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监测丨向“新”增效 向“智”转型 威海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2025-03-12 16:28:35山东环境阅读量:16745 我要评论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每五年一届,是生态环境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技术竞赛,被喻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奥运会”,是对生态环境监测最高技能水平的检视。2024年,山东在精英汇聚、角逐激烈的第三届大比武中荣获全国第一。山东得以力拔头筹,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深化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映照。近期,我们推出“山东监测”系列稿件,呈现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成效,展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求真求实、默默奉献”的山东监测精神,揭晓大比武背后山东监测人的实干与担当。今天推出:向“新”增效 向“智”转型 威海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近年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大力实施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双领先”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工作机制,织密监测网络,强化数智支撑,向“新”增效,向“智”转型,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威海提供有力保障。
上下联动、左右互通,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省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先导作用,全面调动市、县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力量,着力推动监测能力提升。一是夯实监测能力建设基础。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筹措资金2100余万元,为省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配备大型监测设备45台(套),新增实验室面积1600㎡,县级监测机构配备各类监测设备50台(套),文登区新增实验室面积600㎡。二是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快速响应能力。设立市级应急监测设备中心库,省市两级应急监测设备统一管理,统筹调度使用。三是扎实开展县级监测机构业务指导。县级监测机构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和实际需求申报培训项目,省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先后开展58项监测业务培训。
双管齐下、防管结合,保障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树牢“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加强外部监督,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一是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和监测数据三级审核程序,明确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的审核规程,设置38个审核项目,压实审核主体责任。二是强化社会监测机构数据质量管理。围绕“保障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规范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服务行为”,全面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帮扶,对全市1194家排污单位及全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督帮扶、现场抽查。
创新驱动、数智转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效能。紧紧把握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一是构建无人机飞航感知监管体系。引入工业级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空气质量监测模块、VOCs红外热成像仪器和高清摄像装备,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以及高值点位等不定期开展监测,快速锁定污染源位置及传播方向。二是构建走航车陆巡感知监管体系。对全市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点排放企业、重点工业园区、重点积尘道路等开展常态化走航监测,快速识别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时间、浓度及变化趋势。三是构建激光雷达扫探感知监管体系。建成威海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实现臭氧、颗粒物的低、高空污染源过程化监控和动态成因分析。
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李伟
审核:张素华 薛梅
原标题:山东监测 | 向“新”增效 向“智”转型 威海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新一批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发布 557家包括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等“新四类”开放单位304家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新一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共557家。截至目前,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总数为2512家,累计组织线上线下开放活动19万次,接待参访公众超过2.4亿人次。- 2025-03-12 16:28:35
- 17408
-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DeepSeek已经在我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得到初步应用。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这是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也标志着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 2025-03-12 16:28:35
- 19457
-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拥有环境和大气两个系列共7颗在轨卫星,自2000年以来我国“绿线”已向西移动约300公里,这与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高度契合的。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能力,进一步发挥好遥感技术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联动应用。
- 2025-03-12 16:28:35
- 17181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