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超越* 铸就大吨位起重机品牌
2012-10-17 08:37:42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阅读量:733 我要评论
在三一正式进入起重机行业以前,国内大吨位起重机发展一直滞后于市场需求,国外品牌处于垄断地位,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一机难求。2008年,三一研制出国内首台220吨全地面起重机,正式吹响全面进入大吨位起重机市场的号角。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年,三一趁势将千吨起重机的研发计划提上了日程。
千吨级起重机自主研发
2008年3月,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指示下,由三一起重机研究本院副院长刘木南带队成立项目组,负责研发三一*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8月中旬,项目组成员陆续到位。三一起重机大吨位研究所机械工程师叶芳回忆道,由于当时国内大吨位起重机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关键技术需要自主研发:“例如超起技术,不仅国内没有成功先例,而且还要想办法规避国外的技术。”
怎么办?“我们自己来。”刘木南斩钉截铁地对项目组成员说道。于是,在千吨起重机项目启动时,QY50超起试验台研制同步启动,专项研究超起技术。
“每周五,结构、控制、液压三班人马会召开一次试验例会,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将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评审和总结。”大吨位所副所长张晓广表示,充分讨论的方式让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能拓宽各自的专业知识,更容易找到佳方案。
2010年3月3日,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下线,标志着三一已经攻克了全地面起重机的核心技术,其中包括“超起技术、多桥转向技术、塔臂技术、单缸插销伸缩臂技术、变幅副臂技术”等。据了解,SAC12000全地面起重机目前已完成申请受理92项。
由于性能稳定可靠,三一SAC12000在完成极限首吊850吨后,正式交付客户投入风电市场吊装。
三一已成为国内大吨位起重机品牌
在大吨位起重机研发过程中,研究所还与研究总院合作,邀请研究总院的测试小组过来对试验台进行应力测试比对。谈起应力测试,刘木南印象深刻。
“有次是元旦前夕的一个周日,恰逢下大雪,头天晚上已经将测试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等到第二天中午雪渐渐停了,开始试验,头几个回合超起装置的预紧、超起卷扬的落栓锁定都很顺利。可是等做到倒数第二个工况的时候,超起卷扬的落栓锁定开始‘不听话’了,显示屏上也完全没有了落栓的信号显示。”
这把刘木南急坏了,他立刻给大吨位研究所副所长邓连喜打电话,让他来一起检查问题所在。经过反复进行起落试验,刘木南发现,原来是超起卷扬上的一个接近开关,因被碰坏,失去了功效。
电气人员将新的接近开关换上后,刘木南安排项目组人员迅速到车间,将两块薄尼龙滑块拿去钻孔,固定在接近开关的伸出端以保护接近开关。就这样,接近开关再也没有出现被打坏的情况。
“超起试验台给我们后来做超起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仅在结构设计上我们就已经做了多次优化,从初的大笨重到现在的轻盈实用,现在此项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刘木南笑着表示,这种超起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三一SAC5000、SAC3500中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上,效果很好。
短短3年时间,三一起重机大吨位研究所连续完成SAC1800、SAC2200、SAC3000、SAC3500、SAC5000、SAC6000、SAC12000全地面起重机的开发。这些大吨位产品,在吊载性能方面已经实现对竞争伙伴的全面超越,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在客户心目中,三一已经成为国内大吨位起重机的品牌。
千吨级起重机自主研发
2008年3月,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指示下,由三一起重机研究本院副院长刘木南带队成立项目组,负责研发三一*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8月中旬,项目组成员陆续到位。三一起重机大吨位研究所机械工程师叶芳回忆道,由于当时国内大吨位起重机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关键技术需要自主研发:“例如超起技术,不仅国内没有成功先例,而且还要想办法规避国外的技术。”
怎么办?“我们自己来。”刘木南斩钉截铁地对项目组成员说道。于是,在千吨起重机项目启动时,QY50超起试验台研制同步启动,专项研究超起技术。
“每周五,结构、控制、液压三班人马会召开一次试验例会,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将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评审和总结。”大吨位所副所长张晓广表示,充分讨论的方式让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能拓宽各自的专业知识,更容易找到佳方案。
2010年3月3日,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下线,标志着三一已经攻克了全地面起重机的核心技术,其中包括“超起技术、多桥转向技术、塔臂技术、单缸插销伸缩臂技术、变幅副臂技术”等。据了解,SAC12000全地面起重机目前已完成申请受理92项。
由于性能稳定可靠,三一SAC12000在完成极限首吊850吨后,正式交付客户投入风电市场吊装。
三一已成为国内大吨位起重机品牌
在大吨位起重机研发过程中,研究所还与研究总院合作,邀请研究总院的测试小组过来对试验台进行应力测试比对。谈起应力测试,刘木南印象深刻。
“有次是元旦前夕的一个周日,恰逢下大雪,头天晚上已经将测试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等到第二天中午雪渐渐停了,开始试验,头几个回合超起装置的预紧、超起卷扬的落栓锁定都很顺利。可是等做到倒数第二个工况的时候,超起卷扬的落栓锁定开始‘不听话’了,显示屏上也完全没有了落栓的信号显示。”
这把刘木南急坏了,他立刻给大吨位研究所副所长邓连喜打电话,让他来一起检查问题所在。经过反复进行起落试验,刘木南发现,原来是超起卷扬上的一个接近开关,因被碰坏,失去了功效。
电气人员将新的接近开关换上后,刘木南安排项目组人员迅速到车间,将两块薄尼龙滑块拿去钻孔,固定在接近开关的伸出端以保护接近开关。就这样,接近开关再也没有出现被打坏的情况。
“超起试验台给我们后来做超起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仅在结构设计上我们就已经做了多次优化,从初的大笨重到现在的轻盈实用,现在此项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刘木南笑着表示,这种超起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三一SAC5000、SAC3500中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上,效果很好。
短短3年时间,三一起重机大吨位研究所连续完成SAC1800、SAC2200、SAC3000、SAC3500、SAC5000、SAC6000、SAC12000全地面起重机的开发。这些大吨位产品,在吊载性能方面已经实现对竞争伙伴的全面超越,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在客户心目中,三一已经成为国内大吨位起重机的品牌。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汇川技术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起重机智能运维服务创新应用”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典型案例。
- 2012-10-17 08:37:42
- 205
-
客户俱乐部作为维系客户关系、提供增值服务、增进客企沟通的优良渠道,一直是商家颇为关注的组织形式。为更好的为客户及行业从业人员的事业发展提供帮助,三一重工于2012年度开始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操作手俱乐部的建设热潮。俱乐部以“砼心协力 泵向未来”为主题口号,以帮助客户成功为组织宗旨。截至目前,三一重工30家代理商已经陆续完成操作手俱乐部的筹建工作,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30余省,十余万行业操作手人群的
- 2012-10-17 08:37:42
- 608
-
由Liebherr-Werk Nenzing GmbH研制的台CAL 64000-1500 Litronic?重型海上起重机即将投入运营。该起重机将装在HGO InfraSea Solutions公司的“Innovation”号船上,承担北海Global Tech I风力发电场安装任务。该起重机的推出将使利勃海尔公司的起重机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对高性能重吊的要求。
- 2012-10-17 08:37:42
- 51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