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宝明通
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碳减排“抄作业”!《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发布

2022-12-06 16:32:20TCL华星 环保在线整理阅读量:375 我要评论


导读:《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发布,深度解析了碳减排实施战略和路径。

  【化工机械设备网 行业动态】2022年11月,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以及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撰写的《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发布。据悉,这也是我国首部,以全球碳排放现状和我国“双碳”目标为核心,深度解析了实施战略和路径。
 
  白皮书分6章——全球碳排放现状和中国“双碳”目标,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状况,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排放现状,头部企业减碳措施和努力,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实施碳减排方案,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愿景。
 
  白皮书表示,关于我国碳排放有五个基本事实——
 
  事实一:总量巨大, 但估算具有不确定性。
 
  事实二: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要原因。
 
  事实三: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最大。
 
  事实四:我国高耗能产业的能效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事实五:各省之间的碳排放差异巨大。
 
  白皮书提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抓手和路径主要有九大方向——抓电力、交通、工业、建筑4大行业,以减污降碳、节能提效、循环降碳、发展碳汇、绿色金融等为抓手,多目标协调、统筹推进。
 
  总结来说,我国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面临着一场硬仗。
 
  就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来看,白皮书汇总:我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领域的国家标准共计有900余项。其中,石油类国家标准300余项,煤炭类国家标准40余项,天然气类国家标准200余项,电力类国家标准近300项。
 
  在现有国家标准中,节能类国家标准390余项,现行强制性能耗限额与能效标准分别为112项和75项。已发布温室气体管理相关16项国家标准,正在制修订的标准30余项,其中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28 项、项目减排量核算标准4项、核查系列标准3项、企业碳管理系列标准3项、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4项。此外,绿色制造、包装和评价等国家标准有50余项,循环经济类国家标准有10余项。
 
  在现有行业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领域的行业标准共计6100余项,其中煤炭类行业标准1300余项(推标1000余项),电力类行业标准2300余项(推标2200余项),石油天然气类行业标准2400余项(推标2200余项)。
 
  在现有行业标准中,涉及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能效、能耗、温室气体等多个领域的行业标准700余项,覆盖环境保护、石油天然气、煤炭、交通、林业等行业领域。
 
  
       接下来,切入正题,截至2021年,国内在显示面板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2万亿元,国产化替代率逐年提高,国内材料供应企业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碳排放量上企业层面呈上涨趋势,2021年碳排放量已达到1660.14kg CO2e;全国层面有所波动。
 
  
       对于半导体显示行业来说,白皮书给出了3点减排建议——1、优化产品生态设计;2、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3、助力组织层面节能减排。
 
  目前,头部企业的减排措施已经基本跟上了步伐。如TCL华星,武汉华星t3项目获批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 "称号;武汉华星t4项目获批市城建局三星“绿色建筑"证书;苏州华星设置11台废气在线监控设备;深圳华星增加氮氧化物处理系统;助力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创新引入人工湿地技术;自主开发智能数据平台;致力于LTPS低功耗技术的改进等等。
 
  白皮书认为,我国相关政策应持续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全流程应用,建设和推广绿色产线和园区,另辟清洁发展之路,建立并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半导体显示行业企业应积极实现自身碳中和,并以其技术赋能社会实现碳中和,同时以企业的影响力、产品及服务的渗透能力,影响民众,加强在国际上发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原标题:碳减排“抄作业”!《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发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