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BJ-300*130型液压起拨道机是适合于铁路线路大中修及对一般线路维修养护的专用内燃液压起拨道设备。该机主要由发动机、机架、齿轮泵、液压传动系统、多路换向操作系统、液压起拨道机构、液压轨钩机构、行走轮液压升降机构、随机下道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机除上下道需人工外,其余为全液压传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移动灵活、上下道迅速、维修方便等特点。上道作业时不侵入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下道后不侵入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在列车及慢行区间线路上作业应用极为广泛,是实现铁路养路机械化理想设备。具有起道和拨道功能。适用于43~75kg/m钢轨。
一、技术参数
1、起道力:150KN×2
2、起道量:800mm
3、拨道力 :130KN
4、拨道量:150mm/次
5、发动机功率:13HP
6、系统压力:20MPa
7、手底泵手柄操作力:≤400N
8、整机质量:470 Kg
二、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
该机由轨勾总成、勾轨油缸总成、走行轮总成、同步杆、走行油缸、下道轮总成、机架、起道油缸、手动换向阀、手压泵总成、齿轮泵总成、汽油发动机、油箱盖板总成、倾斜油缸总成等组成。详见附图。
1.轨勾总成 | 2.勾轨油缸总成 | 3.走行轮架总成 | 4.同步杆 |
5.走行油缸 | 6.下道轮架总成 | 7.机架总成 | 8.起道油缸 |
9.手动换向阀 | 10.手压泵总成 | 11.齿轮泵总成 | 12.汽油发动机 |
13.油箱盖板 | 14.倾斜油缸 | | |
原理:
以汽油机为动力,直驱齿轮泵产生高压油进入手动换向阀进油口,在操作换向阀手柄分别控制起道油缸、勾轨油缸、倾斜油缸、走行油缸动作,从而实现机架就位、勾轨、倾斜起拨油缸、伸出缸脚座,进行起拨道等动作。
1、动力输出及操作系统
本机动力汽油机固定于油箱盖板的固定螺栓上。齿轮油泵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连接成一体,利用高压油管与多路换向阀连接。多路换向阀用支座板固定,其5个工作阀分别利用高压油管和高压软管与各油缸的进出油口分别连接。溢流阀安装在多路换向阀后面,手压泵安装在油箱盖板上,用高压油管与进油管连接,汽油发动机及齿轮油泵在发生故障时,利用多路换向阀通过手压泵完成各组油缸的动作。
2、机架及油箱
机架是整个机构的支撑,主要由16号槽钢主梁、油箱、油箱盖板、等部件焊接而成的一个整体。主梁由两根自制槽钢及加强板焊接成箱体,油箱由钢板焊接在中部,同时加强了机架的抗弯强度。行走轮支架、下道轮支架分别通过铰接销轴、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3、起道机构
起道作业由位于机架两端的两个起道主油缸来完成。这时,两个主油缸需垂直于机架。两个主油缸上端用拉杆连接,下端分别通过油缸座及轴座固定在机架上。活塞杆顶端用销轴连接脚座用于支撑道床。操作多路换向阀,活塞杆快速伸出,当脚座接触道床时,主油缸实现工况,抬起轨排,实现起道作业。
4、轨钩机构
两组钩轨机构主要分别由轨钩油缸、轨钩销轴、轨钩轴座、绝缘套等部件组成。轨钩油缸的两端分别用销轴连接在两个轨钩上,轨钩用轨钩销轴通过轨钩轴座与机架连接,两组轨钩机构的轨钩销轴分别用尼龙绝缘套与轨钩油缸及轨钩隔开,以起到的两组轨钩分别与机架间绝缘。这样可以在列车运行间隔能上道作业,不影响轨道电路信号。
5、走行液压升降机构
该机构有行走及机架升降两种功能,其一是由走行轮支架及行走轮组件组成行走功能。其二由行走轮升降油缸、同步杆、销轴等部件组成机架升降功能。操作多路换向阀,高压油进入行走轮升降油缸,使行走轮升降油缸动作以完成机架升降,当机架上升时,可以将下道用的两根长管插入机架的下道轮下面,再操纵换向阀使机架下落、两走行轮架张开。整机可以在这两根钢管上推行,以完成起拨道机上、下道作业。行走轮为绝缘轮,使四个行走轮与整个机架绝缘,可以在列车运行间隔上道作业,不影响轨道电路信号。
6、拨道机构
拨道作业由位于机架两端的两个起道油缸和其附近的倾斜油缸组合来完成。首先拆下连接起道油缸拉杆的连接螺栓,使两个起道油缸的上端分离。先打开需要倾斜的油缸控制的针阀(操作者前方的不锈钢阀),再操作多路换向阀勾轨手柄,通过倾斜油缸使一个起道油缸倾斜一定角度,另一个起道油缸垂直。松开倾斜油缸控制阀杆,锁紧针阀,操作多路换向阀起道控制手柄杆,使活塞杆伸出,当脚座板接触道床时主油缸活塞杆实现工况,使轨排横向移动实现拨道作业。
7、随机下道架机构
利用随机下道架可以使起拨道机上道和快速撤离轨道。该机构主要由机架两端的下道勾和下道架组合来完成。下道架可挂靠在起拨道机上随机行走,边作业边走行。如需要下道时,摘下下道架上与起道油缸的挂钩,按下道作业过程,即可完成下道作业。
三、操作规程
1、作业前的准备:按油标线加足46号液压油,按汽油机使用说明书加好燃油和专用机油;用500兆欧表分别检查机架与钢轨,轨勾与机架问绝缘电阻,其值不得小于2兆欧。并检查整机是否完好,启动汽油机,运转5分钟,各部分空载动作2~3次,没有问题即可上道。
2、上道:操纵换向阀,使各工作油缸活塞杆收回。将下道长管插入下道架摆正在钢轨上,推机上道,落下行走轮,升高机器拉走下道架取出长管,再动作行走轮,机器下降就位。
3、起道作业:首先检查连接两个起道油缸的拉杆是否连接牢固,操纵换向阀走行手柄,使机器降落。再操纵换向阀勾轨手柄,勾轨油缸动作,使轨勾勾住双轨。操纵换向阀,伸出起道油缸活塞杆,即可起道。起道时,应该两个起道油缸活塞杆都伸出,尽量控制伸出量协调一致,确保机器处于平衡状态;起道后,收回活塞杆,升起机器,推行至下一工作地点,重复起道作业。
4.拨道作业:首先拆下连接起道油缸拉杆的连接螺栓,使两个起道油缸的上端分离。先操纵换向阀走行手柄,使机器降落,再操作多路换向阀勾轨手柄,使两个轨勾勾住钢轨。然后打开需要倾斜的油缸控制的针阀(操作者前方的不锈钢阀),再通过倾斜油缸使一个起道油缸倾斜一定角度,另一个起道油缸垂直。松开倾斜油缸控制阀杆,锁紧针阀,操作多路换向阀起道控制手柄杆,使活塞杆伸出,当脚座板接触道床时主油缸活塞杆实现工况,使轨排横向移动实现拨道作业,拨道作业后,收回起道活塞杆,打开对应的针阀,操作换向阀倾斜手柄,使倾斜油缸垂直,关闭针阀,安装好连接拉杆。
5.下道:其操作过程和上道时相反。
四、注意事项
1、起道时、两起道油缸必须处于垂直状态,应安装牢固连接拉杆、两脚避开轨枕,否则有损坏机器的可能,随时观察,尽量控制油缸活塞杆的伸出量一致,确保机器处于平衡状态。
2、拨道时两针阀有一阀开启,起拨油缸倾斜到位后,倾斜油缸必须处于游动状态(即换向操纵杆在中间位置),否则损坏机器。
3、油压系统压力己调定,不可随意调高(大于18MPa)。
4、本机设有紧急卸荷下道装置,一旦机器发生故障时,拧松操作者正下方的两个紧急卸荷阀,用外力使轨勾脱开钢轨,此时可完成整机下道,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5、下道后,安装好下道架上的小勾(勾轨底的),确保机具放置可靠。
五、安全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1.1液压起拨道机可对43kg/m钢轨及以上线路上进行起、拨道作业。
1.2 作业时必须线路,并严格执行《安规》和《维规》。
2 施工组织
2.1 起拨道机作业时,需配备施工负责人1名,操作手1名,防护人员按规定设置,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8人。
2.2 施工负责人由线路工长或的作业人员担任,负责施工作业的组织。
3 安全防护
3.1 防护员需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按《安规》规定承担施工现场防护。
3.2 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3.3 操作手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负责人的指令进行操作。并随时监控起拨道机各部的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异常时应立即停机,迅速将起拨道机撤离到《安规》规定的安全限界以外,严禁带故障作业或在线路上修理。
4 作业程序
4.1作业前
4.1.1 请详细阅读使用手册及汽油发动机的使用说明书。
4.1.2 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紧固件安装牢固;联接部位可靠;运动部件动作灵活;无异响;无干涉。
4.1.3 检查发动机加注的燃油、润滑油应符合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4.1.4 检查液压油油面应在油标的中间,必要时加注符合规定的液压油。
4.1.5 检查钢轨与机架,轨钩与机架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1MΩ。
4.1.6 发动机怠速运转3至5分钟后,再提升至额定转速,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
4.1.7 操作换向手柄,使各油缸全行程升缩2至3次,检查各油缸、换向阀组件及高压软管等部位是否正常,系统额定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4.2 上道
4.2.1 上道时各油缸的活塞杆应收回。
4.2.2 将两根绝缘长管插入下道架的横梁,插好插销,使绝缘接杆与横梁杆连接可靠。
4.2.3 将起拨道机推上线路,使行走轮处于轨面上,以便在线路上行走。
4.2.4 操作换向手柄,使行走轮升降油缸活塞杆伸出,机架升高,将脱离下道轮的绝缘长管撤离轨面。
4.3 起道作业
4.3.1 操作换向手柄,行走轮升降油缸活塞杆回缩,使机架下降。
4.3.2 操作换向手柄,轨钩油缸活塞杆伸出,使轨钩可靠钩住钢轨。
4.3.3 操作换向手柄,使处于垂直状态的起道油缸活塞杆伸出,当脚座板接触到道床时,提起轨排,根据起道量的要求,控制起道量(如下沉量过大,可在脚座板与道床间垫上枕木头,以减少下沉量)。
4.3.4 操作换向手柄,依次使两起道油缸活塞杆回缩。
4.3.5 操作换向手柄,使行走轮升降油缸活塞杆伸出,机架上升,起拨道机处于行走状态,一次起道作业完成。
4.3.6将起拨道机移至下一个作业点或下道。
4.4 拨道作业
4.4.1 拆下连接起道油缸拉杆的连接螺栓,使两个起道油缸的上端分离。
4.4.2 操作换向手柄,行走轮升降油缸活塞杆回缩,使机架下降。
4.4.3 操作换向手柄,轨钩油缸活塞杆伸出,使轨钩可靠钩住钢轨。
4.4.4 如需拨右侧钢轨,则操作换向手柄,使右侧倾斜油缸伸出,右侧起道油缸倾斜。
4.4.5 操作换向手柄,使右侧起道油缸活塞杆伸出,当支承板接触到道床时,使右侧钢轨横移,根据拨道量的要求,考虑钢轨横移回缩,控制拨道量(如下沉量过大,可在支承板与道床间垫上枕木头,以减少下沉量)。
4.4.6 操作换向手柄,依次使起道油缸活塞杆回缩。
4.4.7 操作换向手柄,使右侧摆动油缸回缩,保持右侧起拨道主油缸垂直状态,安装好连接拉杆。
4.4.8 操作换向勾轨手柄,使轨钩脱离钢轨。
4.4.9 操作换向手柄,使行走轮升降油缸活塞杆伸出,机架上升,起拨道机处于行走状态,一次拨道作业完成。
4.4.10 将起拨道机移至下一个作业点或下道。
4.5 下道
4.5.1 保持起拨道机处于行走状态。
4.5.2 放好下道架,将下道架支撑于轨枕头部,根据现场,调节下道架两立柱高度,保持横梁杆水平于轨面高度。
4.5.3 将两个长管放在轨顶上,分别插入下道架的横梁杆。
4.5.4 操作换向手柄,使机架下降,下道轮落在绝缘接杆上,人力将起拨道机推移下道架外侧顶端,插入定位销轴。
4.5.5 盖好篷布,并用绳索绑扎牢固。
5 特殊安全规定
5.1 紧急下道
5.1.1 当汽油发动机或齿轮油泵发生故障时,可利用手压油泵供油,使起拨道机处于下道状态。
5.1.2 当换向系统发生故障时,拧松轨钩油缸进出油管上的两个截止阀,用撬杠使轨钩脱离钢轨,将起拨道机抬离线路。
5.2 发动机
5.2.1 严禁冷车状态不预热开始作业,作业前发动机应低速预热,冬季不少于5分钟,其余季节不少于3分钟。
5.2.2 发动机需停机时,应低速运转1~2分钟后方可停机,严禁高速运转时突然关闭发动机。
5.2.3 严禁不停机加注燃油,加注燃油时应远离明火三米以上。
六、维护与保养
1、应经常保持整机干净、整洁,每次作业完毕后,活塞杆应全部缩回,个防止锈蚀及碰伤;
2、经常检查油箱液面高度,如不足应及时补充加油;
3、定期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液面,如不足应及时补充加油;
4、换季时,按发动机说明书,更换汽油及汽油机用润滑油牌号;
5、经常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一年更换一次起拨道机油箱的机械油并清洗油箱;
7、起拨道机作业完毕下道后,应加盖防雨罩。
七、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 | 故 障 | 可能发生的原因 | 排除方法 |
1 | 发动机不启动 | 油箱没油 | 加油 |
点火电路被关闭 | 打开电路点火开关 |
燃油开关没处于工作状态 | 适当调整 |
发动机本身故障 | 按说明书详细查找 |
2 | 液压系统漏油 | 接头接头松动或密封件损坏 | 拧紧接头或更换密封件 |
油管损坏 | 更换 |
紫铜垫变形严重 | 更换 |
3 | 油缸活塞杆动作缓慢或阻滞现象 | 油缸内有空气 | 操纵换向阀使油缸 动作2-3次全行程 |
液压油供油不足,系统内有空气产生气泡 | 检查并添加 |
油缸缸壁或活塞杆拉伤 | 适当检修或更换 |
4 | 液压系统未能达到额定压力 | 溢流阀背母松动 | 重新调整,并锁紧 |
溢流阀堵塞,达不到额定压力 | 清洗多路换向阀上的内装式溢流阀,调整额定压力至16MPa |
齿轮泵磨损严重,超出使用寿命 | 更换齿轮泵 |
液压油缸密封件磨损严重,内泄大 | 更换油缸密封件 |
5 | 发动机突然灭火 | 发动机超负荷工作 | 油缸伸到头或缩到底后换向阀操纵手柄要立即松开 |
油泵卡死或损坏 | 更换或维修 |
6 | 油缸活塞杆伸出缓慢 | 供油不足皮带变形伸长 | 调整皮带轮间距或更换皮带 |
八、易损件明细表
序号 | 名 称 | 规 格 | 备 注 |
1 | “O"形环 | 14×2.4 | |
2 | “O"形环 | 16×2.4 | |
3 | “O"形环 | 60×3.l | |
4 | 紫铜垫 | 内孔Φ10.2 | |
5 | 紫铜垫 | 内孔Φ14.2 | |
6 | 紫铜垫 | 内孔Φ18.2 | |
7 | 高压油管 | 1-10-16 | 起道缸上480 |
8 | 高压油管 | 1-10-16 | 起道缸下600 |
9 | 高压油管 | 1-6-16 | 勾轨缸上480 |
10 | 高压油管 | 1-6-16 | 勾轨缸下560 |
11 | 高压油管 | 1-10-16 | 走行缸600 |
12 | 高压油管 | 1-6-16 | 倾斜缸上460 |
13 | 高压油管 | 1-6-16 | 倾斜缸下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