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甲醇技术角逐拉开序幕
2015-07-07 18:49:46慧聪化工网阅读量:2048 我要评论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价格行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拟建的甲醇制烯烃(MTO)项目规模高达3000多万吨/年,加上甲醇制油(MTG)和甲醇制芳烃(MTA),除去部分MTO装置用进口甲醇作原料外,所用甲醇规模已超过1万亿吨/年。这还不包括我国多地已在推广的各种型号甲醇燃料,甲醇需求之大可见一斑。此外,为适应上控制船舶燃料油污染而出现的甲醇燃料轮船绿色革命,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甲醇市场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甲醇市场,“十三五”时期,中外甲醇技术将展开激烈竞争。
中外甲醇技术角逐拉开序幕
国外技术有待完善
大甲醇装置实现降低吨醇投资和成本的关键是提高单系列和单塔能力,而非多塔和多系列的简单组合。目前国外大甲醇技术主要是Lurgi和DAVY技术。
Lurgi157万吨/年大甲醇技术由3台甲醇塔组成,其中一台气冷塔既作反应器又作换热器,单塔能力为55.6万吨/年。这种水冷串气冷技术,装置为轴向塔,前后串联二台合成塔的进出口总压差高达0.7MPa,且吨醇副产蒸汽量小于1吨。从Lurgi的新资料显示,这一大甲醇技术目前仍在完善改进中。
DAVY大甲醇醇原技术方案为180万吨/年两台5米直径径向塔用1台循环机串并联,投运中超温达300℃以上。现改为由两个相同系列塔组成,每套90万吨/年,包括一个预甲醇合成塔和一个大径向塔、循环机、换热、分离设备,但合成高温度定为315℃。
虽然这两种国外大甲醇技术可采用科莱恩和庄信万丰耐热性和活性好的甲醇催化剂,但其大甲醇技术路线和甲醇反应器结构未能与催化剂匹配,限制了其综合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中外甲醇技术角逐拉开序幕
自主技术基础具备
本世纪以来,我国在甲醇合成工程技术上取得不俗业绩。近年来,原来使用引进大化肥技术的陕西渭化、内蒙天野、大连大化等,其年产20万/年、30万吨/年甲醇装置已采用我国自主技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已组织由华东理工和杭州林达分别参加的煤基大甲醇国家攻关项目。林达公司已成功签定年产20万吨/年、30万吨/年、60万吨/年多项甲醇塔等合同。2014年中标并签订新疆中衡甲醇招标项目合同,已完成年产80万吨/年工艺包设计,该项目4.2米直径合成塔日产甲醇2470吨,在110%负荷下年产甲醇95万吨,已达到DAVY大甲醇单台90万吨能力。该技术单台5.8米直径合成塔可达日产5000吨的大甲醇水平。
此外,采用我国大连化物所自主创新的MTO技术,建成的神华包头180万吨/年甲醇制60万吨/年烯烃MTO装置、宁煤167万吨/年甲醇制50万吨/年MTP大型装置,在目前低油价下仍可盈利,促进了国内甲醇的需求。
中外技术同台竞争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大甲醇国产化技术的自主创新,国内企业家也开始积极选用技术*、投资低的国内甲醇技术。相信具有大甲醇装置设计丰富经验和工程业绩的工程公司与国内大甲醇技术开发单位的深入交流合作,会共同推进国产化技术大甲醇工程。这也将改变我国大甲醇项目招标中,因为没有自主大甲醇技术而只向国外商开放的情况。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近日,由中国化学工程科技公司参与主编的国内首个《绿色甲醇评价方法》(T/SEESA 024-2024)在上海正式发布并实施。
- 2015-07-07 18:49:46
- 16538
-
沙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俄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和俄ESN集团签署协议,将在俄远东阿穆尔河(Amur)地区共同建设运营产能为200万吨/年的甲醇工厂。
- 2015-07-07 18:49:46
- 780
-
作为科莱恩新一代甲醇合成催化剂,MegaMax?800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宁煤”)的煤制油工厂表现。
- 2015-07-07 18:49:46
- 1434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