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前沿突破!近期机器人领域有哪些科技动态?

2025-10-08 07:51:40智慧城市网整理阅读量:7989 我要评论


  近日,机器人圈发生新事件!小编在本文中做了整理,一起来看!
 
  优必选再签3000万人形机器人大单
 
  近日,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奇股份”)正式签订采购合同。天奇股份将采购总价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该笔采购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5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报告说,2024年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到466.4万台,较前一年增长9%,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升至创纪录的202.7万台。
 
  全球首款商业可售的混动架构人形机器人正式启动量产
 
  近日,开普勒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视频。画面中,多台K2“大黄蜂”同步展示直膝步态行走能力,同时有序开展部件测试、整机组装、高低温环境测试、整机老化测试、耐久度测试、行走避障测试及动态系统测试等全流程检测,部分设备更实现单机持续运行超数千小时无故障,为后续交付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杭州西湖景区投放鲤鱼造型“仿生机器鱼”用于应急打捞及环境监测用途
 
  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西湖近日为核心水域引入鲤鱼造型“仿生机器鱼”,主要用于应急打捞及环境监测用途。据介绍,相应“仿生机器鱼”体长约 60-70 厘米,体重仅 4-5 公斤,单手即可拎起。其整体外形仿造本地常见的鲤鱼,鱼身呈流线型,外覆深灰色硅胶材质,头部嵌入两个水下摄像头,鱼身内置电池与控制系统,鱼尾由柔性材料制成,可模拟真实鱼类的左右摆动,推进速度可达每秒 0.3 米,在浅水区游动时几乎不产生明显水流扰动。
 
  理化所3D微纳机器人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有机纳米光子学实验室郑美玲研究员团队,近期在3D微纳机器人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提出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技术制备多材料多模块的3D仿手型微纳机器人,实现对单颗粒和细胞的抓取、运输与释放。
 
  上海市发布首批面向光刻胶、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中试平台
 
  《科创板日报》23日讯,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发布,包括光刻胶及原材料中试平台、新型储能测试基地(应用示范电站)中试平台、面向航发领域的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和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本次大会发布的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是上海推进中试平台举措的开端,后续会面向各领域进一步储备一批市级中试平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试平台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方向,开展中试平台服务对接,实现中试资源共享。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落地北京石景山
 
  近日,国内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京启用,凭借万平空间与年产超600万条数据的能力,为行业注入宝贵“数据燃料”,旨在破解模型从仿真到真机的“现实落差”难题。
 
  理化所3D微纳机器人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有机纳米光子学实验室郑美玲研究员团队,近期在3D微纳机器人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提出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技术制备多材料多模块的3D仿手型微纳机器人,实现对单颗粒和细胞的抓取、运输与释放。
 
  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C首次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2025工业博览会上,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C“宇航员”迎来首次公开亮相。据介绍,傅利叶GR-3C与以交互服务为主导的GR-3“猫猫头”(傅利叶全新人形机器人“Care-bot”GR-3)共同构成了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核心产品矩阵。参数方面,GR-3C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最高55个自由度。外观设计上,GR-3C“宇航员”外观上采用科幻白的全身涂装,搭配简约大方的圆形头部设计,形似“宇航员”;其外壳采用强化工艺处理的铝合金+工程塑料,兼顾轻量化与结构强度,具备良好的抗压性与耐用性,便于维护。
 
  国华智能发布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引领国产关节技术自主化进程
 
  2025年9月20日——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智驱未来·全栈突破”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栈自研的智能谐波旋转关节、高精度直线关节及7自由度仿生手臂总成三大系列产品。
 
  英国初创公司Humanoid推出HMND01Alpha双臂移动机器人
 
  近日,Humanoid宣布推出HMND01Alpha,这是一款用于工业用途的双臂移动机械手。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开发商表示,它在短短七个月内就开发了这款机器人。“机器人不应该取代人,他们应该支持他们,”Humanoid创始人ArtemSokolov说。“在扩大了我家族的制造业务后,我亲眼目睹了重复性工作给员工(包括我自己的祖父母)带来的损失。HMND01旨在填补劳动力缺口,让人们专注于更有意义的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