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从“制造”转向“智造”,仍任重道远
2021-05-13 08:43:15制药网 阿木阅读量:393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开始受到智能化趋势的影响。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工业信息化及数字化的投资,并通过提高“智能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比例,来保持特殊情况下的有效供给。
其中,尤其是对正面临着规模化生产的挑战,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制药行业而言,从“制造”加速转型到“智造”早已成为行业的“众望所归”。据了解,目前众多制药企业都已开始引进不同功能的智能化设备,来提高制药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以及减少失误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例如,某药企早前就引入过一款全自动化智能灯检机。这款灯检机,从启动灯检到一支制剂输出的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一批次可实现自动检测二十多万支口服液体制剂。除了提高效率以外,还能大大降低药企的用工依赖。以前需要20名工人,如今只需要2名在灯检的输入和输出两侧进行维护即可。
从整体来看,近年在集采等一系列新医改政策下,制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正加速朝着智能制造转型。受此影响,智能化制药装备的市场需求开始不断增长。业内认为,在此大背景下,作为制药行业的上游,制药设备行业也将面临向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变的挑战。
据笔者了解,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兴起,其实目前国内不少制药装备厂商都正在加大对智能化产品的升级改造,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关键技术装备”的战略与科技研究,正试图打造制药装备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例如,有干燥设备厂家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中药烘干效率和节能效果,以及中药产品烘干品质。除此之外,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已出口至马来西亚、德国、日本等国家。
还有企业早在2020年5月,就宣布拟投入募集资金1.89亿元用于智能化中药提取生产线项目,引进工业机器人等国内外先进制造及加工设备,建设3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智能化中药提取设备生产线。
另外,有企业也在2020年就验收通过了其位于长沙宁乡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从研发、制造、物流、服务等全流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创建了制药装备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智能制造标准的同时,还有利于助推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向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变。
总的来说,随着近年来系列智能制造利好政策、制造业创新发展政策的支持和推进,以及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制药设备行业朝着智能化发展的步伐正不断加快。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智能制药装备只是局部的智能化,还未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业内建议,未来相关企业除了要通过创新升级不断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多新的配套技术与装置的应用,如PAT技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来进一步提高智能制药装备的“智造”水平。
原标题:制药设备从“制造”转向“智造”,仍任重道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包括睿智医药、海翔药业、美年健康、蓝帆医疗、光正眼科、吉林敖东、亿帆医药等至少10家以上药企赶上了2022年半年报披露“末班车”。
- 2021-05-13 08:43:15
- 4339
-
8月23日,有10余家药企揭晓了半年度业绩,包括微芯生物、海正药业、天新药业、通策医疗、九州通、美迪西、圣济堂、三友医疗、拱东医疗、威尔药业、威高骨科等。
- 2021-05-13 08:43:15
- 381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