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宝明通
当前位置:化工机械设备网>新闻首页>市场分析

技术收购成石化企业出海新走向

2015-09-23 08:38:34中国石油新闻中心阅读量:2565 我要评论


导读:

  【中国化工设备机械网 市场分析】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油气化工企业“走出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技术密集型项目成为受追捧的“新风向”。
  
  17日在上海举行的“油气化工行业“走出去”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业界呼声并不局限于出海“便宜”的油气区块,更多讨论的是如何通过合作,借助*技术,加速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再加上前几年产能扩张迅猛,现在国内石油化工领域整体陷入低端产能过剩、领域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我国石化行业进入了低谷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同比降25%;进出口规模总额同比降21.7%。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方面,同比仅增长2.6%,其中炼油行业出现自2010年以来的负增长,同比降6.6%,化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5.6%,但也是历史同期低水平。
  
  中国化纤总公司上海中纤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宏观战略分析师谢石敏说:“由于产能过剩严重,今年我国纺织化纤行业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一些化纤企业出现倒闭。”
  
  虽然大量石化产品产能过剩,但我国不少产品领域却因技术问题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严重依赖进口。
  
  赵俊贵举例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成树脂领域的核心技术仍有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国内下游汽车市场的需求。
  
  在专家看来,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产能合作,补齐技术短板是我国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面临市场需求增速下降、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突出问题,亟需寻找市场新的空间和增长的新动力。
  
  从大环境来看,石化产业深刻变革,石化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等都为我国利用境外低成本石化原料和*技术,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压力、动力和机遇。
  
  近年来,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央企在加快布局资源、原料、生产、营销、服务、物流仓储乃至研发网络。与此同时,近年来山东万华、浙江荣盛、浙江恒逸等民营企业也正在成为我国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生力军。
  
  在投资方向上,记者了解到,如今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走出去”瞄准的目标不仅仅是油气资源,更渴望填补国内技术的空白。因此,技术密集型的项目极受关注。
  
  “我国化学工业大而不强,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核心技术。而产业分工的调整与大规模并购活动的兴起为我们通过并购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遇。”中国化工集团商务官沈忻介绍,自2006年至今,中国化工集团已完成了7项海外收购,目前还有一项海外收购正在进行中。
  
  沈忻举例称,蛋氨酸是我国化工领域多年久攻未果的项目,国内蛋氨酸需求年增速达10%。通过收购法国安迪苏公司,我国获得了在蛋氨酸领域属于自己的和整套研发体系,填补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对于安迪苏而言,发达国家市场进入成熟期,增长缓慢;而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双方存在互补。
  
  据沈忻介绍,在完成收购后的年(2006年),安迪苏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目前,企业价值增加了八倍。
  
  虽然“走出去”利用资源是大势所趋,但专家仍提醒企业在做决策时需要慎重,不要打无准备之战。
  
  私募基金巨头安宏资本战略合伙人俞大海坦言,石油化工的海外并购是个门槛很高的领域,除了文化、法律等差异之外,还可能遇到原料、环保、资本密集度等多方面的挑战。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