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超干贮藏时种子含水量的争议性
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在低温和低含水量下能够长期而稳定地保存,因而低温种子标准样品库成为主要的非原生境保存方式。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曾推荐(5±2)%的含水量和-18℃低温贮藏条件作为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理想条件,世界各国都在普遍使用。那么超干种子贮存时种子的含水量需要控制在多少的范围呢?
超干能提高种子的耐藏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含水量越低越好。研究表明,当种子含水量降低到某一定值时,种子活力下降。过度超干对种子寿命无益,甚至促使其劣变。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种、品种的种子贮藏含水量的差异很大,从2%到6%。这可能跟种子内的化学物质有关系,疏水物质含量越高,相等条件下的种子含水量越低,种子耐脱水性越强。如油菜种子含水量降至1.5%以下,种子仍保持活力,且贮藏寿命延长;如Ellis等研究认为,含水量油菜为2.8%,芥菜为3.8%,花生为2.0%等。淀粉类种子耐脱水能力在种间差异很大,如高粱、大麦、小麦种子耐脱水能力较强,而水稻种子耐脱水能力差。
但是也有很多是持相反的意见的。种子的寿命可能跟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或比例有关。但目前种子的含水量的确定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方法,国际上对种子贮藏临界含水量值的确定仍存在争议。还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种子贮藏的水量与种子的贮藏温度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即随贮藏温度和≥0℃积温的下降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