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不减,上市环境监测公司纷纷布局“碳中和”业务
2021-03-11 17:30:38仪表网阅读量:1378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明星企业】近15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远超平均水平,但从数值来看,依然与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如期完成碳减排相关目标,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
进入“十四五”,我国环保工作重要的变化是将施行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降碳工作的开展必将对我国环保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环保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重要窗口期。为抢抓碳中和带来的机遇,环境监测企业开始纷纷布局碳中和业务。
先河环保
近日,先河环保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提前布局碳中和、碳达峰相关业务,储备了二氧化碳自动监测仪、甲烷自动监测仪、温室气体传感网络监测仪等温室气体监测仪,可满足污染源排放CEMS、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测、城市及农村监测、碳超级站及碳背景站监测等不同场景的应用,目前该业务正在市场推广中。
汉威科技
3月3日,汉威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围绕碳中和,目前公司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监测以及其他光学高精度气体监测方面都会有相应的应用场景,室内、室外、以及工业现场也有各种各样广泛的应用,碳中和相关应用在公司全产业链上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和贡献。未来,公司在环境监测以及工业现场等涉及碳中和领域会有更多的产品陆续推出。
聚光科技
随着中国“碳中和”的开始,中国的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监测碳排放需求也将迅速扩大。目前,浙江上市公司聚光科技正在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一难题,积极布局基于CEMS等自动监测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从监测端口入手,利用监测仪器计算的方法采集实时监测数据、建立微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建立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
天瑞仪器
近日,天瑞仪器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空气监测方面,拥有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PM2.5、PM10及扬尘类在线监控设备。有空气中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指标在线监测设备,又拥有在线多种VOCs监测设备。并针对特定应用要求,还有上述相关检测项目的走航车系列,以满足动态监控,静态监控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减排、环保、碳中和等各种监控要求,其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地区环境监测单位、工业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安装使用。
蓝盾光电
近日,蓝盾光电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产品包括了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环境大气中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该系统的应用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监管提供了决策依据,将有利于提升对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力度。
雪迪龙
雪迪龙日前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上有2种监测火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即核算法和测量法。在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计量方法上欧盟将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CEMS)两种方式置于同等地位,美国则优先使用CEMS方法。目前我国的碳排放监测的方法主要采用核算法,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利用CEMS系统实际测量的数据有望成为碳排放监测的有效参考,但需要有严格的标准、完善的法律框架及CEMS质量保证体系。公司作为一家环境监测企业,在固定污染源CEMS排放监测领域居于市场前列,随着中国逐渐形成巨大的碳交易市场,将有助于推动企业利用CEMS开展CO2排放监测及交易,对公司监测设备的推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力合科技
近日,力合科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作为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商,在几年前已经开展温室气体相关设备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气碳排放监测解决方案,适用于固定排放源监测、园区“散乱污”排放监测及工业园区整体监测、城市组分站及超级站建设、移动执法排查等。
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不断推进,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将快速增加,碳排放交易不仅涵盖政府与企业核算数据,也涵盖地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政府对排放的规划、管理与落实也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
原标题:热度不减,上市环境监测公司纷纷布局“碳中和”业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6月4日至6日的2025上海环境监测展(暨上海仪器仪表展),已经准备好,构筑全面、高端、智能的商贸对接桥梁,携业界同仁共绘环境监测数智化新图景!
- 2021-03-11 17:30:38
- 17885
-
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近日正式发布,明确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
- 2021-03-11 17:30:38
- 19707
-
生态环境部:AI技术助力监测数智化转型 多项创新应用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部3月26日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正加速数智化转型,AI技术应用成效显著。- 2021-03-11 17:30:38
- 1554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