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安全生产五大挑战与机遇
2014-11-22 09:20:12慧聪化工网阅读量:2085 我要评论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国内新闻】安全生产一直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我国化工安全生产现在面临哪些挑战?政府采取了哪些综合性对策?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监察专员王海军在届中国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上解答了业界为关心的安全生产话题。
9.6万余家化工企业、其中能够直接生产危险化学品或者产品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有2.2万多家。
我国工业化进步比较晚,化工行业的起步和发展更晚。王海军表示,从安全生产方面来讲,当前面临的挑战有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非常薄弱。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化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水平,特别是自动化控制水平比较低,相当一批的中型化工企业是在上世纪60~80年代建成,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基础条件差、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化工企业,虽然数量大,但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二是随着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跨国化工公司在我国建成自己的企业以后,我们开始面临新建化工装置大型化、复杂化的挑战。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大型化、复杂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大型化的生产装置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后果、事故风险往往都很大、很高,事故的影响范围往往也很广,全行业安全生产压力非常大。
三是新型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挑战。一是其多元化的化工资本快速向化工领域转移,带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化工产业,比如煤化工。二是危险性较大的化工项目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在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一些小企业不符合当地的发展政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时看到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因此,就出现了东部发达省份中小化工企业在淘汰的过程中向西部转移的状况。
四是城镇化也给化工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挑战。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老企业本来在城外,现在变成了城内,他们如何与城市的公共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相协调。化工企业集中的城镇建成区内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网十分发达,地面新建开工往往给地下城镇化学品管网安全带来了挑战。
五是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我国要求新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要进入园区,而这些园区必须要规划建成。这就造成化工园区内企业相对密集,规模大小不一,安全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9.6万余家化工企业、其中能够直接生产危险化学品或者产品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有2.2万多家。
我国工业化进步比较晚,化工行业的起步和发展更晚。王海军表示,从安全生产方面来讲,当前面临的挑战有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非常薄弱。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化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水平,特别是自动化控制水平比较低,相当一批的中型化工企业是在上世纪60~80年代建成,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基础条件差、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化工企业,虽然数量大,但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二是随着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跨国化工公司在我国建成自己的企业以后,我们开始面临新建化工装置大型化、复杂化的挑战。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大型化、复杂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大型化的生产装置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后果、事故风险往往都很大、很高,事故的影响范围往往也很广,全行业安全生产压力非常大。
三是新型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挑战。一是其多元化的化工资本快速向化工领域转移,带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化工产业,比如煤化工。二是危险性较大的化工项目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在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一些小企业不符合当地的发展政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时看到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因此,就出现了东部发达省份中小化工企业在淘汰的过程中向西部转移的状况。
四是城镇化也给化工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挑战。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老企业本来在城外,现在变成了城内,他们如何与城市的公共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相协调。化工企业集中的城镇建成区内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网十分发达,地面新建开工往往给地下城镇化学品管网安全带来了挑战。
五是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我国要求新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要进入园区,而这些园区必须要规划建成。这就造成化工园区内企业相对密集,规模大小不一,安全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鉴此,亟待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环节进行管控。
- 2014-11-22 09:20:12
- 993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