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项目诱惑中存困惑
2014-07-16 10:31:02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阅读量:2053 我要评论
导读: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着70%以上的份额,对空气污染的“贡献”也大。如果能把煤炭清洁利用,使之变为油、变为气,不但可在油气供应紧张时作应急之需,还能减少雾霾。煤制油技术确实存在着不小的诱惑,而在这种诱惑中也伴随着大家的困惑。
煤制油成为重要趋势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具有对煤的种类适应性差,反应及操作条件苛刻,产出燃油的芳烃、硫和氮等杂质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特点,在发动机上直接燃用较为困难。
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动力生产的燃料。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我国每年烧掉的重油约3000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仍使煤代油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煤制油项目提速
煤制油项目正在提速。2013年9月,酝酿9年之久的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复,该项目总投资550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投产。项目以煤为原料,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年产合成油品405.2万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266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53亿元。
这也许意味着,2008年8月以来,国家*颁布的“煤制油新项目冻结令”宣告解冻,各个方面正准备扩大煤制油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规模。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采用的煤直接制油技术,生产成本远低于炼油厂,平稳生产后,每吨油品的综合耗煤约为3.5吨,其中除去燃料煤,净原料煤消耗量为2吨。初预期经过5年到8年才赢利,实际2011年就开始赢利,当年实现了4亿多元利润,近两年盈利额已经成倍增加。”
高耗水成困惑
尽管一些项目获得了批准和支持,煤制油是否具有大规模推广前景,多年来外界争议的声音始终不断。其中一个焦点就是煤制油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性。
国家*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对此并不看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煤制油’不过是以一种资源去替代另一种,其结果尚难预测,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特别是目前煤炭资源的性往往被漠视,无节制地开采,将令资源枯竭提前到来。”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煤制油经过技术转化合成后,结构和纯度可达到与石油相同的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运用到生活中。然而,煤制油作为石油的替代物,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碳排放强度”上均有难度。“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只有油价在70~80美元/桶以上,项目才能获利。而煤价保持每吨在200~300元之间,才可以保证煤化工项目不亏损。”
中科合成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唐宏青表示:“现实情况不是中国想不想发展‘煤制油’,而是脆弱的石油保证能力迫使我们必须发展‘煤制油’。当然,矛盾点也是有的,目前的煤制油项目大体都分布在缺水的西部地区。而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水。”
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但是因为煤资源产量高和煤种丰富,成为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优选之地。有些项目,甚至开始考虑远距离调用黄河水,进行煤制油生产。
煤制油工艺中主要用水项目有反应用水、用于冷凝的冷却水、用于加热的水蒸气用水、洗涤用水、生活用水等。张世秋说:“我们查阅过一份《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报告,按照这个报告的计算,1吨直接液化‘煤制油’的耗水量约7吨,间接液化‘煤制油’耗水量约12吨。高耗水是煤化工发展大的隐忧。”
虽然一些煤制油项目已经进入了示范性的生产,但整个产业尚未进入全面大发展的阶段。面对诱惑我们也要剖析困惑再大干一场。
煤制油成为重要趋势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具有对煤的种类适应性差,反应及操作条件苛刻,产出燃油的芳烃、硫和氮等杂质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特点,在发动机上直接燃用较为困难。
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动力生产的燃料。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我国每年烧掉的重油约3000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仍使煤代油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煤制油项目提速
煤制油项目正在提速。2013年9月,酝酿9年之久的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复,该项目总投资550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投产。项目以煤为原料,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年产合成油品405.2万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266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53亿元。
这也许意味着,2008年8月以来,国家*颁布的“煤制油新项目冻结令”宣告解冻,各个方面正准备扩大煤制油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规模。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采用的煤直接制油技术,生产成本远低于炼油厂,平稳生产后,每吨油品的综合耗煤约为3.5吨,其中除去燃料煤,净原料煤消耗量为2吨。初预期经过5年到8年才赢利,实际2011年就开始赢利,当年实现了4亿多元利润,近两年盈利额已经成倍增加。”
高耗水成困惑
尽管一些项目获得了批准和支持,煤制油是否具有大规模推广前景,多年来外界争议的声音始终不断。其中一个焦点就是煤制油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性。
国家*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对此并不看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煤制油’不过是以一种资源去替代另一种,其结果尚难预测,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特别是目前煤炭资源的性往往被漠视,无节制地开采,将令资源枯竭提前到来。”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煤制油经过技术转化合成后,结构和纯度可达到与石油相同的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运用到生活中。然而,煤制油作为石油的替代物,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碳排放强度”上均有难度。“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只有油价在70~80美元/桶以上,项目才能获利。而煤价保持每吨在200~300元之间,才可以保证煤化工项目不亏损。”
中科合成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唐宏青表示:“现实情况不是中国想不想发展‘煤制油’,而是脆弱的石油保证能力迫使我们必须发展‘煤制油’。当然,矛盾点也是有的,目前的煤制油项目大体都分布在缺水的西部地区。而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水。”
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但是因为煤资源产量高和煤种丰富,成为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优选之地。有些项目,甚至开始考虑远距离调用黄河水,进行煤制油生产。
煤制油工艺中主要用水项目有反应用水、用于冷凝的冷却水、用于加热的水蒸气用水、洗涤用水、生活用水等。张世秋说:“我们查阅过一份《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报告,按照这个报告的计算,1吨直接液化‘煤制油’的耗水量约7吨,间接液化‘煤制油’耗水量约12吨。高耗水是煤化工发展大的隐忧。”
虽然一些煤制油项目已经进入了示范性的生产,但整个产业尚未进入全面大发展的阶段。面对诱惑我们也要剖析困惑再大干一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2年修订)的通知
《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2年修订)》主要结合产业政策、发展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变化,从适合贵州省发展实际出发,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修订。- 2014-07-16 10:31:02
- 442
-
上周通用机械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在陕西榆林一次性开车成功;中海油发现大气田储量超500亿立方米;LNG新船订单激增,国内造船产业链火热等。
- 2014-07-16 10:31:02
- 49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