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宝明通
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近9成处理不规范?垃圾分类使电子垃圾回收变正规

2019-08-30 09:02:54环保在线 三两半整理阅读量:466 我要评论


导读:垃圾分类的推进,带动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再生资源作为其中的一环,也迎来了另一个拐点,在细分领域中,电子垃圾在2018年迎来了报废高峰,行业增速有望改善。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垃圾分类的推进,带动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再生资源作为其中的一环,也迎来了另一个拐点,在细分领域中,电子垃圾在2018年迎来了报废高峰,行业增速有望改善。
 
  我国是电子产品生产消费大国,淘汰过后不少或在家中“沉睡”,或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手机是近年来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电子产品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闲置的废旧手机约10亿部,但回收率却不足2%。
 
  回收渠道不完善是废电子产品处理存在的一个问题。专业机构统计,目前国内约有近90%的电子垃圾没有得到规范处理,而是经流动商贩、个体户回收后,直接交由小型回收企业、家庭拆解小作坊等进行简单的回收拆解处理。
 
  在处理电子垃圾上,国家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松懈。2019年8月27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鼓励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回收消费者淘汰的废旧电子产品,有条件的地方对建设信息平台和回收体系等给予一定支持。这仅是众多政策中的一小部分,此外还具有以下几项政策或标准。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电子垃圾的名录、回收企业的审核和扶持、拆解处理等都已经有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指南,这是规范废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必要条件,由此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和监管有据可依。
 
  有了依据,有了补贴,就要拿出实际的项目或行动来落实。2019年我国在废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上也算是下足了功夫,根据网络统计显示,今年与此相关的新建项目就有几十余个。
 
  据了解,电子垃圾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不规范处置会对空气、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如果能将其含有的金、银、铂、钯等各类资源妥善利用,会获得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这也是我国对电子垃圾如此“上心”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进废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北京于2017年试点“新型回收”,按照《关于征集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试点的通知》要求,北京市*会等4部门选取13家单位为北京市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为期2年,将于今年12月底进行验收。
 
  根据初步统计,2018年13件试点单位共回收各类废弃电子产品100多万台,超过了计划回收量的16%。2019年2月,北京市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第二批),并决定于明年年底验收。
 
  但随着环保政策趋严,行业洗牌现象仍将持续,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将显著改变电子垃圾处理市场的混乱状况,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处理企业将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回收”、逆向物流回收、公益回收等创新模式,废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建设将会加快步伐,通过社会多方共同努力,这座沉睡的电子“矿山”会被尽早唤醒。
 
  原标题:近9成处理不规范?垃圾分类唤醒电子垃圾回收正规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座谈会

    2023年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座谈会,会上,相关单位分别介绍了主要大宗工业固废品种2023年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9-08-30 09:02:54
    246
  • 2023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
    2019-08-30 09:02:54
    359
  • 积成电子与参股公司上海积成能源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在智能化/系统集成以及其他公共事业领域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公共建筑建设中建设单位的需求,开展智能化、系统集成以及其他公共事业领域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咨询服务、规划设计及相关应用的推广服务等合作。
    2019-08-30 09:02:54
    343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