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宝明通
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政策法规

环境部发布两项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意见征集稿

2019-07-30 10:37:33化工仪器网 句号阅读量:430 我要评论


导读:醛、酮类化合物是大气中一类重要易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化工行业、建筑材料、家具、香烟和大气中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

  【化工机械设备网 政策法规】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老旧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慢慢磨灭,随之而来的工业大生产为人类带来了新颖、快捷、的生产生活模式,但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时代病”。而这些“疾病”中,空气污染当属“重症”。
 
  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前不存在空气污染,只是在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下,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到了近现代和当代,人类的工业化生产、燃料燃烧、交通排放严重加剧了污染程度,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污染物,如醛、酮类化合物。
 
  醛、酮类化合物是大气中一类重要易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化工行业、建筑材料、家具、香烟和大气中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醛、酮类化合物既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此外,醛、酮类化合物还是大气中HOx自由基的重要来源,对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近些年,我国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工作,醛、酮类化合物作为大气污染物之一,成了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醛、酮类化合物具有反应活性较高、性质不稳定,导致检测较为困难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检测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制定相应的标准势在必行。
 
  2008年,原国家*下达了制定《空气和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吸收液或二硝基苯肼吸附法/液相色谱》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完善,终形成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和《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2019年7月19日,*发布了关于征求《固定污染源废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向相关单位征集意见。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液相色谱法》中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 2-丁酮、 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戊醛、己醛等12种醛、酮类化合物。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液相色谱法》中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 2-丁酮、 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戊醛、己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和 2,5-二甲基苯甲醛共 16 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环境标准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编制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是我国治理光化学污染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环保体系的客观要求。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而对有关技术所做的统一要求,其约束性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赋予的。两项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的面世,意味着往后我国的醛、酮类污染物防控又添“得力干将”,将“有法可依”。
 
  近些年,我国不断有新的环境标准出炉,同时对以前的标准也加紧了修订,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环保体系正在慢慢完善,适应当前中国发展的环保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相信事在人为,绿水、青山、蓝天终会回来。
 
  资料来源:* 百度文库
 
  原标题:环境部发布两项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意见征集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