰兴TOYOOKI电磁阀
日本新时代NEW-ERA气缸
日本共立KYORITSU仪器
日本日置HIOKI万用表
日本尼利可NIRECO张力控制器
日本五瑷特思YTS泵
日本内密控NEMiCON编码器
日本M-SYSTE隔离器
日本三协Sankyo电耳
日本爱模(M-SYSTEM)变换器
日本松下PANASONIC继电器
日本欧姆龙OMRON传感器
日本YASKAWA安川伺服马达
日本SUMITOMO住友减速机
日本PANASONIC松下马达
日本NISSEI日精电机
日本SHIMPO电产减速机
日本SIGMA
日本HITACHI日立变频器
日本MIKIPULLEY三木普利联轴器
日本TOKIMEC东京计器电磁阀
日本KAWASAKI川崎油压泵
日本HEIDENHAIN海德汉编码器
日本TOSHIBA东芝电机/变频器
日本PISCO碧铄科
日本横河Yokogawa变送器
日本SAGINOMIYA鹭宫压力控制器
日本SPOTRON压力计
日本Magnescale(原SONY)位移检测
日本YAMAHA,YM51,YM84,YV112,YVL-88/88X,YV-100X,YV-64D/86D/100D,HSD
日本PANASERT NOZZLES ,MV-II/IIC/IIF/IIV,MK,MQ,MSH-II/III,MPAV,MPA,MMCD,HDP
日本SANYO NOZZLES,TCM-40/60/500/800/1000/3000 SERIES,TOM-60/1000/3000 SERIES
日本FUJI NOZZLES,CP-2/3/4/6/7,IP-II,QP,GILL&V
日本广濑Hirose阀门
日本TOYO东洋传感器
日本理音RION噪音儀NL42/NL52
日本FANUC发那科模块、主板
日本tamagawa多摩川编码器、电机
日本山武AZBIL阀门
日本易威奇(iwaki)磁力泵
日本MINIMO美能达工具
日本TACO阀
日本FUJITA蒸汽阀
日本KINGAIR过载泵
渡辺電機 渡边电机工业 大同端子製造 大同端子製造
DDK DDK连接器 大和電業 大和電業
七星科学研究所 七星科学研究所 東洋技研 東洋技研
鶴賀電機 鶴賀電機 ??????????㈱ 东方马达
㈱???? 日精 駿河精機 駿河精機
大同端子製造 大同端子製造 ??????????? B&PLUS
東洋技研 東洋技研 日本抵抗器 日本抵抗器
IDEC 和泉 JST JST
進和 進和 山洋電気㈱ 山洋電気㈱
?????? 山武 TAIYO TAIYO
大和電業 大和電業 NEC NEC
春日電機 春日電機 東京特殊電線㈱ 東京特殊電線㈱
?????? 福力百亚 ????㈱ MAX 电线
兼工業 兼工業 三桂製作所 三桂製作所
安川電機 安川電機 大亜真空 大亜真空
ブリヂストン 普利司通 澤藤 澤藤
コーセル 科索电源 嵯峨電機工業 嵯峨電機工業
molex 莫仕(Molex) 大東通信機 大東通信機
㈱???? NA 坂詰製作所 坂詰製作所
???電機㈱ kimden 三橋製作所 三橋製作所
光明理化学 光明理化学 長谷川電機工業 長谷川電機工業
Anywire Anywire ㈱八光電機 ㈱八光電機
㈱???????技研 爱模M-SYSTEM 鈴木 铃木 声波切割机
proface proface 緑測器 緑測器
????電業㈱ 丸安maruyasu-elc ダイキン工業 大金
????? 宝山 ホダカ
近藤製作所 近藤製作所 新菱 新菱
福田電機 福田電機 オーム電機 欧姆电机
日新計器 日新計器 TDK???? TDK
NOK NOK 日東 日東
㈱???研究所 MACOME 理化工業 理化工業
三愛 三愛 妙徳 妙徳
㈱???研究所 MACOME 駿河精機 駿河精機
高須油機工業 高須油機工業 ニューマシン 新机械
㈱??????? interface 東電社 東電社
センテック 胜铁克
ワシノ機器 WASHINO メトロール 美德龙
扶桑精機 扶桑精機 山本電機製作所 山本電機製作所
品川測器製作所 品川測器製作所 住友重機械工業 住友重機械工業
大崎電業社 大崎電業社 三木 三木
??????? 松下
ニレコ 尼利可 ???計測器 日本MULTIMIC
日幸電機製作所 日幸電機製作所 AND AND
?????電機㈱ 美国电机 岩田製作所 岩田製作所
㈱第???????? 第电子 三菱 三菱
アマダミヤチ 天田米亚基 三栄電機 三栄電機
specwell specwell 日東工器㈱ 日東工器㈱
多治見無線電機 多治見無線電機 日本電産???? NIDEC SERVO
㈱??? 日富
可编程温度控制器 SHINKO TECHNOS/东邦电子/AZBIL/希曼顿(SHIMADEN)
记录仪 SHINKO TECHNOS/CHINO/AZBIL/横河电机
温湿度调节仪 CHINO/AZBIL/VAISALA
温度传感器 SHINKO TECHNOS/日本電測(NIHONDENSOKU)/岡崎製作所(OKAZAKI)
代理生产基板温度调节器 NIPPO/东邦电子
非接触温度传感器 日本奥普士(OPTEX)/美国FLIR
气缸 SMC/CKD/德国费斯托(FESTO)/小金井(KOGANEI)
高波烙铁 GOOD FEEL(韩国)
恒温槽 小金井(KOGANEI)/长野(NAGANO)/ISUZU ELECTRIC
恒温器 松尾電機(MATSUO)/旭計器(ASAHIKEIKI)
流体控制阀 CKD/PISCO/SMC/小金井(KOGANEI)
各种工业用加热器 坂口電熱(SAKAGUCHI)/八光電機(HAKKO ELECTRIC)/泉電熱(IZUMI DENNETSU)/東京特殊電線(TOTOKU ELECTRIC)
薄板加热器 O&M HEATER/八光電機(HAKKO ELECTRIC)/BLOWER/AMPERE
珀耳帖致冷器 欧姆电机(OHM ELECTRIC)/大和电业(DAIWA DENGYO)/APISTE/德国威图(RITTAL)/东浜工业(TOHIN)信号传感器 第电子/鹤贺电机(TSURUGA)/MTT/M-SYSTEM/渡边电机工业
多用功率表 第电子/竹本电机
速度计 优爱尼克斯(UINICS)
数字式面板表 渡边电机工业/新基(THINKY)
模拟仪 東京計器/竹本电机/第电子
记录继电器 鹤贺电机(TSURUGA)/東京計器/竹本电机
称重放大器 尤尼帕斯/艾安得(A&D)/美蓓亚(MINEBEA)
负重电池表 尤尼帕斯/艾安得(A&D)/美蓓亚(MINEBEA)/渡边电机工业
电子计数器 莱茵(LINE)
光学变换器 德国菲尼克斯/德国魏德米勒信号传感器 第电子/鹤贺电机(TSURUGA)/MTT/M-SYSTEM/渡边电机工业
多用功率表 第电子/竹本电机
速度计 优爱尼克斯(UINICS)
数字式面板表 渡边电机工业/新基(THINKY)
模拟仪 東京計器/竹本电机/第电子
记录继电器 鹤贺电机(TSURUGA)/東京計器/竹本电机
称重放大器 尤尼帕斯/艾安得(A&D)/美蓓亚(MINEBEA)
负重电池表 尤尼帕斯/艾安得(A&D)/美蓓亚(MINEBEA)/渡边电机工业
电子计数器 莱茵(LINE)
光学变换器 德国菲尼克斯/德国魏德米勒无线系统 神视(SUNX)/恩科义(NKE)/ANYWIRE
信号塔 派特莱(PATLITE)/DIGITAL
生产控制显示装置 HERUTU ELECTRONICS/派特莱(PATLITE)
远程模拟控制系统 NEC PLATFORMS/*电子/SAXA
光学标识系统 北洋电机/东洋电机
无线模块 HERUTU ELECTRONICS/CIRCUIT DESIGN
离子发生器 春日电机/西西蒂(SHISHIDO)/藤宫静(HUGLE)VESSEL
电缆线 日立电线/日本吉野川电线(YOSHINOGAWA)/日本大电电线(DYDEN)
墨水喷射印刷机 美国伟迪捷(VIDEOJET)/日立厂机
铝框 SPACIO
电脑锁 SDS
话音合成器 派特莱(PATLITE)/DIGITAL
光通信模块 七星科学研究所
水冷却器 小金井(KOGANEI)
操作箱/操作架 摂津金属/日东工业/德国威图(RITTAL)
激光标记 天田米亚基AMADA MIYACHI/神视(SUNX)/GRAVOTECH
热熔融设备 ITW DYNATEC
自动转矩驱动 URYU SEISAKU
油雾回收机 川崎重工/昭和电机/欧姆电机
其他*的产品:
荷兰BETA压力开关
丹麦C-MAC继电器
英国BEKA显示仪
瑞典特夫洛TAPFLO泵
国产蠕变测量尺
英国RGS-Electro-pneumatic电磁阀
芬兰RAUTE PRECISION电子秤称重显示仪
印度ROTEX电磁阀
丹麦BRODERSEN电流表
加拿大Maxtri connector连接器
瑞典LEINE LINDE编码器
芬兰AVS气动元件
荷兰HOUTTUIN螺杆泵
国产温控器FCD-2000
法国法雷(FERRAZ)熔断器
英国senstronics传感器
法国霸高BACO按钮开关
中国台湾JPE快速接头
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按输出信号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按其制造工艺
传感器(图3)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
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
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
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
每种工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由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的资本投入较低,以及传感器参数的高稳定性等原因,采用陶瓷和厚膜传感器比较合理。
按测量目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化成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
按其构成
基本型传感器:是一种基本的单个变换装置。
组合型传感器:是由不同单个变换装置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应用型传感器:是基本型传感器或组合型传感器与其他机构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按作用形式
按作用形式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传感器。
主动型传感器又有作用型和反作用型,此种传感器对被测对象能发出一定探测信号,能检测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所产生的变化,或者由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产生某种效应而形成信号。检测探测信号变化方式的称为作用型,检测产生响应而形成信号方式的称为反作用型。雷达与无线电频率范围探测器是作用型实例,而光声效应分析装置与激光分析器是反作用型实例。
被动型传感器只是接收被测对象本身产生的信号,如红外辐射温度计、红外摄像装置等。
8主要特性
编辑
传感器静态
传感器(图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把与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漂移等。
- 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定义为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 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为输出量的增量与引起该增量的相应输入量增量之比。用S表示灵敏度。
- 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成为迟滞。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的程度。
- 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 分辨力: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值缓慢增加时,在过某一增量后输出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传感器的分辨力,即小输入增量。
- 阈值: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零值开始缓慢增加时,在达到某一值后输出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值称传感器的阈值电压。
传感器动态
所谓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较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
线性度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
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灵敏度
传感器(图5)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y对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
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输入量的量纲之比。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1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200mV,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200mV/mm。
当传感器的输出、输入量的量纲相同时,灵敏度可理解为放大倍数。
提高灵敏度,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但灵敏度愈高,测量范围愈窄,稳定性也往往愈差。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可感受到的被测量的小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输入量从某一非零值缓慢地变化。当输入变化值未过某一数值时,传感器的输出不会发生变化,即传感器对此输入量的变化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当输入量的变化过分辨率时,其输出才会发生变化。
通常传感器在满量程范围内各点的分辨率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满量程中能使输出量产生阶跃变化的输入量中的大变化值作为衡量分辨率的指标。上述指标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则称为分辨率。分辨率与传感器的稳定性有负相相关性。
9选型原则
编辑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6]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然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干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传感器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瞬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大的误差。
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的方便。
稳定性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阿*空压机配件。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6]
10常用术语
编辑
- 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 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较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是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 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
- 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内被测量值的范围。
- 量程测量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代数差。
- 精确度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程度。
- 重复性在所有下述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的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 相同测量方法
- 相同观测者
- 相同测量仪器
- 相同地点
- 相同使用条件
- 在短时期内的重复。
-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可能检测出的被测量的小变化量。
- 阈值能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被测量的小变化量。
- 零位使输出的值为小的状态,例如平衡状态。
- 激励为使传感器正常工作而施加的外部能量(电压或电流)。
- 大激励在市内条件下,能够施加到传感器上的激励电压或电流的大值。
- 输入阻抗在输出端短路时,传感器输入端测得的阻抗。
- 输出有传感器产生的与外加被测量成函数关系的电量。
- 输出阻抗在输入端短路时,传感器输出端测得的阻抗。
- 零点输出在室内条件下,所加被测量为零时传感器的输出。
- 滞后在规定的范围内,当被测量值增加和减少时,输出中出现的大差值。
- 迟后输出信号变化相对于输入信号变化的时间延迟。
- 漂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中有与被测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量。
- 零点漂移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及室内条件下零点输出时的变化。
-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的增量与相应的输入量增量之比。
- 灵敏度漂移由于灵敏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校准曲线斜率的变化。
- 热灵敏度漂移由于灵敏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灵敏度漂移。
- 热零点漂移由于周围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漂移。
- 线性度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直线*的程度。
- 非线性度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直线偏离的程度。
- *稳定性传感器在规定的时间内仍能保持不过允许误差的能力。
- 固有频率在无阻力时,传感器的自由(不加外力)振荡频率。
- 响应输出时被测量变化的特性。
- 补偿温度范围使传感器保持量程和规定极限内的零平衡所补偿的温度范围。
- 蠕变当被测量机器多有环境条件保持恒定时,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量的变化。
- 绝缘电阻如无其他规定,指在室温条件下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时,从传感器规定绝缘部分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11环境影响
编辑
环境给传感器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高温环境对传感器造成涂覆材料熔化、焊点开化、弹性体内应力发生结构变化等问题。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常采用耐高温传感器;另外,必须加有隔热、水冷或气冷等装置。
- 粉尘、潮湿对传感器造成短路的影响。在此环境条件下应选用密闭性很高的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其密封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密闭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常见的密封有密封胶充填或涂覆;橡胶垫机械紧固密封;焊接(氩弧焊、等离子束焊)和抽真空充氮密封。从密封效果来看,焊接密封为充填涂覆密封胶为差。对于室内干净、干燥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可选择涂胶密封的传感器,而对于一些在潮湿、粉尘性较高的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应选择膜片热套密封或膜片焊接密封、抽真空充氮的传感器。
- 在腐蚀性较高的环境下,如潮湿、酸性对传感器造成弹性体受损或产生短路等影响,应选择外表面进行过喷塑或不锈钢外罩,抗腐蚀性能好且密闭性好的传感器。
- 电磁场对传感器输出紊乱信号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应对传感器的屏蔽性进行严格检查,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抗电磁能力。
- 易燃、易爆不仅对传感器造成*性的损害,而且还给其它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对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必须选用防爆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密封外罩不仅要考虑其密闭性,还要考虑到防爆强度,以及电缆线引出头的防水、防潮、防爆性等。
12选择使用
编辑
对传感器数量和量程的选择:
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是根据电子衡器的用途、秤体需要支撑的点数(支撑点数应根据使秤体几何重心和实际重心重合的原则而确定)而定。一般来说,秤体有几个支撑点就选用几只传感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秤体如电子吊钩秤就只能采用一个传感器,一些机电结合秤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选用传感器的个数。
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可依据秤的大称量值、选用传感器的个数、秤体的自重、可能产生的大偏载及动载等因素综合评价来确定。一般来说,传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个传感器的载荷,其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加在传感器上的载荷除被称物体外,还存在秤体自重、皮重、偏载及振动冲击等载荷,因此选用传感器量程时,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保证传感器的安全和寿命。
传感器传感器量程的计算公式是在充分考虑到影响秤体的各个因素后,经过大量的实验而确定的。
公式如下:
- C=K-0K-1K-2K-3(Wmax+W)/N
- C—单个传感器的额定量程
- W—秤体自重
- Wmax—被称物体净重的大值
- N—秤体所采用支撑点的数量
- K-0—保险系数,一般取值在1.2~1.3之间
- K-1—冲击系数
- K-2—秤体的重心偏移系数
- K-3—风压系数
根据经验,一般应使传感器工作在其30%~70%量程内,但对于一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冲击力的衡器,如动态轨道衡、动态汽车衡、钢材秤等,在选用传感器时,一般要扩大其量程,使传感器工作在其量程的20%~30%之内,使传感器的称量储备量增大,以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要考虑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包括传感器的非线形、蠕变、蠕变恢复、滞后、重复性、灵敏度等技术指标。在选用传感器的时候,不要单纯追求高等级的传感器,而既要考虑满足电子秤的准确度要求,又要考虑其成本。
对传感器等级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 满足仪表输入的要求。称重显示仪表是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A/D转换等处理之后显示称量结果的。因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必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信号大小,即将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代人传感器和仪表的匹配公式,计算结果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灵敏度。
- 满足整台电子秤准确度的要求。一台电子秤主要是由秤体、传感器、仪表三部分组成,在对传感器准确度选择的时候,应使传感器的准确度略高于理论计算值,因为理论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秤体的强度差一点,仪表的性能不是很好、秤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秤的准确度要求,因此要从各方面提高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确保达到目的。
13国家标准
编辑
与传感器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
GB/T 14479-1993 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
GB/T 15478-1995 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方法
GB/T 15768-1995 电容式湿敏元件与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GB/T 15865-1995 摄像机(PAL/SECAM/NTSC)测量方法第1部分:非广播单传感器摄像机
传感器GB/T 13823.17-1996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声灵敏度测试
GB/T 18459-2001 传感器主要静态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GB/T 18806-2002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总规范
GB/T 18858.2-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接口(CDI) 第2部分:执行器传感器接口(AS-i)
GB/T 18901.1-2002 光纤传感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9801-2005 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GB/T 7665-2005 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 7666-2005 传感器命名法及代号
GB/T 11349.1-2006 振动与冲击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第1部分:基本定义与传感器
GB/T 20521-2006 半导体器件第14-1部分: 半导体传感器-总则和分类
GB/T 14048.15-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传感器和开关放大器的DC接口(NAMUR)
GB/T 20522-2006 半导体器件第14-3部分: 半导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GB/T 20485.11-2006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1部分:激光干涉法振动校准
GB/T 20339-200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固定在拖拉机上的传感器联接装置技术规范
GB/T 20485.21-200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21部分:振动比较法校准
GB/T 20485.13-200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3部分: 激光干涉法冲击校准
GB/T 13606-2007 土工试验仪器岩土工程仪器振弦式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21529-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
GB/T 20485.1-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部分: 基本概念
GB/T 20485.12-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2部分:互易法振动校准
GB/T 20485.22-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22部分:冲击比较法校准
GB/T 7551-2008 称重传感器
GB 4793.2-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2部分:电工测量和试验用手持和手操电流传感器的特殊要求
GB/T 13823.20-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加速度计谐振测试通用方法
GB/T 13823.19-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地球重力法校准
GB/T 25110.1-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第1部分:传感器和执行器
GB/T 20485.15-2010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5部分:激光干涉法角振动校准
GB/T 26807-2011 硅压阻式动态压力传感器
GB/T 20485.31-2011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31部分:横向振动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4-1992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磁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5-1992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安装力矩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6-1992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8-1994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横向振动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9-1994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横向冲击灵敏度测试
GB/T 13823.12-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安装在钢块上的无阻尼加速度计共振频率测试
GB/T 13823.14-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离心机法一次校准
GB/T 13823.15-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瞬变温度灵敏度测试法
GB/T 13823.16-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温度响应比较测试法
GB/T 13866-1992 振动与冲击测量描述惯性式传感器特性的规定
14技术特点
编辑
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体现了新型传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总趋势。传感器技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其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代:
*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第二代是上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型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第三代传感器是以后刚刚发展起来的智能型传感器,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使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
传感器传感器技术及产业特点
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基础、应用两头依附;技术、投资两个密集;产品、产业两大分散。
基础、应用两头依附
基础依附,是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依附于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工艺设备和计测技术这四块基石。敏感机理千差万别,敏感材料多种多样,工艺设备各不相同,计测技术大相径庭,没有上述四块基石的支撑,传感器技术难以为继。
应用依附是指传感器技术基本上属于应用技术,其市场开发多依赖于检测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高附加效益并形成现实市场。也即发展传感器技术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需求牵引。
技术、投资两个密集
技术密集是指传感器在研制和制造过程中技术的多样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艺性。它是多种高技术的集合产物。由于技术密集也自然要求人才密集。
投资密集是指研究开发和生产某一种传感器产品要求一定的投资强度,尤其是在工程化研究以及建立规模经济生产线时,更要求较大的投资。
产品、产业两大分散
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两大分散是指传感器产品门类品种繁多(共*类、42小类近6000个品种),其应用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它的发展既有各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又强烈地依赖于各产业的支撑作用。只有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才能实现传感器产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