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提出捕获30度余热新方法 可将其转化为电能
2013-05-28 15:39:47中国智能电工网阅读量:1357 我要评论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整理:消耗的能量中有20%-50%会变成热量消散,这*的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所以对于热量的捕捉是相当必要的。目前的技术已经能够利用热量捕获技术在这种损耗发生前将其转化为可用能量,但通常这只能在高温下才可以实现。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下属的一家新创公司已经提出一种新方法,可捕获30摄氏度(华氏86度)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这项新技术可以探查到来自垃圾焚烧炉、炼油厂,甚至数据处理器的热量,并将其制成清洁能源供建筑物使用。
Phys.org解释说,该技术以渗透性为基础,是一种“用薄膜隔开两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时发生的自然现象,如海水和淡水之间。浓度较低的溶液会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薄膜两侧的浓缩溶液将趋于平衡。液流产生的机械能通过风机和交流发电机可转化为电能。热量会再次将两种溶液分离开,其中之一会比另一种浓度更高。因此,这是个闭环,不会消耗水分(见图)。”
这家新创公司的“OsmoBlue”技术适用于空气、水、气体或蒸汽等所有热源。该系统一侧连接到热源,另一侧连接电网。该公司计划在建筑物中使用模块化系统,就设置在冷却系统附近。
到目前为止,该技术仅在模拟演示系统中进行了测试,但研发团队预计10MW系统可产生100-600KW的电力,基本上相当于100个家庭的电力需求。
研发团队正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原型,并计划在2014年利用垃圾焚烧炉进行试点。如果这个技术得以应用的话对于节能来说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下属的一家新创公司已经提出一种新方法,可捕获30摄氏度(华氏86度)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这项新技术可以探查到来自垃圾焚烧炉、炼油厂,甚至数据处理器的热量,并将其制成清洁能源供建筑物使用。
Phys.org解释说,该技术以渗透性为基础,是一种“用薄膜隔开两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时发生的自然现象,如海水和淡水之间。浓度较低的溶液会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薄膜两侧的浓缩溶液将趋于平衡。液流产生的机械能通过风机和交流发电机可转化为电能。热量会再次将两种溶液分离开,其中之一会比另一种浓度更高。因此,这是个闭环,不会消耗水分(见图)。”
这家新创公司的“OsmoBlue”技术适用于空气、水、气体或蒸汽等所有热源。该系统一侧连接到热源,另一侧连接电网。该公司计划在建筑物中使用模块化系统,就设置在冷却系统附近。
到目前为止,该技术仅在模拟演示系统中进行了测试,但研发团队预计10MW系统可产生100-600KW的电力,基本上相当于100个家庭的电力需求。
研发团队正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原型,并计划在2014年利用垃圾焚烧炉进行试点。如果这个技术得以应用的话对于节能来说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