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产业关注循环经济 升级正当时
2014-08-19 16:49:18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阅读量:1951 我要评论
导读: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备受业内关注。作为煤化工主要副产品的煤焦油的产量随之大幅增长。各国都在积极开发研究煤焦油深度加工和分离的新技术,以生产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新产品。
煤焦油产业关注循环经济 升级正当时
煤焦油精深之路
我国煤焦油加工行业应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大规模集中化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备受业内关注。目前,我国焦化行业正面临增产不增效、企业低效益的困境,而煤焦油加工是焦化企业创效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2014年全国煤焦油产能将突破2500万吨。目前我国煤焦油加工已建成125套装置,产能超过2200万吨/年,分布在110余家企业。其中30万吨/年以上加工企业总产能达到1247万吨/年,占总产能的50%以上;达不到准入运行条件的装置有35套,其中产能小于10万吨/年的有20套。
但目前我国煤焦油资源仅为2000万吨左右,造成了原料供应紧张,装置开工负荷低的局面。
煤焦油经加工可生产多种产品,可为现代精细化工产业提供稀缺资源,且产品附加值高,但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的产品品种有限,低端同质竞争激烈。
石油和化工工业规划院工程师卜新平认为,我国煤焦油加工产业存在着原料供应紧张、装置加工能力扩建速度快、开工负荷低、下游深加工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等问题,破解的方法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生产纯度高、市场稀缺的产品。未来煤焦油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装置将逐步趋向集中化和大型化;加工深度将会不断提高,加工工艺及加工技术将向节能、率化和清洁化推进;随着用户需求的化,产品质量及品种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文彪指出,“在我国煤焦油加工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非常低。只有大规模集中进行煤焦油的精深加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竞争激烈的煤焦油加工产业,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纯度、拓展产品的用途与价值。譬如,通过洗油、蒽油、粗酚等产品的深加工提取宝贵的化学产品;煤焦油中稀缺多环杂环芳烃结构物质如甲基萘、蒽油、吡啶碱类化合物等物质的提取加工,结合新材料、新医药的开发,也将为煤焦油加工闯出新天地。
政策频出,助推产业升级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产量大、出口多的炼焦大国。但炼焦行业的盲目扩张,不仅影响了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下游煤焦油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开工率低、供大于求等问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产业政策的步伐正在加快。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12月,*对《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2014年3月,*对《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根据新版《准入条件》,炼焦企业生产能力应不小于100万吨/年,同时配套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氨)和煤气利用设施;煤焦油加工企业单套处理无水煤焦油能力需不小于15万吨/年;苯精制企业单套处理粗(轻)苯能力不小于10万吨/年。
此外,国家已取消了焦炭出口的高关税和出口配额,目的是适应当前市场焦炭供需的基本平衡,构建新的市场,促进我国焦化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以上产业政策将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装备水平落后的煤焦油加工工艺,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焦油加工的集中处理,向建设规模大、技术*、节能环保的世界煤焦油加工厂方向发展。此外,焦化行业市场的扩展,将进一步促进煤焦油行业开发下游新产品,扩大产品品种,配合化工、医药、材料等市场要求,开发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集中加工,装置迈向大型化
煤焦油深加工已经有60年历史,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煤焦油进行集中加工,提取精细化工产品。德国煤焦油加工厂大单套生产规模为50万吨/年,可以生产不同品级的产品百余种;日本单套大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产品品种超过百种。
据了解,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能力已超200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其中华北地区的加工产能为46%,华东地区为20%。我国的煤焦油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河北邯郸、河南安阳、河北唐山、山东济宁、山西晋中、辽宁鞍山、内蒙古乌海、湖北武汉、上海和江苏等地区大型煤焦油加工产业格局,为延伸开发产业链奠定了物资基础。同时,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有2套50万吨/年的煤焦油处理装置在生产运行。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在逐渐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装备水平落后的间歇蒸馏、间歇酸碱洗涤、间歇结晶加工技术和污染大的沥青成型工艺后,我国煤焦油加工处理的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文彪认为,煤焦油的集中大型化加工不仅是焦油深加工利用的基础,也是煤焦油含有的稀缺资源开发的关键。推进中国的煤焦油企业大型化发展,建成几个可以与美国考柏斯、德国吕特格、日本新日化和杰富意等大企业相媲美的煤焦油加工企业,是中国成为世界焦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煤焦油产业关注循环经济 升级正当时
我国煤焦油加工行业应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大规模集中化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备受业内关注。目前,我国焦化行业正面临增产不增效、企业低效益的困境,而煤焦油加工是焦化企业创效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2014年全国煤焦油产能将突破2500万吨。目前我国煤焦油加工已建成125套装置,产能超过2200万吨/年,分布在110余家企业。其中30万吨/年以上加工企业总产能达到1247万吨/年,占总产能的50%以上;达不到准入运行条件的装置有35套,其中产能小于10万吨/年的有20套。
但目前我国煤焦油资源仅为2000万吨左右,造成了原料供应紧张,装置开工负荷低的局面。
煤焦油经加工可生产多种产品,可为现代精细化工产业提供稀缺资源,且产品附加值高,但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的产品品种有限,低端同质竞争激烈。
石油和化工工业规划院工程师卜新平认为,我国煤焦油加工产业存在着原料供应紧张、装置加工能力扩建速度快、开工负荷低、下游深加工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等问题,破解的方法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生产纯度高、市场稀缺的产品。未来煤焦油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装置将逐步趋向集中化和大型化;加工深度将会不断提高,加工工艺及加工技术将向节能、率化和清洁化推进;随着用户需求的化,产品质量及品种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文彪指出,“在我国煤焦油加工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非常低。只有大规模集中进行煤焦油的精深加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竞争激烈的煤焦油加工产业,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纯度、拓展产品的用途与价值。譬如,通过洗油、蒽油、粗酚等产品的深加工提取宝贵的化学产品;煤焦油中稀缺多环杂环芳烃结构物质如甲基萘、蒽油、吡啶碱类化合物等物质的提取加工,结合新材料、新医药的开发,也将为煤焦油加工闯出新天地。
政策频出,助推产业升级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产量大、出口多的炼焦大国。但炼焦行业的盲目扩张,不仅影响了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下游煤焦油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开工率低、供大于求等问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产业政策的步伐正在加快。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12月,*对《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2014年3月,*对《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颁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根据新版《准入条件》,炼焦企业生产能力应不小于100万吨/年,同时配套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氨)和煤气利用设施;煤焦油加工企业单套处理无水煤焦油能力需不小于15万吨/年;苯精制企业单套处理粗(轻)苯能力不小于10万吨/年。
此外,国家已取消了焦炭出口的高关税和出口配额,目的是适应当前市场焦炭供需的基本平衡,构建新的市场,促进我国焦化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以上产业政策将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装备水平落后的煤焦油加工工艺,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焦油加工的集中处理,向建设规模大、技术*、节能环保的世界煤焦油加工厂方向发展。此外,焦化行业市场的扩展,将进一步促进煤焦油行业开发下游新产品,扩大产品品种,配合化工、医药、材料等市场要求,开发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集中加工,装置迈向大型化
煤焦油深加工已经有60年历史,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煤焦油进行集中加工,提取精细化工产品。德国煤焦油加工厂大单套生产规模为50万吨/年,可以生产不同品级的产品百余种;日本单套大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产品品种超过百种。
据了解,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能力已超200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其中华北地区的加工产能为46%,华东地区为20%。我国的煤焦油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河北邯郸、河南安阳、河北唐山、山东济宁、山西晋中、辽宁鞍山、内蒙古乌海、湖北武汉、上海和江苏等地区大型煤焦油加工产业格局,为延伸开发产业链奠定了物资基础。同时,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有2套50万吨/年的煤焦油处理装置在生产运行。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在逐渐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装备水平落后的间歇蒸馏、间歇酸碱洗涤、间歇结晶加工技术和污染大的沥青成型工艺后,我国煤焦油加工处理的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文彪认为,煤焦油的集中大型化加工不仅是焦油深加工利用的基础,也是煤焦油含有的稀缺资源开发的关键。推进中国的煤焦油企业大型化发展,建成几个可以与美国考柏斯、德国吕特格、日本新日化和杰富意等大企业相媲美的煤焦油加工企业,是中国成为世界焦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未来十年,环保行业的高潜力赛道集中在环保材料、固废资源化、碳中和技术、智慧环保和新兴应用场景等领域。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聚焦细分领域、提供定制化服务、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国际化拓展等策略,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2014-08-19 16:49:18
- 15283
-
金发科技受邀出席第三届中法大湾区企业家峰会,荣获持续创新与循环经济奖
12月5日,第三届中法大湾区企业家峰会在广州盛大开幕,金发科技受邀亮相此次峰会,就企业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展开深度交流与分享。- 2014-08-19 16:49:18
- 16550
-
2025年顺应市场趋势,将于2025年4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同期举办“2025国际循环经济专题展览暨论坛”,助力企业竞逐抢滩万亿新蓝海。
- 2014-08-19 16:49:18
- 1913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