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智慧水利建设
2025-02-28 16:20:49智慧城市网整理阅读量:18282 我要评论
近日,嘉兴市水利局正式印发《嘉兴市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为嘉兴市数字孪生水利提供了顶层设计。
早在2024年7月,水利部印发《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方案(2024—2026年)》。该方案是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提升水利监测感知能力而制定的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的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监测感知能力。2025年水利部全面启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这标志着水利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的战略跨越,我国水资源管理即将迈入“高保真”数字孪生时代。
天空监测:利用光学遥感、SAR(合成孔径雷达)、重力、气象卫星、北斗等技术装备,实现对流域下垫面、河湖水体、洪涝灾害、工程面貌等的大尺度全局监测感知。
地面监测:利用雨量站、蒸发站、地下水站、土壤墒情站、视频监测站等地面监测设施设备,实现对关键区域点位雨情、蒸发、地下水位、墒情等要素的精准实时监测感知。
水域感知:利用声、光、电、无人船等监测技术装备,实现对河湖库水体的水位、流速、水质、泥沙含量、水下地形、水生生物等水中水下要素的精准自动化监测感知。
工程监测:利用渗压计、光纤光栅、应变计、震动仪、测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手段,实现对水库大坝、堤防、水闸、隧洞等水利工程内外的渗流渗压、位移形变、应力应变等工情险情要素的实时精细监测感知。
在防洪减灾领域,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通过集成气象、水文、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建立高精度洪水预报模型,实现洪水演进过程的实时模拟。例如,在某流域防洪实践中,数字孪生系统将洪水预报预见期从24小时延长至72小时,预报精度提高20%以上。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水资源配置的智能化。通过构建水资源数字孪生平台,整合供水、用水、排水等环节数据,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某灌区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后,灌溉用水效率提高15%,年节水达2000万立方米。
在水环境治理中,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水质变化,预测水环境演变趋势。在某湖泊治理项目中,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水质变化的精准预测,为治理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嘉兴市数字孪生水利遵循浙江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1136”总体框架,依托在建的重大水利工程,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3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迭代“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智能业务应用。《方案》主要从市级层面做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统筹工作,既有效衔接省级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相应成果,又实现与县(市、区)能够贯通衔接。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路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国家水资源计量站、国家水文计量站的成功获批筹建,有效填补了国家计量体系在水利领域的空白,立足水利高质量发展对计量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强化了水利行业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提升水利计量管理水平。
- 2025-02-28 16:20:49
- 23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