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所有分类

中国风机叶片业命运多揣

2007-08-27 08:39:34阅读量:251 我要评论


    一场关于中国风机叶片的官司正低调而激烈地进行着。涉及此案的中外双方都各执一词,丹麦LM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认为它在中国申请的风机叶片设计有效,而起诉者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以及*复审委员会(简称产权局复审会)则认为应该撤销此。由于相关公司以及核心人员对此事密而不谈,很多细节都不清楚,目前难以断言谁对谁错,谁输谁赢。但是,如果外方获胜,中国风机叶片行业必将沦为“*二个DVD行业”,中国的风机叶片企业将成为廉价生产商,为外国费所钳制。 

  中外对峙 

  丹麦LM公司是案件中的关键,该公司是风力发电机叶片三大制造商之一,已在乌鲁木齐、天津落户。1998年9月,LM公司向我国*申请了风力机预弯叶片发明,2004年4月被授予发明权(号98808849.5)。 

  但是,一年后此权受到了中国企业的质疑。2005年5月,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向*复审委员会提出,LM公司的风力机预弯叶片发明无效。复审委员会于2006年7月宣告该无效。 

  但LM公司随即向北京市中级*提出行政诉讼,要求恢复该。2007年4月,北京市一中院判决,撤销*复审委员会对LM公司发明无效的决定。 

  上述判决并不能让*复审会和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信服,它们随即联合上诉,坚称LM无效。目前,双方正在等待*的开庭。 

  上海证券报两次致电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相关人员都表示,在官司没有定论之前不接受采访,不过他声称,“丹麦LM公司风力机预弯叶片不属于,在其申请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是上海市*。其自主开发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和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主要有风力发电机叶片、轴流风机叶片等。 

  高额费 

  在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官司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据风电专家施鹏飞介绍,风机叶片是风电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风机叶片预弯是将叶片外形前弯,以免叶片旋转时打到风机塔上,37米长、1.5兆瓦风机都要运用到这一。如果叶片不设前弯的话,现有风电机组必须做非常大的改动。随着我国风机设备的发展,1.5兆瓦风机正在成为我国主力风机。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与LM公司的纠纷引起了风电界的关注。2007年4月底,在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了撤销LM公司风机预弯叶片无效的决定后,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华翼风电叶片研究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鉴衡认证中心共同写了一份材料,希望此官司能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 

该材料称,今后国内大型风力机叶片不可避免地采用LM所覆盖的预弯技术,所以该权将使我国制造企业在与外商竞争中处于极不利地位,终将导致我国叶片制造退出该领域。“LM公司发明在中国存在,将使中国的风能发展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评价说,如果LM打赢了官司,中国DVD行业每年向国外交纳大量费的事情将在风机制造领域重现。 
争议焦点 

  那么,谁能赢得这场官司呢? 

  上海步界律师事务所谷东燕代理过多起官司。她告诉记者,三个必备特点是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案例来说,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很可能是以“没有新颖性”为理由,要求撤销LM的。所谓没有新颖性,即在申请日之前,即已被使用过,或者发表过,或在展览上公开展出过。如果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提交了这方面的证据,复审委员会可能会据此撤销LM公司的。在接下来的官司中,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和LM公司争论的焦点可能也在是否有新颖性。 

  据介绍,LM公司曾在德国也申请过该,在2003年,被德国商标局宣告无效。业内人士表示,德国经验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曾收购德国风电企业的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投身到LM纠纷事件。2007年1月,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国收购了一家风电企业,通过从NOI公司成套引进1.5MW大型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在位于连云港的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据外界称,LM公司叶片发明与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利益攸关。记者曾致电中复集团,希望采访,被对方拒绝。 

  风机设备市场份额每年超百亿 

  我国风电事业始于二十年前。截至2005年底,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仅126万千瓦。“十一五”期间,风电开始加速,2006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相当于以往20年总和。而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至3000万千瓦。预计未来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将高达1400亿元至2100亿元,即每年有超过百亿的市场。电力设备制造商纷纷争抢风机制造蛋糕。 

  风机在室外运行,需要适应多变、恶劣的天气。风电设备制造是一种高科技产业,而且生产相对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在我国制造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国风电绝大部分靠进口,国内仅有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实力较强。我国一些非常有名的大企业曾尝试进入这一行业,后无果而终。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风力发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国内产品占28%。 

而且,国内风机生产关键技术基本依靠技术转让,即与国外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再自行消化生产。中国还没有完全自主研发的设备。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