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募集资金约90亿元 中国电建分拆新能源公司IPO申请获受理
2025-09-18 11:11:51环保在线阅读量:18920 我要评论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公告称,公司分拆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事项迎来新进展:9月11日,电建新能收到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相关规定对电建新能源报送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申请报告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图源:中国电建公告
招股书显示,电建新能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主要产品为电力。公司全力开拓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业务,主要资产已遍布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电站的分布覆盖风光资源丰沛区域和消纳优势区域。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电建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124.61万千瓦,包括风力发电项目989.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1135.52万千瓦;整体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43%,居于行业前列,其中风力发电项目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85%,太阳能发电项目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20%。
电建新能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为32.16%。
此次IPO,电建新能计划募集资金约90亿元,主要将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图源:电建新能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2年-2025年前3月,电建新能分别实现营收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26.61亿元;归母净利润17.68亿元、23.29亿元、25.89亿元、5.11亿元。其中,太阳能发电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2.4亿元、15.91亿元、28.21亿元、7.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5.47%、18.35%、28.94%、28.38%。
人员方面,2023年电建新能员工为2519人。2023年,公司在人均创收上,为346.50万元;在人均创利上,为99.35万元。
本次分拆完成后,中国电建将继续立足大基建,聚焦“水、能、砂、城、数”核心主业,集成投建营一体化,推进全球化发展,在工程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装备制造、管理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电建新能源将坚持中国电建旗下从事中国境内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业务的唯一平台业务定位不动摇,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迅速增强自身资本实力,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业务布局,扎稳高质量发展根基,进而促使中国电建未来整体盈利水平显著提高。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精准施策、促进新能源高水平消纳 协同发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近日印发,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系统性举措,对进一步激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18 11:11:51
- 3760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近日印发,要求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新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高效消纳,支撑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25-09-18 11:11:51
- 9531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