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蕴藏力量 稳步而行
2015-03-03 11:30:33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阅读量:2281 我要评论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随着能源的日渐多样化,开发海上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共识。海面上一年到头无停歇的风,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无尽能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海风发电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上风电蕴藏力量 稳步而行
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风电产业开始迈出复苏步伐。“风电被证明为非常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发电技术。”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Sawyer表示,“风电不仅具有安装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也为电力公司,独立电力运营商和其他公司提供了一个‘成本稳定’选择,特别是在目前化石燃料价格存在巨大波动的背景下。”
风电产业增长势头明显
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表示,国家已明确提出风电到2020年达到2亿千瓦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倒推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每年需要投产2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清晰,风电产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根据部署,今年国家*将继续做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并结合防治大气污染输电通道建设和当地风能资源情况,科学布局配套风电基地,进一步明确输电通道中风电等新能源电量的比重,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体系亟待完善
毋庸置疑,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海上风电具备更大的潜力。然而,如何将这些潜力转化为创造力?如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政府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和健全产业政策,通过有效发挥政府的服务和监督职能为行业的发展铺就高速发展之路。
然而,与成熟的陆上风电产业链相比,海上风电产业链仍没有建立起来。一般而言,风电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风电机组、标准规范、安装施工等。
虽然五大电源投资企业和中广核、国华、三峡、河北建投、鲁能、粤电等能源投资企业,在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发建设一些海上风电项目,但真正海上风电施工经验丰富的企业。另外,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远落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安装施工设备上严重短缺。其次,国内专业的风电安装船,在技术、生产等领域也相对比较落后,很难应对当今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节奏。
此外,据了解,适合海上风电的5MW和6MW大容量机组在制造方面还处于少量试运行阶段。实际的施工发电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各个产业链缺少系统的的标准规范也是掣肘整个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原因。
据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蔡继峰介绍,目前,中国虽然制定了部分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践实现有效指导。
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处处长谢宏文表示,海上风电选址需要考虑空中及水面航道、雷达影响范围、海洋功能区划、港口码头、锚地、自然保护区、滩涂围垦及养殖、军事用海等。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认识不统一,加大了前期协调工作的难度。据悉,仅海域使用论证使用许可、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即需要2年以上。
另外,缺乏科学的招标权责机制也制约了海上风电发展。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由国家*主持开展,按照有关规定,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后,还需要经过*、*以及国家*等部门的核准,后上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破除多头审批难题。
实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除价格因素外,技术突破也很重要。这些技术包括,海上大容量风机检测、大容量海上机组、海底电缆敷设技术、海上施工技术等等。目前西门子大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是6兆瓦,但是该公司需要开始考虑8兆瓦的机组。西门子的竞争对手阿海珐(ArevaSA)和维斯塔斯(VestasA/S)已经有8兆瓦的产品了。韩国三星公司的7兆瓦的海上风机已经在济州岛海上风场安装。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有助于削减海上风力发电的成本。西门子公司海上业务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成本降低40%左右。届时这一成本水平仍将比现今的陆地风电成本要高35%左右,比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成本高出1.7倍,但是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下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门子正在考虑研发更大、更的风力涡轮机。
目前,中国在海上风电相关技术上的地位还达不到水平。这也和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水平正相关。据国外机构统计,2012年英国海上风电装机达367万千瓦、丹麦123万千瓦、比利时56.55万千瓦、德国50.8万千瓦,中国以35.59万千瓦的并网容量,名列第五。这些欧洲国家,在海上风能开发上都比中国强大。从这方面看,世界上的海上风电技术大部分在欧洲。
海上风电开发的经济性不佳,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够高。因而使得海上风电的巨大能量不能为人类利用,实在可惜。但可喜的是,海上风电的开发已迈出坚实的步伐,海上风电的技术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中外一大批相关公司如GE、西门子、联合动力等海上风电装备公司和一大批施工专业公司都已开始研究新一代海上风电装备和施工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例如到2020年,海上风电成本降低40%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届时虽然海上风电的成本仍高于陆上风电35%,但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比陆上风电高40%~50%,电价水平基本上可以和陆上风电达到一个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目前发展海上风电的策略应该是量力而行,稳中求进。即保持一定规模,为发展技术提供支持,又不盲目冒进,防止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应鼓励和引导海上风电的技术发展,投资企业应充分考虑海上风电的技术*性和投资效益,这样,我国的海上风电才能健康发展。
海上风电蕴藏力量 稳步而行
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风电产业开始迈出复苏步伐。“风电被证明为非常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发电技术。”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Sawyer表示,“风电不仅具有安装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也为电力公司,独立电力运营商和其他公司提供了一个‘成本稳定’选择,特别是在目前化石燃料价格存在巨大波动的背景下。”
风电产业增长势头明显
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表示,国家已明确提出风电到2020年达到2亿千瓦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倒推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每年需要投产2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清晰,风电产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根据部署,今年国家*将继续做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并结合防治大气污染输电通道建设和当地风能资源情况,科学布局配套风电基地,进一步明确输电通道中风电等新能源电量的比重,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体系亟待完善
毋庸置疑,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海上风电具备更大的潜力。然而,如何将这些潜力转化为创造力?如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政府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和健全产业政策,通过有效发挥政府的服务和监督职能为行业的发展铺就高速发展之路。
然而,与成熟的陆上风电产业链相比,海上风电产业链仍没有建立起来。一般而言,风电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风电机组、标准规范、安装施工等。
虽然五大电源投资企业和中广核、国华、三峡、河北建投、鲁能、粤电等能源投资企业,在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发建设一些海上风电项目,但真正海上风电施工经验丰富的企业。另外,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远落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安装施工设备上严重短缺。其次,国内专业的风电安装船,在技术、生产等领域也相对比较落后,很难应对当今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节奏。
此外,据了解,适合海上风电的5MW和6MW大容量机组在制造方面还处于少量试运行阶段。实际的施工发电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各个产业链缺少系统的的标准规范也是掣肘整个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原因。
据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蔡继峰介绍,目前,中国虽然制定了部分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践实现有效指导。
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处处长谢宏文表示,海上风电选址需要考虑空中及水面航道、雷达影响范围、海洋功能区划、港口码头、锚地、自然保护区、滩涂围垦及养殖、军事用海等。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认识不统一,加大了前期协调工作的难度。据悉,仅海域使用论证使用许可、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即需要2年以上。
另外,缺乏科学的招标权责机制也制约了海上风电发展。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由国家*主持开展,按照有关规定,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后,还需要经过*、*以及国家*等部门的核准,后上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破除多头审批难题。
实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除价格因素外,技术突破也很重要。这些技术包括,海上大容量风机检测、大容量海上机组、海底电缆敷设技术、海上施工技术等等。目前西门子大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是6兆瓦,但是该公司需要开始考虑8兆瓦的机组。西门子的竞争对手阿海珐(ArevaSA)和维斯塔斯(VestasA/S)已经有8兆瓦的产品了。韩国三星公司的7兆瓦的海上风机已经在济州岛海上风场安装。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有助于削减海上风力发电的成本。西门子公司海上业务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成本降低40%左右。届时这一成本水平仍将比现今的陆地风电成本要高35%左右,比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成本高出1.7倍,但是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下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门子正在考虑研发更大、更的风力涡轮机。
目前,中国在海上风电相关技术上的地位还达不到水平。这也和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水平正相关。据国外机构统计,2012年英国海上风电装机达367万千瓦、丹麦123万千瓦、比利时56.55万千瓦、德国50.8万千瓦,中国以35.59万千瓦的并网容量,名列第五。这些欧洲国家,在海上风能开发上都比中国强大。从这方面看,世界上的海上风电技术大部分在欧洲。
海上风电开发的经济性不佳,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够高。因而使得海上风电的巨大能量不能为人类利用,实在可惜。但可喜的是,海上风电的开发已迈出坚实的步伐,海上风电的技术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中外一大批相关公司如GE、西门子、联合动力等海上风电装备公司和一大批施工专业公司都已开始研究新一代海上风电装备和施工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例如到2020年,海上风电成本降低40%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届时虽然海上风电的成本仍高于陆上风电35%,但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比陆上风电高40%~50%,电价水平基本上可以和陆上风电达到一个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目前发展海上风电的策略应该是量力而行,稳中求进。即保持一定规模,为发展技术提供支持,又不盲目冒进,防止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应鼓励和引导海上风电的技术发展,投资企业应充分考虑海上风电的技术*性和投资效益,这样,我国的海上风电才能健康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到访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风电将与国家电投东北公司紧密协作,共同探索项目开发、产业协同及运维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丹东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将以此次会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双方战略合作迈入更高水平,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15-03-03 11:30:33
- 15168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电建“80米级水深海上风电自升式综合勘测平台”和“水电站大坝北斗安全监测及应急远程控制系统”成功入选。
- 2015-03-03 11:30:33
- 1650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