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新风口来袭,传感器成新农田“守护者”
2022-07-19 13:49:01仪表网阅读量:2334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行业动态】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能否快速发展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
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一向充足,但是由于农民对设施农业不了解以及农业技术人员占比较低,大量的农业新技术在我国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农业经济整体呈现出劳动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方式不科学、劳动手段不先进等态势。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以及科学水平的提高,智慧农业开始崛起。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围绕智慧农业进行了广泛的布局,分别出台了NSTC“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产业战略白皮书、农业4.0手册、农业创新2025、数字农业、社会5.0等政策,2015-2025全球智慧农业市值将达到683亿美元。
在智慧农业中,物联网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实现感知、传输和控制三大作用。而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信息的重任。通过各类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以及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华为XLabs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用于牲畜、农作物和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出货量将达到数十亿。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阶产物,同时也是智慧农业的核心。传感器在物联网的宏观调控下,能够根据当前的农产品种植特点,对不同农作物的环境需求进行感知,通过对其实施智能化的监控,可以有效提升种植效率,提升产量。
在作物环境信息监测系统中,可以实时监测育种小区视频图像、空气温湿度、光照、风速、风向、雨量、土壤温湿度、电导率、pH值、土壤墒情等参数。也可以进行作物穗层温湿度监测。利用这些信息,系统能对不同监测点信息同步获取、存储、动态直观呈现及管理,为及时灌溉和适量灌溉、作物最佳生长条件改善等提供参考。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我国在智慧农业和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支持。例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重构和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农业也正在焕发出崭新的力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数字化农业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智慧农业行业前景广阔。
目前,智慧农业在我国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使中国农业从原来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智慧农业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全面感知,数据上云等方式使得智慧农业的传输网络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不断涌现。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传感技术已然成为“刚需”。
原标题:智慧农业新风口来袭,传感器成新农田“守护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安培龙拟斥不超7000万元投设中国香港全资子公司及泰国孙公司
根据公告,香港全资子公司1的注册资本为150万港元,香港全资子公司2的注册资本为10万港元,均由公司全资持有。公司表示,此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 2022-07-19 13:49:01
- 15758
-
第三届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依托国内传感器领域最大的科技服务平台——矽知科技,正逐步成长为中国感知领域覆盖面广、产业链全面、影响力传播深远的展会。
- 2022-07-19 13:49:01
- 18738
-
高华科技2024年度净利润5955.34万元 同比减少38.19%
公司受益于航空航天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等积极影响,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需求上涨,本期交付量同比增加,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加。- 2022-07-19 13:49:01
- 1596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