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逐渐侵袭能源市场 推动可持续发展
2014-12-25 09:23:31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阅读量:2033 我要评论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对传统化石能源替代过程中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传统化石能源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将有可能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支撑*能源需求的主力清洁能源。
风电逐渐侵袭能源市场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形势下发展风电的挑战
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发展快的。在过去十年内,风能装机容量保持着每年增长约30%的迅猛势头,2012年风电装机总量达到了2.8亿千瓦。
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世界,但风电利用效率低于美国。受风电技术和政策双重影响,风电并网难,大量弃风使风电场的效率难以保障。提高风电利用效率面临着技术发展的挑战。
一是实施电网整合,发展大电网,实现风电全网调度是未来风电发展的技术趋势之一。目前,欧洲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丹麦、西班牙与葡萄牙),合作建设跨国的电网系统,实施风电的跨国调度和资源利用。中国风能资源布局空间极不均衡,建设大电网对风电的资源利用、保障风电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二是发展储能技术。目前,可利用的储能技术有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电能蓄热。其中,相对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以不受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制约,是一种适合中国风能分布区域特征的储能技术。目前,美国、德国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经成功运营二、三十年,正在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风电产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9月5日,国家*下发《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12号),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引起了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鸣。
“这份文件就业内为关心的设备质量和市场秩序两大核心问题做出关键性制度安排,分别从风电设备质量、风电机组质保期验收、招标采购市场以及市场信息披露和监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机制使之前散见于各个政策文件当中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落到了实处,让行业有序发展有据可依,操作性很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2013年上半年,风电核准权限全部下放到地方后,风电产业管理开始向产业管理体系建立上转变。2013年5月23日,国家*下发“关于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风电产业的发展动态、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和设备质量等重要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此后,“风电场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陆续下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文件都是国家*风电产业管理认真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要求,通过产业监测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新的管理方式发挥更突出的行业引导作用。
走过前几年的发展低谷,风电产业呈现稳步回暖的势头,2014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万千瓦。但设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关注。今年年初,国家*在风电专题会议上表示,推动建立诚信健康的风电市场秩序,是今年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特别强调,要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促进风电设备技术进步;加强风电设备出质保管理,建立投资企业和设备企业间健康的关系;完善设备质量检测认证,提高认证的性。
系统布局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
随着风机设备价格、风电场投资成本明显下降,风电电价下调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今年9月,国家*召开“陆上风电价格座谈会”,通报风电调价设想方案,将风电4类资源区*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47元、0.50元、0.54元、0.59元。并在此调整基础上区别对待,将福建、云南、山西三省电价由每千瓦时0.59元调整为每千瓦时0.54元,将吉林、黑龙江电价统一调整为每千瓦时0.54元。此次电价调整设想方案适用于2015年6月30日后投产的风电项目,此前核准、并网项目*电价不变。虽然此次调价方案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并非定稿,但是风电企业与行业协会对此反应较为激烈,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理由是因弃风问题,风电开发商的财务状况大不如前,此时调低上网电价,无异于雪上加霜,将严重挫伤风电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国家风电开发目标的实现。
可见,实现风电开发目标、解决弃风问题、调整风电*上网电价等是密切相关的,关系我国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规划、运行、政策等层面进行系统化考量、统筹协调。
对风电弃风问题的分析,必须立足系统全局的思路。消纳风电,需要采取多项综合措施,关键是要加快推动和加强大区之间的电网联系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之相适应的全国联网能力。因为从局部看:“三北”风电装机占比已超20%,受市场规模小、调峰资源有限、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等制约,当地没有足够的风电消纳空间。从全国看:目前风电装机比重只有6%,比重并不算高,我国东中部电力市场大,调峰资源相对丰富,电源的互补性好,风电消纳能力强,但受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制约,“三北”风电并不能充分利用东中部电力市场消纳。我国需要继续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思路,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建设,扩大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市场,有效解决现有存量风电的弃风问题,并使新建增量风电避免重蹈覆辙、不出现严重的弃风现象,为实施风电电价调整、控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整体水平创造必要条件。
风电逐渐侵袭能源市场 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发展快的。在过去十年内,风能装机容量保持着每年增长约30%的迅猛势头,2012年风电装机总量达到了2.8亿千瓦。
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世界,但风电利用效率低于美国。受风电技术和政策双重影响,风电并网难,大量弃风使风电场的效率难以保障。提高风电利用效率面临着技术发展的挑战。
一是实施电网整合,发展大电网,实现风电全网调度是未来风电发展的技术趋势之一。目前,欧洲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丹麦、西班牙与葡萄牙),合作建设跨国的电网系统,实施风电的跨国调度和资源利用。中国风能资源布局空间极不均衡,建设大电网对风电的资源利用、保障风电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二是发展储能技术。目前,可利用的储能技术有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电能蓄热。其中,相对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以不受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制约,是一种适合中国风能分布区域特征的储能技术。目前,美国、德国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经成功运营二、三十年,正在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风电产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9月5日,国家*下发《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12号),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引起了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鸣。
“这份文件就业内为关心的设备质量和市场秩序两大核心问题做出关键性制度安排,分别从风电设备质量、风电机组质保期验收、招标采购市场以及市场信息披露和监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机制使之前散见于各个政策文件当中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落到了实处,让行业有序发展有据可依,操作性很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2013年上半年,风电核准权限全部下放到地方后,风电产业管理开始向产业管理体系建立上转变。2013年5月23日,国家*下发“关于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风电产业的发展动态、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和设备质量等重要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此后,“风电场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陆续下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文件都是国家*风电产业管理认真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要求,通过产业监测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新的管理方式发挥更突出的行业引导作用。
走过前几年的发展低谷,风电产业呈现稳步回暖的势头,2014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万千瓦。但设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关注。今年年初,国家*在风电专题会议上表示,推动建立诚信健康的风电市场秩序,是今年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特别强调,要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促进风电设备技术进步;加强风电设备出质保管理,建立投资企业和设备企业间健康的关系;完善设备质量检测认证,提高认证的性。
系统布局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
随着风机设备价格、风电场投资成本明显下降,风电电价下调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今年9月,国家*召开“陆上风电价格座谈会”,通报风电调价设想方案,将风电4类资源区*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47元、0.50元、0.54元、0.59元。并在此调整基础上区别对待,将福建、云南、山西三省电价由每千瓦时0.59元调整为每千瓦时0.54元,将吉林、黑龙江电价统一调整为每千瓦时0.54元。此次电价调整设想方案适用于2015年6月30日后投产的风电项目,此前核准、并网项目*电价不变。虽然此次调价方案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并非定稿,但是风电企业与行业协会对此反应较为激烈,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理由是因弃风问题,风电开发商的财务状况大不如前,此时调低上网电价,无异于雪上加霜,将严重挫伤风电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国家风电开发目标的实现。
可见,实现风电开发目标、解决弃风问题、调整风电*上网电价等是密切相关的,关系我国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规划、运行、政策等层面进行系统化考量、统筹协调。
对风电弃风问题的分析,必须立足系统全局的思路。消纳风电,需要采取多项综合措施,关键是要加快推动和加强大区之间的电网联系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之相适应的全国联网能力。因为从局部看:“三北”风电装机占比已超20%,受市场规模小、调峰资源有限、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等制约,当地没有足够的风电消纳空间。从全国看:目前风电装机比重只有6%,比重并不算高,我国东中部电力市场大,调峰资源相对丰富,电源的互补性好,风电消纳能力强,但受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制约,“三北”风电并不能充分利用东中部电力市场消纳。我国需要继续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思路,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建设,扩大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市场,有效解决现有存量风电的弃风问题,并使新建增量风电避免重蹈覆辙、不出现严重的弃风现象,为实施风电电价调整、控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整体水平创造必要条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日前,中国能建广东院接连中标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两个海上风电EPC总承包项目,总装机容量达800兆瓦。
- 2014-12-25 09:23:31
- 18358
-
全国批量商用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内蒙古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已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2.1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可满足近42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 2014-12-25 09:23:31
- 20107
-
首个“碳中和”风电场——江苏灌云蒙能50兆瓦风电场近日正式获得认证,使用碳信用额注销、绿证交易的方式对风电场建设期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了有效抵消。
- 2014-12-25 09:23:31
- 16075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