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机市场需求稳增,企业加速转型创新
2020-08-04 09:23:29制药网 阿木阅读量:953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对于医药产业需求的逐年增大,我国医药市场正开始呈现出明显快速增长趋势。而受此影响,我国制药设备市场也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国内药机企业开始走路线
事实上,近几年受经济化的影响、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设备市场的升级,低端价格战模式已经被改变,设备正成为诸多药机企业主攻的战略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外制药装备巨头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规模与销售力度,并凭借其在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其也开始占据国内制药装备的主要市场份额。相对来说,我国药机企业在市场方面与之相比一直有较大不足。
但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推动医药行业结构调整下,国内制药装备制造行业已经开始加速转型升级,药机企业正通过积极适应新环境,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药机企业开始走路线,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例如,楚天科技董事长就曾公开表示,未来制药设备化、“医药工业4.0”与智能制造将被视作药厂的“刚性需求”。而基于长远的预见,楚天科技目前已利用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成功研制了部分智能医药生产机器人及相关生产线,正向打造“医药工业4.0”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EPC服务商转型。
而新华医疗则早在2016、2017年年报中就反复提到公司战略“医疗器械向高值迈进,制药装备向生命科技领域拓展,医疗服务向二级以上及专科医院发展”。而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新华医疗正凭借成本、渠道、服务上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步替代进口,并加速走出*加入到市场的竞争中。
向药机市场转型任重道远
当然,从整体来看,在制药装备行业向市场努力奋进的情况下,其除了技术挑战外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其它挑战。首先,制药设备产业是一个高科技发展领域,其对人才方面要求会相对较高。药机企业若想进军领域,人才扩充与培养都*。
其次,在原料药、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药企不得不合理、优化管理成本,对制药装备的投入方面存在压力,药机企业的产品销售或将受到影响。
另外,优胜劣汰的局面下,药机企业还需要不断转型升级。然而在淘汰低端设备的同时,企业研制生产新设备必须依靠技术、设计、服务等方面持续化的投入,这对改良改造升级设备的企业而言也是一大笔费用,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掏出这笔费用。在以上种种因素下,国内药机企业向药机市场转型仍任重而道远。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也指出,医药行业总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它给药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但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药机企业没有发现或者并不做出应对及改变。
结语
总的来说,国产药机与过去相比,无论是受认可的程度、应用的范围都在不断改善。不过就行业整体水平来看,国产药机与进口药机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例如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企业管理存在短板等。但在医药政策以及企业的积极发展下,业内认为,会有越来越多新型产品逐渐弥补我国在制药设备上的空白,也会有更多国产药机因物廉价美等优势逐渐走出*。
原标题:国内药机市场需求稳增,企业加速转型创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包括睿智医药、海翔药业、美年健康、蓝帆医疗、光正眼科、吉林敖东、亿帆医药等至少10家以上药企赶上了2022年半年报披露“末班车”。
- 2020-08-04 09:23:29
- 4340
-
8月23日,有10余家药企揭晓了半年度业绩,包括微芯生物、海正药业、天新药业、通策医疗、九州通、美迪西、圣济堂、三友医疗、拱东医疗、威尔药业、威高骨科等。
- 2020-08-04 09:23:29
- 381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