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批准建立483项国家标准物质 累计超1.7万项
2024-10-22 11:15:39市场监管总局阅读量:143 我要评论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统计数据称,2024年前三季度新批准建立国家标准物质483项,总数累计超1.7万项。
从申报主体性质看,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的申报主体有明显差异。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难度大、投入高、研发周期长,其申报主体主要为科研机构。获批的39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全部由科研机构研发。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主要受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驱动,企业成为供给主体,标准物质产业化特征更加明显。在获批的国家二级标准物质中,科研机构研发121项,占27.3%;企业研发323项,占72.7%。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互补,科研机构瞄准科技前沿开展标准物质攻关研发以支撑国家战略需求,企业面向市场积极应对具体领域的个性化需要。
从获批标准物质地域看,新批准建立的国家标准物质共涉及研制生产机构61家,注册地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南、上海、天津、浙江等17个省(市)。研制生产机构注册地在北京市的获批标准物质95项,占19.7%;注册地在山东省的获批标准物质84项,占17.4%;注册地在河南省的获批标准物质43项,占8.9%;注册地在天津市的获批标准物质40项,占8.3%;注册地在上海市的获批标准物质35项,占7.3%。
东部地区研制机构获批标准物质345项,占71.4%;中部地区研制机构获批标准物质55项,占11.4%;西部地区研制机构获批标准物质45项,占9.3%;东北地区研制机构获批标准物质38项,占7.9%。东部地区研制机构较多,标准物质研发活动较为活跃。
从获批标准物质专业领域分布看,新批准建立的国家标准物质共涉及8个专业领域。其中环境类标准物质157项,占比32.5%;化工类标准物质123项,占比25.5%;地矿类标准物质64项,占比13.3%;临床类标准物质39项,占比8.1%;钢铁类标准物质30项,占比6.2%;物化特性类标准物质27项,占比5.6%;工程技术类标准物质26项,占比5.4%;食品类标准物质16项,占比3.3%;核材料类标准物质1项,占比0.2%。前三季度,我国新批准建立环境、化工、地矿类标准物质数量占比达到71.3%,表明环境监测、化工、地矿行业标准物质需求旺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称,2024年前三季度新批准建立国家标准物质483项,总数累计超1.7万项。
- 2024-10-22 11:15:39
- 144
-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两种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监测是研究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基础,也是评价温室效应的依据和指定减排措施的标尺。
- 2024-10-22 11:15:39
- 214
-
我国首批高精度碳监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发布 为全国碳监测提供高精度的“标尺”
这两种标准物质的量值完全覆盖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范围,其不确定度比现有同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成为我国首批达到高精度碳监测要求的气体标准物质,为全国碳监测提供高精度的“标尺”。- 2024-10-22 11:15:39
- 24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