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未来三年年均投资近200亿元 虚拟电厂迎来千亿蓝海市场

2022-12-14 14:39:27仪表网阅读量:451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行业动态】 众所周知,在“双碳”经济发展共识下,以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虽说已在政策倾斜、“平价”市场化运行中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力,但随着风光资源装机容量的持续上升,其本身间歇性、随机波动性特点也给电网消纳调配形成压力。
 
  虚拟发电厂则依托自身的跨区域发电资源整合、计量、通信和调度决策AI系统,逐步成为解决电力峰谷差的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之一。
 
  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持续攀升,虚拟电厂有望依托自身在电网智能调度、效率优化方面作用,与储能系统等共同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积极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
 
  据了解,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并作为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由于我国虚拟电厂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出台专项政策对虚拟电厂的功能定位、发展路线和商业模式予以明确,这也是促进其由虚向实的关键。此次发布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和中远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目前,虚拟电厂对于提升新能源消纳及电力保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仅仅依靠电网自身和电源的调节能力,已经很难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需要虚拟电厂等负荷侧服务与源网进行协调互动。随着国家支持虚拟电厂的政策利好频出,我国虚拟电厂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华西证券预计,到2025年,虚拟电厂的投资建设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建设规模或可达到105-200亿元。由于虚拟电厂的商业本质是通过解决95%以上峰值负荷的问题来创造价值,预计2025年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968亿元。
 
  在政策催化和产业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涉及虚拟电厂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万胜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智能电表产品,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等用电领域的电能计量、数据采集等环节。
 
  迦南智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虚拟电厂为集新能源发电、储能、电动汽车、可控负荷于一体的系统,“计量、 采集、调度”是其关键技术,公司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能源控制器、融合终端等产品可实现虚拟电厂需求的双向计量、数据采集等功能,可配合远程系统实现调度管理,适应于虚拟电厂的建设。
 
  随着电价市场的改革,生产企业对降低负荷的需求增加,虚拟电厂产业链中的发电端信息化企业及综合能源优化系统布局的上市公司,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电气工业领域重要时刻!第24届中国电气工业百强榜单揭秘

    “2024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榜单重磅出炉,智能制造网了解到,本届上榜的百强企业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7971.89亿元,同比上涨40.58%。
    2022-12-14 14:39:27
    18691
  • 施耐德电气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动

    施耐德电气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DP China Hub)自202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专注于数字配电业务,搭建了包含产品开发、质量、工业化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在内的全功能研发团队。
    2022-12-14 14:39:27
    426
  • 安科瑞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安科瑞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022-12-14 14:39:27
    424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