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加速!“三路大军”竞逐新蓝海
2025-11-18 11:07:17智能制造网整理阅读量:2402 我要评论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不再是一个愿景,而是正在上演的产业竞速赛。随着多家企业密集官量产时间表,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的蓝图,急速驶向广阔的应用“战场”。
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量产节奏明显提速,有企业宣布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其产品将精准切入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多个高价值赛道。还有企业表示已与多家合作伙伴达成意向,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下的快速落地与应用深化。
11 月12日,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 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据悉,Walker S2身高168厘米,体重85公斤,拥有36个自由度,具备更强的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其搭载了先进的视觉识别和语音交互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工业场景中的各类物体和指令,与人类工人协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据悉,优必选已与比亚迪、东风柳汽、吉利汽车、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合作,涵盖了汽车制造、3C电子、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此次量产交付的Walker S2将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等产业的一线生产环节,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在技术层面,长安汽车聚焦于攻克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瓶颈,致力于在“大脑”“能源”“驱动”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突破。基于清晰的技术路线图,长安汽车已制定明确目标:计划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此举不仅将重塑生产与服务模式,更意在为整个高端制造业树立新的技术标杆!
11月6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该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等,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拥有26个自由度,能够模拟人类更精细的动作。并且搭载了小鹏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交互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迎宾接待、导览讲解、物品递送等商业服务场景。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展现了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先进水平,量产后将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服务。
市场的爆发也催生了多元化的竞争态势。据智能制造网观察,当前进入该领域的主体主要划分为三大阵营:
其一,是以优必选等为代表的专业机器人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抢占市场先机;
其二,是像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等汽车企业,依托其在制造业、人工智能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深厚底蕴,重新定义“汽车机器人”;
其三,是科技企业与初创企业抱团联合,它们或在AI大脑上构筑壁垒,或在特定场景应用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多强并立”既推动了技术的迭代升级,又通过竞争与合作共同做大了产业蛋糕!
展望未来1-2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从“量产”迈向“实用”的关键验证期。发展核心在于突破 “场景深水区” 的考验,即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实现其能在真实场景中的稳定与高效。
在竞争方面,将从硬件比拼转向 “硬件+软件+服务” 的一体化能力。谁能让机器人更快地理解指令、适应变化并自主解决问题,谁就能占据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宁波举行“打造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政企协商会
9月11日下午,“打造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举行。- 2025-11-18 11:07:17
- 19469
-
《方案》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
- 2025-11-18 11:07:17
- 1678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