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7家受专项节能监察 能源计量仪表为节能“把脉”
2020-05-29 09:46:58仪表网阅读量:700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近日,*按照《2020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节函﹝2020﹞1号)部署,确定了2020年度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
经统筹考虑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所在地区和监察内容等,确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总量为3177家。其中,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2170家,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阶梯电价政策执行专项监察754家,数据中心能效专项监察144家,2019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109家
《计划》的发布,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能源消耗总量较大的行业一直非常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计量体制,并跟踪能源计量技术的发展,总结出一些适合国情和行业特点的能源管理经验。
但是,目前仍有一些高耗能企业节能法律意识淡薄,未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到位,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比较被动,认为能源计量问题是政府要求的,是“不得不做”的,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2017年《“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出台,明确了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部署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
如何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那就离不开能源计量这只“眼睛”。某厂负责人表示:“以前厂区只有水表和电表计量,均采用人工抄表的形式。安装的少量仪表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甚至连是好是坏都不清楚,能源管理非常粗放。后来,厂里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全厂能源计量系统建设,包括仪表采购、管路改造、网络架设等。现在,厂里已经成功构建了煤、油、水、电、汽等多种能源的计量数据采集系统,并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施监测、集中存储、信息发布和分析应用,形成了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控平台,能源管理有的放矢,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随着我国工业节能工作的开展,需要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计量和能效管理。2017年国家*综合司印发了《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强能源计量领域标准建设,进一步推动能源装备其精度、性能稳定性、通信手段和协议开放性等技术水平的提升。
不断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需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强化对能源计量仪器的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首先,调整重点能源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发证权限,通过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组织后续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重视和支持企业加强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科研开发,对不能满足技术要求的能源计量仪表及设备要坚决淘汰,净化能源计量仪表市场。
其次,要尽快建立新型能源计量仪表的计量标准、校准装置,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扩大能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计量仪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据和途径;另外,要针对能源计量仪表的综合性、难以拆卸性等特点,引进和研制能源计量仪表在线检定校准装置,研究推广在线检定校准方法,为企业提供现场计量检测服务。
随着节能领域对能源计量仪表需求的增多,以及仪表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计量仪表的种类将不断增加,同时仪表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也将不断提高。此次,工业节能监察计划的发布,在推动着我国工业向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将*的刺激能源计量仪表的市场需求。
原标题:3177家受专项节能监察 能源计量仪表为节能“把脉”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6月4日至6日的2025上海环境监测展(暨上海仪器仪表展),已经准备好,构筑全面、高端、智能的商贸对接桥梁,携业界同仁共绘环境监测数智化新图景!
- 2020-05-29 09:46:58
- 15896
-
美国104%关税影响几何?金卡智能、汇中股份等上市公司最新回应来了!
由美国掀起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关税贸易“战争”,对中国及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全球仪器仪表产业也不能幸免。- 2020-05-29 09:46:58
- 16137
-
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不仅传递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信号,也有助于改变A股市场“重融资、轻回报”的旧形象,重塑投资和融资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 2020-05-29 09:46:58
- 17101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