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一周看点

传感器技术助力荷兰农场实现精准农业

2020-02-20 09:30:02传感器专家网阅读量:357 我要评论


  【化工机械设备网 一周看点】据联合国报告,到2050年,人口将接近100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将增加70%以上。如何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使其更富营养价值,精准农业可以提供答案。在荷兰,精准农业已显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目前,荷兰政府大力支持农户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精准农业模式转型。如今,荷兰80%的农民已在荷兰政府支持下,对农田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农民也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收集田间信息。在荷兰,几乎所有的田间防治都基于大数据分析。
 
  在位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范登波恩农场,该农场通过利用传感器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分析土地和农作物等信息,以低能耗获得大产量。相关报告显示,每0.4公顷土豆的平均产量约为9吨。而在范登波恩农场,每英亩土豆的产量可超过20吨。
 
  范登波恩农场是一个家族农场,成立于1952年,农场拥有180块土地,总面积达到900公顷,主要种植土豆、甜菜和玉米3种农作物。然而,整个农场包括保罗·范佐格在内,仅有6名工作人员。
 
  在农闲时节,范登波恩农场却一片忙碌。办公室里,农场总经理兼数据分析师保罗·范佐格,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两台电脑的屏幕,上面分别显示着农场土地的监控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据其介绍,这是通过定位系统采集到的农场所有土地的数据。他们会根据这些数据,合理制定每一块地的种植计划。这是该农场精准农业生产周期中的*个环节。
 
  之所以6个人就能经营一家大型农场,一是靠机械化。农场有各种农业机械30多台,其中一些机械是高度自动化的。二是靠数字化。通过放置在田间地头的许多传感器获得数据。
 
  农场主雅各布·范登波恩称,“这些数据是我们提高效率的法宝。传感器被应用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范登波恩称,精准农业可使农业生产做到既高产又环保,这就要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土地和农作物等信息,这是传统农业难以做到的,只有借助数字技术才能实现。
 
  范登波恩经过多年摸索,把精准农业整个流程细分为14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需在冬季完成。在对土地进行测绘规划之后,便是土壤扫描和车辙计算。在一段现场作业视频中,一辆拖拉机正拖载着一个长条形传感器在土壤上运行。“过去,农民们只凭经验来认识土壤。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对土壤进行精确分析。传感器扫描土壤、获得土壤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施肥、灌溉和种植。”范佐格解释说。
 
  科学合理地设计机动车路线,可平均提高7%的产量。为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对农田的碾压,在农耕开始前,技术人员先在电脑上根据定位系统制定机动车行驶路线图,供操作人员在田间作业时遵循。“从春天施肥、播种到秋天收获、储存,农作物保护、灌溉、监测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采集和分析。除了各种传感器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用于数据采集的秘密武器。”范佐格手指一摁,墙上一道暗门徐徐开启,里面陈列着大小不一的无人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
 
  此外,在农场仓库还可以看到一台大型机械,它的两翼下方安装着许多传感器。据介绍,传感器捕捉到的农作物营养状况数据会被上传到机械驾驶室的电脑上。电脑分析数据,计算出农田每一处不同的肥料需求,就可在定位系统的引导下进行精准施肥。
 
  原标题:传感器技术助力荷兰农场实现精准农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