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展会报道

国机集团双院访谈:沈阳仪表院与重材院共筑国产化根基

2025-09-05 11:15:43仪表网阅读量:19616 我要评论


  8月13日至15日,第33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 2025)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全5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工业自动化、智能工厂、过程分析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
 
  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在展会上备受关注。公司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李海燕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集团的成立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科技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 “锻造国之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的理念。国机集团将自身科技研发优势与重庆市的生产制造优势相结合,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旨在打造仪器仪表产业国家队,聚焦自主可控,服务国家战略。
 
  李海燕介绍,集团围绕高性能材料、先进传感器与元器件、高端仪器仪表、智控系统及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大力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在特种功能材料、元器件、高端仪器仪表研发制造与服务方面发挥着行业引领作用。
 
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李海燕女士接受仪表网的采访
 
  在高端装备制造与关键材料领域,“国产化突破” 始终是行业焦点。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 “沈阳仪表院”)与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 “重材院”)两大科研院所,作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旗下的 “双引擎”,在测量控制仪器仪表与特种功能材料领域书写着自主创新的新篇章。
 
  仪表网记者在展会期间有幸分别采访到了,沈阳院党委委员、原副总经理孙克与重材院销售经理孙威,从两家企业的转型路径、技术攻坚与市场突围中,解码国机集团 "科改示范" 企业如何将科研积淀转化为产业动能,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当下,为高端装备与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可复制的 "国机经验"。
 
【对话沈阳院】深耕传感领域六十载 技术攻关赋能产业新发展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61年建立的沈阳仪表工艺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1999年转制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后,更名为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后又加 "有限公司",以企业身份在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多年来,公司承接了国资委、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多个国家级科研攻关任务,为科技创新活动注入了强劲动力。​
 
  早在1995年,公司就致力于高水平压力传感器的生产与制造,是国内少数拥有从芯片到器件、整机再到测控系统全链条设计、制造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持续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器件和敏感芯片,以及宽温区压力传感器的敏感芯片和器件领域进行攻关。在弹性元件和光学薄膜器件领域,公司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疫情期间,其光学元件在国内PCR核酸检测仪器市场中占据了接近70%的份额;高温高压金属弹性元件在国内航空航天及各种型号装备上的应用,保障了国产装备基础元器件的自主化,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当前仪器仪表行业面临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化浪潮的双重窗口期下,孙克先生指出,作为转制科研院所企业,沈阳仪表院面临着三大发展机遇:第一,社会智能化发展趋势为公司带来机遇;第二,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趋势为自主品牌传感器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第三,国家对仪器仪表产业的关注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为行业内企业在基础元器件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公司将发挥在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全链条能力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更好地满足国内装备制造等行业的需求,助力国产装备的发展。​
 
仪表网对话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原副总经理孙克
 
  【对话重材院】深耕特种材料领域 展现科技型企业硬核实力
 
  重庆材料研究院最早是为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行业提供特种材料服务的专业研究院所。随着时代发展,企业经历了身份转型,从国家事业单位转变为央企科技型企业,名称也变更为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类别裁撤与兼并,最终形成了特种合金、贵金属、难溶金属和温度传感器四大主导方向。如今,企业已发展成为科研与生产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企业,既能为市场提供高端产品,又能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这成为其显著特征。
 
  孙经理介绍,四大主导业务在国内均拥有极高的行业地位,重庆材料研究院是这些领域的标准化归口单位和龙头企业。特种合金、贵金属、难溶金属和温度传感器四大门类产品,不仅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还为多个重要行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持。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在这些领域不断推出高质量产品,助力下游产业发展。
 
  在谈及市场独特优势时,孙经理强调,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问题,即 "卡脖子" 难题。重庆材料研究院强大的研发实力与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得以凸显。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专业人才,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每一天,企业都在从前未做好或未涉足的领域取得新进步,朝着高端化方向不断迈进。这种将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的能力,让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从国家级科研院所到央企科技型企业,重庆材料研究院始终坚守在特种材料领域,通过不断创新和深耕,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面对未来,企业将在国际集团的要求下,继续扩大规模,在特种材料领域持续发力,为解决 "卡脖子" 问题、推动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重材院销售经理孙威接受仪表网的采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